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陕县> 宁陕县宁陕中学

宁陕县宁陕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0 16:16
单位名称 宁陕县宁陕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宁陕县城关镇长安东街67号
法定代表人 张秉刚
开办资金 4472.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陕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38.5万元 4149.52万元
网上名称 宁陕县宁陕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0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宁陕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聚焦质量提升,打造满意教育。一是精细管理,提升教学质量。2024年,全校上下齐心协力,致力于打造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明确质量管理责任与教师主体责任,通过常规视导、推门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与反馈,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迈进。二是全力提升非毕业年级质量。切实做好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要针对高初中知识容量、知识难度跨度大的特点,采取更加有效务实的措施,加强学法指导,确保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确保学生顺利走好高中过渡期,要做好生涯规划教育,让每名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能够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奋力拼搏。三是联合办学,初见显著成效。2024年9月,我校首次开设网课直播班博学班——成都七中网课“双师班”。通过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和同时考试,让远端直播班在重要教学环节与成都七中本班同时进行,异地同堂接收名校教育资源。办好“双师班”为三年后打开名校通道打下坚实基础。(二)把德育和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重视全面素质促质量。一是继续巩固德育四化成果,打造德育“四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德育水平。在“三礼”、“三观”、“三生”、“三爱”、“三德”、激情教育等特色主题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德育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并掌握一定必备生活技能。二是继续推行“德育+心育”模式,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校团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密切协作,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班级,与学生思想工作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愉快生活,高效学习。(三)学科活动丰富,综合素质彰显。一是深入研讨,提升教学水平。各学科教研组围绕新教材、新课程标准、新高考、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法指导等方面,深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二是特色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彰显学科素养的特色活动,语文组开展了小雪节气创意制作展评,英语组开展了宁陕中学第六届英语风采大赛,生物组开展了“探学科之趣,展素养之花”第二届生物学科文化节,数学组开展了“自主学习能力大比拼”,物理组开展了“神奇的鲁班桥”、历史组开展了“走进身边的历史”、政治组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学生演讲比赛、地理组开展了“中国地图绘制大赛”、综合教研组开展了学生“剪纸专题培训活动”。学科特色活动既彰显了学科特色,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三是根据学生兴趣及基础,开设了篮球、排球、剪纸、绘画、合唱、舞蹈、编程、书法、象棋、英语口语等16个社团,助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着力提升综合素养。这些活动既突出学科特色,又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四)推进特色课程,综合实践丰硕。一是标本馆亮相,科技创新成果突出。宁陕中学动植物标本馆亮相陕西电视台“最美中国”栏目,展现了学校特色。高三年级4名学生的3个课题参加陕西省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创新实验班4名学生制作的科学影像作品《探秘“太白神洞”》荣获陕西省第14届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一等奖和最佳作品奖。二是机器人大赛,成绩优异。两名学生参加安康市第六届机器人大赛,荣获安康市一等奖,参加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本年度,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2024年高考成绩喜人,一本上线人30.2%,较去年增长了3.2%;二本以上上线85.2%,增长了0.4%,最高分实现了近年来的新突破。成功举办了第14届体育艺术科技节,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精彩纷呈获一致好评。(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参加宁陕县“庆祝建党103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拉歌活动反响良好,在全县人民面前展示了我校学生良好风貌。各运动队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不错成绩,“体彩杯”2024年安康市青少年中小学羽毛球锦标赛中分获男子甲组第七名、女子甲组第七名;2024年安康市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获女子甲组团体高中组第三名、男子甲组团体高中组第六名;2024年安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U系列联赛高中男子组第五名。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及赛事,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现了我校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形象。三、存在的问题。(一)教师专业化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对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的理解有待加强,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课程开发等方面存在不足。(二)学生刻苦钻研精神不足,基础薄弱、进取心较弱,需要采取多样化措施夯实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四、改进措施。(一)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一是全面深入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专项整治与党纪学习教育活动,筑牢思想根基,提高爱岗敬业意识。二是搭建各种交流展示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三是充分利用学科基地资源,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二)内引外联搭平台,提升教科研水平。一是教研引领,助力教师成长。依托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省市教学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青蓝工程”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二是全员做题,提升教学能力。坚持全体教师做高考题的传统,组织教师参加高三全市联考,与学生同考同阅,改进教师专业素质测评方式,切实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与实践能力,探索新高考背景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路径。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提升教育理念与师德,引领教育高质量前行。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核心素质,是教师道德品质和教育风尚的集中体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师德观念,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二)加强学生管理,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持续推进“德育+心育”育人模式,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学生心理调适、人际关系辅导、亲子关系构建、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维护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继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文化才华的平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文化素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被中共宁陕县委、县政府授予“2023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被安康市教育体育局授予“安康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3.被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妇女联合会授予“第38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学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