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种猪场

洋县种猪场

发布时间: 2025-03-20 11:35
单位名称 洋县种猪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改良畜禽品种,促进畜牧业发展。从事良种畜禽繁育、品种改良等技术服务。
住所 陕西省洋县戚氏镇竹园村
法定代表人 杨发兴
开办资金 35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86万元 25.7万元
网上名称 洋县种猪场.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洋县种猪场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情况发生;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力抓好种猪生产工作良种猪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和繁育推广是我场的主导产业,做好种猪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对于发展我县生猪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一方面引导养殖户要抓住机遇、积极增加投资,加强种猪饲养管理,做到稳产高产,适时淘汰老龄、低产种猪选留引进补充高产后备种猪,保持种猪群适度规模,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实现节本增效,做到合理的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指导养殖户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做到供应的种猪质量全部达优,保持良好信誉。同时我们协助养殖场(户)引进优良种猪、为农户提供种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要点,提高了养殖户自身综合素质和养殖管理水平。截止年底,圈存种猪32头,其中种公猪3头,母猪29头,共向社会推广纯种种猪和二元杂交母猪218头,出栏育肥猪245头。2.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一是定期到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手把手”、“面对面”的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协助养殖场引进和选育后备种猪;三是帮助养殖户从内蒙、河北等地选购肉牛,购回肉牛100多头进行了养殖。并指导他们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圈舍消毒、饲养管理等技术要点,发放了养殖技术资料,提高了养殖户综合素质和养殖效益,防止了疫病的发生。3.采取多种渠道增加农工收入随着我场可耕面积的减少,种植业效益相对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新观念,不以是否承包耕种场里土地来界定和考核职工,教育引导职工要因人而异,一是对有一定技术的职工和职工子女无须死守承包土地,鼓励其外出打工或就近进城务工增加经济收入,目前外出打工和在县城务工的职工及其家属子女近19人,增加劳务收入30多万元;二是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指导不宜外出打工的年长职工及其家属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三是多业并举,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协助养殖户从内蒙、河北等地购回肉牛100多头进行了养殖,全年出栏40多头,目前圈存90多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工收入,促使个人应交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期足额缴纳。4.持续做好粪污处理利用工作为了切实做好我场种猪养殖过程中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线,投资了一定的资金,对我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进行了认真观察和评估,进一步查漏补缺,对暗渠和圈舍进行了处理。坚持定期对塘内污水抽排浇地利用,通过整治,完善了种猪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贮存和综合利用,粪污处理设施达到了省、市、县的要求,完全做到种猪养殖粪污零排放,不仅彻底改善了种猪养殖场区生产环境条件和场区附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而且使我场的种猪养殖形成了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良性发展态势。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截止年底,圈存种猪32头,其中种公猪3头,母猪29头,共向社会推广纯种种猪和二元杂交母猪218头,出栏育肥猪245头。从内蒙、河北等地购回肉牛100多头进行了养殖,全年出栏40多头,目前圈存90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工收入,促使个人应交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期足额缴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向社会推广优良种猪品种数量少;2.种猪圈舍条件差,疫病防控措施不到位。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一是加强种猪饲养管理、定期对种猪进行健康检查和营养管理,提高猪的繁殖力和品质,并做好圈舍环境管理,保持优良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技术及优良种猪数量;二是对圈舍进行改造、维修,加强疫病防治、定期对种猪进行疫苗接种及圈舍、场地消毒,杜绝病源入侵。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重点抓好种猪引进、示范及推广工作。引导养殖户要抓住机遇、积极增加投资,加强种猪饲养管理,做到稳产高产,保持种猪群适度规模,向社会推广纯种种猪和二元杂交母猪220头。2.积极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工作。切实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助养殖户引进、选育优良种猪,提供技术服务、努力做大做强种猪生产,为我县生猪良种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3.开辟多种渠道,增加农工收入。促使个人应交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期足额缴纳。4.持续做好粪污处理利用工作。5.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办公区域及职工生活区以及高铁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6.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努力寻求经济支撑,以项目带动生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工增收、场里增效,使其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