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居民提供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的征缴管理与归集辖区内“八大员”等几类社会特殊群体工龄补助的发放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和就业培训 | |
住所 | 榆阳区金沙北路公共就业与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毕东 | |
开办资金 | 4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75万元 | 70.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中心按照“一个确保、两个实现、三个促进、四个提升”工作思路,抓主业、抓服务,抓创新,不断夯实“五个过硬模范机关”建设,助推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服务水平全面提档升级。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以党建为引领,支部建设不断深入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建立集中学习制度,以领导班子“领学”、专题学习“督学”、支部组织“深学”的“三学”模式为主导,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学习和研讨交流。本年度共组织党课学习16次、交流研讨2次、邀请党校老师开展讲座1次,撰写心得体会24篇。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施策。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正风肃纪,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与清廉机关建设、“社保领域集中整治”一体推进,做到同频共振、相融促进。坚持长管长严,运用谈心谈话、廉政提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党风党纪党规和警示教育,使铁的纪律成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本年度共建立34份岗位廉政风险自查表,排查廉政风险点64个,制定整改措施64条;警示教育6次。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实行“理论武装+专业培训+实践锻炼”的培养模式,常态化开展“三个一”培训、“岗位大练兵”和关键岗位人员外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优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级晋升。本年度参与外出培训10余人次;开展乡、村两级业务培训2次,累计培训工作人员120余人。(二)以目标为导向,重点工作不断推进改革前历史遗留问题彻底解决,对有企业缴费经历退休人员的参保关系和待遇予以理顺,全面实现了我区各类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公平。转续清理持续推进。本年度,已跨险种转移各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4408人,协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探索完成了转隶到企业任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衔接工作。政策宣传成效显著。以“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为主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养老保险政策“五进”同步开展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活动。本年度共计派出宣传人员1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开展线上线下宣传40余次;依托村级广播平台宣传覆盖全区19个乡镇146个村,累计受众达4万余人。(三)以创新为突破,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建立高龄病残人员跟踪服务机制,采取“点对点帮助”模式开展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认证。本年度已为我区20名85岁以上高龄老人、36名特殊困难退休人员建立服务台账,发送适老化服务短信6478条,在促进业务经办和服务老年对象上发挥了显著作用。建立内控、外查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对内建立了个人自查、岗位互查、稽核抽查的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对外加大对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的监督抽查频率和力度,按年乡镇(街道)100%督查、村(社区)抽查不少于30%,待遇人员抽查不低于总人数的2%;出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监督举报奖励办法,号召全社会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督。该工作经验在全省城居保工作推进会上被推广。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470户单位23699人,其中在职18695人,退休5004人,实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本年度基金共收入3.07亿元,已支出3.26亿元,累计结余10.96亿元;办结“最多跑一次”业务5030例;职业年金核定发放率98.16%;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率9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21.62万人,其中参保缴费14.68万人,领取待遇6.94万人。年度收缴保费6021.18万元;累计发放养老保险各项待遇16193万元;八大员工龄补贴发放637.16万元;年检认证率99.86%。持续推进特殊人员保费代缴。对残疾人、低保、特困、监测对象和建档立卡脱贫户继续实施100元养老保险费代缴,全力保障困难群体社保代缴政策精准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质增效。本年度共计代缴保费62.75万元;为209名村医代缴身份人员以最高档次3000元进行全额补贴,共计62.7万元;为438名残联代缴身份人员代缴保费95.08万元。持续推进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坚持应调尽调、按时兑现、足额保障的原则,确保待遇调整落实到位。本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实现“九连调”,惠及我区退休人员4960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于10月完成基础养老金20元的上调工作,调整后达到213元每人每月,本年调待涉及6.67万人,调整后基础养老金从今年7月起执行,调标补发的398.09万元已随10月养老金一并发放到位。持续推进集体补助试点工作,今年,在吸收总结2023年集体补助试点先行先试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实地调研,拟定集体补助工作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缴费审批流程,积极引导村委开展集体补助工作。本年度,长城路办事处永乐东村已为566名村民办理集体补助,补助资金16.94万元;46名参保人子女为父母缴纳保费进行资助,共计13.8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地区死亡人员信息监管缺失。我区农村地区土葬盛行,死亡人员信息上报完全依靠参保人家属和村委会诚信上报,存在安全漏洞。二是集体补助工作推进缓慢。集体补助工作刚起步,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力和知晓度不高,以区经办中心力量推进困难。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中心重点实施“五个推进”。一是推进退役安置人员及就业流动人员转移接续。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衔接,继续发挥跨险种合作办公优势,集中开展年度转续工作;与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衔接,开展军人离队资金缴纳督促工作协调省级经办中心明确退役军人年金同转问题。二是推进渐进延迟退休后待遇计发。抓好宣传,让退休人员正确认识渐进延迟退休政策,防止参保群体中出现负面舆情与言论;做好引导,在中心办事大厅设置专岗专人负责解答,对办事群众有问必答、防止形成误读曲解;对延迟退休政策实行后的养老金核定业务进行改进完善,确保“退后即享”。三是推进经办服务效能提升。以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为依据,调整制定2025年度机关保经办审核时限程序,高效推进“不见面”经办效能,确保“受理办结有告知、限时限责不逾期”;进一步改进适老化跟踪服务,在预约上门服务、短信提示慰问、辅助监督协办等方面提量升级。四是推进集体补助高效落实。加强与各乡镇、办事处沟通、交流,逐步扩大集体补助覆盖范围;积极向区人社、区政府建言献策,以区人社、政府层面召开工作推进会,加大集体补助工作力度。五是推进风险防范不断升级。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内控组织建设;严格业务授权管理,实现办审分离;实行日常核查与重点核查相结合,不断补齐短板漏洞;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着力构建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风险“防火墙”,织密扎牢基金风险防控“安全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本年度先后被授予省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先进单位”,区级“平安单位”和“人民满意单位”,在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区人社系统练兵比武二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