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文物考古中心
西咸新区文物考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0 15:26
单位名称
西咸新区文物考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考古研究阐释,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参与研究制定新区文物保护工作计划;组织指导并参与开展新区范围内文物资源普查调查、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文物保护展示利用规划和方案编制、项目实施等相关工作。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能源路西咸大厦1815
法定代表人
高波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57万元
50.4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文物展示利用工作。组织编制完成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项规划,秦咸阳宫一、二、三、五、六号宫殿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通过省文物局核准。唐顺陵石刻保护展示方案等设计方案已通过省文物局核准。大汉紫道长陵——安陵段已初步建成并对外开放。同时组织加快崇文塔、孝陵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报审,申报文物保护项目和专项资金。(二)文物考古工作。推进太平遗址考古发掘,积极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严格落实先考古前置,草拟《西咸新区关于进一步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保障高质量项目建设若干措施》。协调省市考古院并参与完成缤纷健康城、隆基等重点项目的考古工作。(三)文物普查工作。一是按照省、市关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工作安排,提请新区管委会成立了四普领导小组,印发了新区四普执行方案、工作制度和宣传手册。二是统一组队,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普查工作,完成外业核查总任务量的90%以上。(四)博物馆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协调推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于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保障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历博秦汉馆成功举办。二是完成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主题展获得西安市第二届博物馆陈列展览评选优秀奖。三是完成泾河新城茯茶博物馆和沣东新城正野博物馆2家博物馆备案,纳入新区博物馆管理系统,引进新美域和镜博物馆落户沣东新城。四是全年各博物馆开展五进活动达62次,博物馆服务人次增速达15.6%。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博物馆数量和陈列质量有所提升。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于2024年5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省市文物局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了开馆仪式,“大秦中枢,六合一统”主题展获得西安市第二届博物馆陈列展览评选优秀奖。新增泾河新城茯茶博物馆和沣东新城正野博物馆2家博物馆,引进新美域和镜博物馆落户沣东新城,博物馆队伍进一步壮大,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升。(二)经济效益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于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陕历博秦汉馆成功举办。开馆以来,运营良好,服务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并开展了学术论坛、暑期研学、文化体验等活动,吸引了约130余万名游客参观游览,周边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商业业态不断丰富,有效带动了当地文旅事业发展。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考古工作、保护展示利用工作与城市建设的矛盾依然存在,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物资源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水平。(二)整改措施。进一步制定文物考古中心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与各级考古部门的沟通协作,进一步提升考古工作能力水平,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快遗址公园建设,使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得到充分展示,大力推动博物馆建设,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和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夯实文物工作基础,继续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新区文物资源现状。完成西咸新区文物专项规划。(二)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秦咸阳城一、二、三、五、六号宫殿遗址保护展示,推进顺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三)完善博物馆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陕历博秦汉馆的带动效应,促进新区博物馆的展陈和服务质量提升,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