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科普宣传教育中心

汉中市科普宣传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0 16:08
单位名称 汉中市科普宣传教育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促进创新创业、促进科技繁荣、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业务范围: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及实践的主题策划、设计及推动实施;科普挂图、图书、音像制品等科普展教产品的开发、展示与推广;全媒体科普资源的开发与传播;开展科学技术教育培训。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西路550号
法定代表人 邵婷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万元 5.3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汉中市科普宣传教育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度,汉中市科普宣传教育中心在主管部门汉中市科协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紧扣全年工作主线,做优品牌科普活动1.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系列活动。在市科协的统一安排下,举办以“厚植创新发展沃土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主题2024年汉中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共有来自全市11个县(区)及市级相关部门(单位)的16支代表队、64名选手参赛,200余人现场观看参赛选手的精彩比拼。市科协微信公众号“汉中科普”全程直播本次活动,促进公民提高对科学的认知度和兴趣度,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助推全市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2.创新科普展演活动。配合举办汉中留坝第一届天文科技周暨秦岭乡村天文台开馆仪式,创新推动科普与乡村旅游的有效结合,助力天文科技知识在乡村地区普及和传播,吸引北京、广东等省市的相关专家、学者、天文爱好者以及省内外部分高校师生代表和当地的干部群众、旅游游客共计100余人参加;“十·一”国庆节期间,以科普展、科学小剧场两种形式面向广大市民,配合组织开展科普展演活动。科普展借助科普展品向参观者展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成果,科学小剧场7天假期每天演出一场,邀请专业科普团队围绕物理、化学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过实验向观众展示科学现象、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激发广大青少年求知探索的欲望,日均吸引参观群众逾5000人次。二、整合科普资源,稳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1.拓宽科普知识传播渠道。持续开展“汉中专家讲科普”系列活动,积极向市内专家开展科普约稿,截至目前已在“汉中科普”微信公众号刊发本地科技专家创作的科普文章114篇,篇均阅读量近1000人次,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邀请生物、医疗、气象、环保、前沿科技、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11名专家走进演播室,通过“汉中专家讲科普”线上大讲堂,结合冻雨、干旱、新质生产力、气候变暖、食品药品安全、冬春呼吸道疾病、生物多样性等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举办了11场接地气、实效性强的电视科普知识讲座,切实满足公众对可视化科普内容信息的需求,实现科普内容的精确推送,受到群众点赞支持。2.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联合市青少年宫举办“流动青少年宫”公益支教活动,面向乡村青少年以及特殊少年儿童等群体,将“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通过趣味十足的科学互动体验,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市域内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按照市科协统一安排,7月,2024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陕西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汉中分站赛暨汉中市第五届科技模型运动大赛,672名学生参与。7月,选拔汉台、南郑、城固、宁强、略阳5个县区50名高中生前往中国农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高校科学营活动。11月,联合市教育局举办汉中市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市11个县区、兴汉新区等多所学校的291支参赛队伍636名选手参与。三、注重宣传引导,讲好科技工作者的故事。1.宣传报道全市科协系统工作。聚焦“科技之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年度重点活动,及时发布宣传信息,扩大活动影响力;结合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开展“不一样的夏天”征文展示活动,择优在“汉中科普”公众号刊发,展示我市优秀高中生风采;通过评选2024年《专家讲科普》栏目“最受欢迎原创科普文章”,主动引导承担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围绕社会多元需求,更加积极地投身科普事业,不断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2.讲好科技工作者的故事。科技活动周期间,全体干部实地观摩宁强县实验小学钱学森书屋、陕西理工大学北区北京大学653办学精神纪念馆、周培源生平展览馆等科普教育基地,重温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敢为人先、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利用汉中市科协网站”和“汉中科普”微信公众号等科协主办网络媒体,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西迁精神”,系统挖掘其精神内涵,强化人才对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思想认同,引导人才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理想,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之春”“全国科普日”等科普活动,吸引群众参与,提升全市公民科学素质。配合举办2024年汉中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持续开展“汉中专家讲科普”活动,全年刊发科普文章114篇,邀请生物、医疗、气象、环保、前沿科技、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11名专家走进汉中电视台的演播室,创新科普形式,拓展科普广度与深度,举办接地气、实效性强的电视科普知识讲座,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科普氛围,进一步提升我市全民科学素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科普宣教活动的创新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传播载体多样性有待拓展。改进措施:深化新媒体科普创新驱动,把握短视频传播规律,强化新型传播平台建设应用,提升新时代科普传播工作的能力,推进科普内容的分众化、精准化推送,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拓展科普宣教多维路径。利用短视频平台,进一步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推动科普宣传由单一渠道向融合传播转变,帮助公众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2.精心策划科普品牌活动。扎实开展汉中市第33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和2025年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开展科学普及和科技培训,助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提升。3.凝聚科技力量参与科普事业。拓展科技工作者为基层群众提供科技志愿服务的渠道和途径,持续开展“专家讲科普”活动,评选表彰最受欢迎的本土原创科普文章。4.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按照市科协统一安排,积极开展全市少儿科幻绘画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对接做好中省科协组织的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促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