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磨子桥镇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洋县磨子桥镇中心卫生院、洋县磨子桥镇健康教育中心、洋县精神卫生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磨桥镇磨桥街 | |
法定代表人 | 潘建超 | |
开办资金 | 1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56.78万元 | 2027.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9月5日办理单位名称变更登记,由原洋县磨子桥镇中心卫生院变更为洋县磨子桥镇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洋县磨子桥镇中心卫生院、洋县磨子桥镇健康教育中心、洋县精神卫生中心)。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我院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结合辖区实际,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基本医疗方面1.诊疗服务。2024年我院内科门诊量4323人次,住院1081人次;中医科门诊量5892人次,住院295人次;精神科门诊量7596人次,住院535人次;全年业务收入961万元,一年来医院没有发生医疗事故和医院感染事件。我院综合楼升级改造后,各科室就医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内科床位由原来的26张增加到50张,日平均住院人数45人次,业务收入较往年同比增长10%。中医科成立后,开设病床20余张,开展了针刺、艾灸、温针、电针、火针、中频治疗、蜡疗、火罐、中药塌渍、推拿整骨等常规中医诊疗项目,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精神科扩建、分科后,床位由原来的70张增加到现在110张,精神一科、二科共计日平均住院人数110人次,缓解精神障碍患者住院难的问题。2024年4月我院通过省级验收,成立了胸痛单元,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了快速诊疗通道,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胸痛患者进行更快、更准确的评估和诊疗,明显降低服务区域内胸痛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医技科室人员诊疗水平通过培训、进修得到大大提升,同医共体医疗单位建立信息化远程会诊平台后,诊断、治疗水平再上了一个台阶。2.医保政策落实及民生项目实施。我院及辖区32所村卫生室全部实行医保门诊网上直接结算报销。全年办理门诊特殊慢病208人,两病1人。居民医保住院1868人次,总费用601.8万元,总报付571.6万元,报销比例90%;职工医保住院47人次,总费用12.8万元,总报付16.3万元;门诊报销人次10854人次,门诊居民医保总费用157.5万元,报销金额105.9万元;门诊慢病总费用102.2万元,报销金额66.8万元。我院持续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督促指导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所有药品全部实行了零差价销售。(二)基本公共卫生方面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定期召开防疫妇幼专干例会,具体各项任务,落实措施,顺利完成了各项社会卫生工作任务指标。全年孕产妇建档管理:151人,新生儿出生163人,开展冷链运转12次,常规预防接种5128人次,无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发生。加强传染病监测管理,完成结核病督导14例,报告法定传染病0例。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2期,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13657份,开展街头宣传咨询活动,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意识。完成高血压慢病管理4592人,规范管理4508人,规范管理率98.2%,Ⅱ型糖尿病病人管理1089人,规范管理1032人,规范管理率94.8%,重性精神病病人管理279人,病情稳定246人,未发生肇事、肇祸人员。活产高危孕产妇管理158人,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率100%。全辖区共有0-7岁儿童2230人,健康管理2172人,体检率为97.4%,实施出生缺陷防治项目,新增叶酸应服用人数260人,叶酸依从人数248人,依从率95%,共发放叶酸片683瓶。辖区医疗机构42家,监督执法全覆盖。对辖区中、小学校的传染病、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在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配合县执法大队对辖区所有村卫生室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加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活动和非法采供血的日常监管,全年辖区无非法行医及非法采供血现象发生。医院基本建设方面。1.改善住院环境。2024年,我院给病房加装空调、病区热水供应、安装水质净化设施等生活设施,大大提高了群众就医满意度。7月份,增加了660KW变压器,彻底解决了我院日常工作、生活的用电问题。精神科住院楼经过2次改扩建后,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条件大为改善,缓解精神障碍患者住院难的问题。2024年8月,经县委编委会研究,在我院设立洋县精神卫生中心。目前已征地3.06亩,洋县精神卫生中心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之中。3.加强业务培训。全年对本院医护人员进行六次业务培训。包括静脉穿刺、心肺复苏、伤口缝合、换药等常见医疗操作技能的培训;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急救技能培训;乡镇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诊疗规范进行培训;病历书写、护理记录、处方开具等医疗文书规范书写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对医务人员医疗操作技能、急救技能、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医疗文书、法律法规等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增强了医务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急救能力,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明确了医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规范了医疗行为,避免了医疗纠纷,确保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医疗质量。全年对辖区村医进行12次业务培训。包括农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急救知识与技能、中医适宜技术等临床技能培训;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控、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培训;医疗卫生法规与职业道德培训等。通过对辖区村医临床技能、公共卫生服务、卫生法规与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了村医对疾病的准确判断和有效治疗能力;增强了村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保证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控制了慢病患者病情发展,提高了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了村医的医疗行为,维护了农村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主要社会效益1.居民就医得到有力保障。我院作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工作为辖区居民就医提供了便利条件,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少了因疾病导致的家庭经济负担。2.公众健康意识大大增强。我院积极开展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宣传健康知识和理念,提高了居民对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促进了公众健康素养的提升。3.社会和谐稳定大大促进。我院作为全县精神障碍患者定点救治公立医疗机构,承担着全县及周边县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和救治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二)主要经济效益1.业务量增长。门诊17811人次、住院1911人次,业务量较去年有所增加。新增检查检验等项目的开展,为卫生院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2.资源合理配置。通过成本核算和控制,合理安排人员、设备、物资等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3.医保资金合理使用。作为医保定点机构,卫生院通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使用医保资金,既保障了患者的医保权益,又确保了医保资金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医保收入。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服务质量不稳定:人员综合素质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反应缓慢,影响患者就医体验。2.公共卫生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卫生监督协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人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督导和考核不规范、档案填写不规范、随访不及时、健康教育开展次数少等。(二)整改措施1.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定期收集患者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2.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加强对公卫科及村卫生室的督导和考核,规范档案填写和管理,及时准确地上报各类公共卫生信息,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1.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导医、咨询、投诉处理等全方位服务,方便患者就医,提升患者满意度。2.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诊疗操作规范和考核标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质量培训和考核。3.强化医护人员培训。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医护人员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1.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提高建档质量和使用率,为居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2.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健康咨询、预约诊疗、电子健康档案查询等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与设备更新1.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和社会支持,对卫生院的手术室进行改造并达到规范标准,进一步加大对精神卫生中心的建设力度。2.医疗设备更新。根据精神病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和目前业务发展趋势,今年预更新部分医疗设备,增添大型诊断设备,比如:CT影像设备、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等设备,提高诊疗准确率和降低医疗风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名称:洋县磨子桥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号:43601533-461072311C2101有效期: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