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推进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信息化建设,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管理服务。业务范围:维护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收集、分析和利用全市卫生健康大数据;指导全市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应用;开展流动人口卫生健康及生育信息协查。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民主街建设巷 | |
法定代表人 | 刘魁先 | |
开办资金 | 1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8万元 | 3.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汉中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做好“智慧健康”建设的前期工作。按照省卫健委“一云、一网、一平台”工作要求,做好“三秦智医助理”系统及基层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前期摸底工作。目前,我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均接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所需云资源正在加快协调推进。2.做好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工作。建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调阅系统,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向居民的开放调阅。截止年底,汉中市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接入机构2446家,开放居民健康档案10886份,公众查阅240707人次。做好市级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运维工作,完成故障修复10余次。3.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调研督导2次,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能竞赛等活动。编写印制《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手册》1000余份,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做好网络安全。加强日常预警和防范,印发网络安全漏洞风险提示7次,通报处理4起医疗机构网络安全事件。对扫描出的100余项安全漏洞,通报至相关7家市直医疗机构并限期整改到位。督促做好等报测评和密评备案工作,全市开展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35所、等级保护测评备案24所。4.做好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召开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全市医疗机构信息化业务培训会,配合市医学会对汉中市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完成第三届换届等,进一步提升信息化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层层选拔推荐卫生健康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专家库成员13人,为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参加2024年“数据要素X”大赛陕西分赛,组队参加市政府机关第二届网络安全技能竞赛并取得团体第三名。5.做好服务保障和技术指导。全年累计保障各级视频会议46次、视频保障时间达183小时,及时解决视频会议故障5次。协调推动委机关OA系统建设,全年发文857件,收文办理5970件次,处理审批事务58条。做好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印发《舆情预警信息》37期。积极推进全市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完成市中心医院四级甲等、镇巴县中医医院三级测评评审和城固县中医医院等11家医疗机构2024年度测评申报。6.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做好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和AI人工智能应用。全市4家医院开展AI辅助诊断,累计服务57万余次。3家A类互联网医院,全部实现预约挂号、在线诊疗、在线支付、电子报告查询、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等服务。目前全市互联网诊疗注册医师908人,预约挂号124.96万余次,在线咨询83万余次,在线问诊3.5万余次。7.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服务。调研指导全市11个县区远程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形成《远程医疗服务在我市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报告。19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等全覆盖,累计完成远程诊疗服务96.89万人次。8.用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利用“互联网+健康扶贫”系统开展家庭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建立完善健康档案。全市3036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8510名家庭医生累计签约4998786人,签约率99.95%。2024年签约服务652040人次,其中高血压83779人次、糖尿病18572人次、结核病1141人次,精神病12370人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档3366172人,规范管理档案3322426份,规范管理率98.7%,居民健康档案开放2214435人,调阅健康档案158124人次。9.做好干部保健服务工作。一是开展健康体检。为保健对象提供多家体检医院,优化体检目,2024年完成保健服务对象体检79人次。二是开展预防保健。根据季节以及保健对象需求,配备各类保健物品,开展“冬病夏治正当时——夏日清凉三伏贴”等活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三是做好健康保障。完成6次医疗保障接待保障任务。四是做好自身建设。先后前往省保健委、宝鸡市保健处、省人民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交流学习,提升干部保健服务能力。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提升居民就医便捷性,提高居民健康水平。通过居民健康调阅系统的建立,使居民能够更方便地查阅自己的健康信息,从而提升了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通过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服务,扩大了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特别是为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少了患者就医的时间和成本。通过推广AI辅助诊断和互联网医院服务,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在线诊疗、预约挂号、电子处方等服务,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互联网+健康扶贫”系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特别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持续的规范体检和随访,有效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信息化工作统筹规划不足。卫生健康信息化总体顶层规划不足,缺乏有效统筹和整合,各系统之间数据互通难度大。(2)信息化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目前县区卫健局成立独立信息中心的仅有城固县、洋县、略阳县,工作推进缺少有力支持,全市卫健系统既懂医疗业务又懂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匮乏。(3)信息化运维体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设前期投入资金大,后期运维管理缺乏相应政策和资金配套支持,定期维护存在不到位情况。(4)干部保健工作服务方向不够广泛。工作人员力量薄弱,保健基地医院保健服务能力不强,干部保健工作协调机制不健全。改进措施(1)加强信息化工作统筹规划。制定全市卫生健康信息化顶层规划,明确各系统数据互通标准,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各系统间的数据整合与协同。(2)健全信息化机构,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大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和培训力度,重点培养既懂医疗业务又懂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3)完善信息化运维体系。制定信息化运维资金保障政策,建立定期维护机制,确保信息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同时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运维服务。(4)拓宽干部保健服务方向。增加干部保健工作人员配备,提升保健基地医院的服务能力,健全干部保健工作协调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满足多样化需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提升网络与数据安全管理水平。组织卫健系统开展年度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提升整个行业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督促未完成等级保护测评备案工作的个别医疗机构完成相应等级的等保备案,筑牢网络安全屏障。2.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应用水平。配合委机关做好全省“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工作,做好市级系统和平台日常运维,常态化做好日常故障的处理和报备,提升全市卫生健康信息管理水平和质量。3.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二级以上医疗单位“互联网+医疗”应用及人工智能应用,推动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指导医院做好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目的。4.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人才业务水平。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人才培养,加大现有信息技术人员在岗培训力度,开展卫健系统网络安全培训、应急演练,适应信息化系统发展,不断充实壮大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队伍,提高卫生健康信息化人员业务知识能力。5.提升干部保健工作服务水平。加强保健队伍建设,完善保健工作制度,协调相关单位沟通交流、健康活动现场随行、基地医院建设培训、必要时陪同保健对象外出就医、重要保健对象来汉医疗保障任务等工作。优化保健对象体检流程,开展保健关爱活动,加强保健医院服务建设,不断提升干部保健工作能力和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