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安市>
西安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西安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0 17:29
单位名称
西安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政府决策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提供专业咨询与支撑服务。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政策与规划科学研究·城市交通热点和难点问题跟踪与科学研究·城市交通发展咨询项目的立项、申报、签约等工作·市交通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日常事务性工作。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171号
法定代表人
李都厚
开办资金
14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2.93万元
115.0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2024年,市交研中心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全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中心大局,坚持“一年打基础、两年精业务、三年结硕果、四年树品牌”阶段发展定位,顺利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主要开展工作汇报如下:(一)高标准服务国家级项目落地实施。配合部、省、市工作安排,持续抓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落地实施,围绕中央奖补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度及社会效益等核心指标,扎实细致开展动态跟踪和绩效评价,我市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2023年度绩效评价为A级,“2024年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聚焦完善规则标准及服务软联通需求,成功推动发布《多式联运信息共享规范》《城市配送服务规范》《商用车生产物流服务管理规范》《快递装卸搬运技术及服务规范》4项团体标准。(二)高水准服务城市交通决策治理。紧盯交通前沿知识、交通行业趋势,利用“大视野,小切口”不断在学习深度、广度方面下功夫、拿实招,分享内容涵盖专业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和健康知识普及等多个方面,专业知识储备效果逐渐显现,高水平队伍整合形成;聚焦城市交通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深入研究创新解决方案,以行政视角整理形成重点研究成果,年内编制《城市交通发展内参》12期,中心发布内参总数累计达到35期,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科学有力的决策依据。(三)高站位服务行业创新发展。围绕基础设施智慧扩能,结合绕城高速扩能改造项目实施,提前谋划研究方向,确定“主线改造、智慧提升、运营创新”研究思路,运用科学方法搭建数据模型,通过多次调研、现场踏勘、项目对接,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为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研究支持。围绕公交行业转型发展,深入贯彻《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及九部委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意见,主动与市公交集团对接获取研究数据,高质量完成《公交都市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方案》《常规公交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及考核指标》等专项研究,为公交服务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围绕低空经济创新驱动,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城市发展经验,深入开展智慧城市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课题研究及配套研究,为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抢占发展先机提供智力支持。二、取得社会效益(一)通过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软联通”规则标准规范研究,有效提升了中西部物流基础设施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通过《公交都市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方案》《常规公交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及考核指标》等专项研究,为公交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提升我市居民公交出行体验,促进公交行业长远发展。(三)通过开展曲江—高新交通问题研究、绕城高速一致性收费政策效果评估、西安绕城高速智慧扩能与对策项目研究,提升我单位解决区域性复杂交通问题的能力,提升业务技术水平,人才队伍得到全面淬炼,为我市交通运输综合治理提供有力决策依据。(四)通过开展学习分享、编制《城市交通发展内参》,培养了一批研究底子厚,创新力量强的研究型人才,全面打造知识储备齐全,业务技能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队伍,为我市交通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存在问题(一)交通前瞻性矛盾破解能力有所不足。交研中心成立以来,业务工作仅限于运输领域部分分散点的问题,受制于人员技术力量,没有形成大交通的研究思维格局,缺少对全局性、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挖掘与研究,研究能力水平有待再上新台阶。(二)基础研究项目储备不足。各类研究项目来源于社会公开征集和日常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围绕交通运输行业“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2024年财政预算对交通发展基础研究项目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对于有客观需求,支持政府决策的研究项目资金安排不足,基础性研究项目难以开展。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市交研中心将聚焦市委“深化六个改革”部署,对标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五个着力”目标要求,聚合“点”、“线”、“面”多维发力,全方位确保年度任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重“点”聚焦,谋划推进重点项目,持续做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绩效评价,引导新“软联通”标准规范形成实施,优化完善外环高速一致性收费政策成效评估,潜心低空经济,助力产业升级,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二)主“线”明确,突出技术支持和能力提升两条主线,以完善城市交通发展内参与周期性学习分享为依托,强化自主选题研究,有效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养,扩展研究领域。(三)全“面”开花,深化开展学术研究、决策支持与对外宣传工作,参与做好西安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研究、西安市“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西安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等重点任务,持续扩大交研中心行业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