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3-20 11:34
单位名称 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一江两岸公共设施的运行管理、工程规划建设和经营开发提供全面保障服务。业务范围:桥闸运行、防汛调度、技术观测及工程设施的安全;一江两岸管理范围内堤防维修维护、环境保洁、绿化养护;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公共安全等工作。
住所 汉中市滨江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谭宝军
开办资金 119.4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90.07万元 118.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充分发挥生态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幸福园”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协同市文旅局、体育局在天汉湿地公园开展的“帆船展示体验活动”、中国浆板超级联赛、汉中首届射箭公开赛、“万人游汉中”等体育赛事和活动,吸引百余万人次前往观赏体验;同时,协同市水投集团、文旅投集团联合创新的“鹮游汉江”水上游览体验,探索了经济发展新模式,有效带动了滨江活力,助力全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积极宣讲湿地公园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介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完成中省、部委考察,“水润三秦调研行”“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等调研考察活动138次,配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凤凰网、陕西日报等媒体采访、直播10余次,为央视新闻联播“春天里的中国”“绘出美丽中国新画卷”提供有力支撑素材,弘扬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2.修复生态系统实施一江两岸翻板闸生态鱼道建设。实施建设了71.4米的翻板闸短程鱼道,配套鱼游监测系统和科普宣传栏。2024年3月底建成通水后,联通翻板闸上下游的2.3公里生态鱼道全线贯通,成为国内“防自然旁路型”鱼道正常使用的完整案例。该鱼道实现了翻板闸上下游鱼类互通交流,是天汉湿地公园生物链系统修复的重要措施,洄游期鱼道日均洄游近千条。3.汉江局部清淤及水系连通项目。道沿线淤积位置进行疏浚和水生植物补栽,完成清淤2600立方米,补栽银穗芒、水生美人蕉等植物4600平方米。4.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治理。对园区部分退化绿地进行恢复和提升,新增绿地870平方米,改造绿地2290平方米;翻新部分道路、观鸟平台和地坪2220平方米;更新部分园区导视系统和服务设施;更换变压器1台,亮化控制箱3套,电缆760米。5.提高标准,全面提升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维护水平。修复高架栈道230余平方米、生态木栈道450余平方米、景观桥50余平方米、防护栏杆245余米,更换广场地砖120余平方米、防腐木地板190余平方米,治理汉江左岸飞絮杨柳树1469株,清运水面垃圾532车,汛期打捞、清运、处理的杂物、垃圾量达到1064吨。6.开展安全大检查,对游船、桥闸、涵闸,各物业公司、经营企业和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汛期安全隐患大排查;汉江桥闸完成30个闸门、起臂机除锈刷漆,并安装扩音设备和维修原型观测系统,确保桥闸运行安全。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年共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6次,开展消防演练1次,水上救援演练1次。全年无事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创造就业机会:从公园建设、维护到周边商业运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涵盖园艺、安保、服务等多个领域,带动就业6000余人,缓解就业压力。二是促进旅游发展:作为城市特色景观,吸引外地游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增加旅游收入,以生态效益带动天汉长街文商旅融合发展,游客流量超过700万人次、产值6亿元。三是提升生活品质:满足市民多元休闲需求,无论是老人晨练、儿童游乐还是年轻人野餐聚会,都能在公园中找到惬意时光,让市民在繁忙生活中拥有放松身心的理想去处。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发挥天汉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大面积的城市中心绿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守护市民健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公园管理不够精细,安保人员素质不够高。比如部分安保人员年龄过大,礼貌用语不够规范。(2)公园绿化部分退化,未及时分析退化原因及制定修复方案,公共设施老旧。存在部分、高架栈桥、栈道木板老化,垃圾桶,标识标牌破败等问题未形成清单和问题台账。(3)景区精细化管理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存在部分机制未设立更新,管理审批流程繁琐,不够人性化、科学化服务水平不高。2.改进措施(1)加强安保队伍建设对安保人员进行全面考核评估,清退不合格人员,补充新鲜血液,提升队伍整体实力。(2)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园绿化进行地毯式排查,详细记录退化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及退化程度,综合土壤、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分析退化原因,为制定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对公园内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普查,高架栈桥、栈道木板、休息座椅、标识牌等,详细记录设施的损坏情况和安全隐患,形成设施清单和问题台账。(3)梳理景区现有管理流程,找出繁琐、低效的环节,简化审批、调度等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设立专门的游客反馈处理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游客在各个渠道(如官网、社交媒体、意见箱等)的反馈,确保24小时内做出初步回应,3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并回复游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思考市民“幸福园”发展方向,紧抓服务质量提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2.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止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一是落实安全制度和责任,强化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签订安全责任书,制定2025年度防汛、防火等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演练规划。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好检查台账登记,明确落实相关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切实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3.更新公共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责任人和维护周期,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损坏零部件,确保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同时,积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归纳整理,将市民群众的”金点子”作为我们今后的服务“好方向”,努力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天汉湿地公园成为展示我市人水和谐发展成就、彰显幸福生活的亮丽名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