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汉中市博物馆

汉中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5-03-20 10:49
单位名称 汉中市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保护、征集、鉴定、登编、修复、保管;文物展览、文物复仿制、文物及相关研究,文物景点的管理及开发利用、文物宣传出版、考古发掘。
住所 汉台区东大街26号
法定代表人 卢辉
开办资金 649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文物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90.54万元 377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文旅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好项目管理,提升保护利用水平相继建成3D四折幕和青少年研学体验中心、古汉台馆区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营使用。‌完成保洁、安保等多项服务外包项目。汉中市博物馆设备更新项目进入陕西省重大项目库储备。完成展陈及环境提升项目的立项工作,持续推进饮马池水体治理工作。项目建设推进力度进一步提升。加强业务研究,挖掘馆藏资源活力加强馆藏文物研究和挖掘,完成专题性研究课题《汉中地区考古工作发展历程》。开展汉文化研究,完成石门及汉中考古学术讲座两场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汉中蜀道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报告会、全市文博单位研讨交流活动以及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出席的高规格“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完成2024年陕台文博专业人士来汉交流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立足馆藏文物资源优势和研究成果转化,拓展展示利用方式。“中共陕南特委革命事迹展”“刘邦与汉中”展陈方案通过省文物局审批,完成临展厅改造项目方案评审。先后在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东莞可园博物馆举办了精品文物对外交流展。利用文物数据采集成果,策划推出了“馆藏宋代精品文物展”等系列线上展览7个,举行“探秘博物馆里的龙文化”主题“云直播”活动1场。沉浸式AR虚拟数字眼镜导览设备投入使用,为游客提供了崭新的观展模式。开发石门摩崖石刻主题各类玉文创产品、“望江楼”系列文创产品、“宋三彩”元素数字文创产品等,满足了不同游客文化消费需求。规范社教服务,树立窗口良好形象策划实施了义务宣讲月活动。举办“国之瑰宝—石门十三品”中小学社教课堂10余场次,实施优秀历史文化“五进”活动7场次。开展“文物寻宝记”等传统社教活动14期。推出“博物馆里的色彩”系列线上课堂22期。制作播出“天汉故事我来讲”少年说和志愿者说系列片13集。开展“学游汉博”、“数字课程教学”现场“云直播”活动3场次,举办“小小讲解员”训练营活动1期。组织参与研学活动190场次,服务青少年5.1万人次。志愿者服务游客1万余人次、累计4000多小时。(四)强化自身管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6个、应急疏散预案1个。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月”等专项行动,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警示教育活动6次、消防应急演练2次、防震减灾演练1次、防盗防恐演练2次、综合应急演练1次。组织安保人员每月开展消防实操培训12次,灭火和应急疏散综合演练1次,定期组织安全隐患大排查和设备维护更新。全年没有发生一例安全事故。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1、2024年5月18日,我馆被国家文物局、中国博协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了陕南地区零的突破,市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2、“汉水、汉风、汉韵——汉中历史文化展”荣获陕西省第二届(2021-2023年度)博物馆优秀展览终评会“最佳宣传推广奖”,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3、“学历史品民俗·博物馆里过端午”社教活动走进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工作多次被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与辉同行”直播活动使汉中市博物馆迅速成为新媒体关注的焦点。第四季度更是荣登“中博热搜榜”全国百强热门博物馆地市馆前50名。4、首届“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中,志愿者讲解员马超荣获志愿组一等奖;2024年文化遗产讲解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上,讲解宣传展示案例荣膺专业组优秀奖。(二)经济效益2024年共接待游客101.5万人次,完成讲解8620场次,实现非税收入530万元,与2023年同比分别增长33%、25%、64%。均创下市博物馆组建以来最高历史记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汉中市考古研究所职责任务、经费来源、人员编制和内设机构也一直没有明确,致使考古研究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二是高素质专业人才占比较低,队伍业务能力基础还不够扎实。三是个别干部职工在成绩面前忽视自身差距和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乐观思想。(二)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一我们积极联络上级部门,争取对考古研究所工作的支持;二是申报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提高队伍专业人才占比;三是抓好学习不断培养人才队伍的素质修养和业务工作能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文物整体保护。推进汉中市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二期项目建设,编制上报库房改造提升暨预防性保护方案并力争通过项目评审,做好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资金争取及实施工作。完成馆藏古生物化石的核查建账工作。二是深化文物研究阐释。加强研究人才培养,依托汉中文物资源开展专题性研究工作。推进馆藏文物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策划撰写高质量的线上展览文本稿件。完成汉中市博物馆馆刊《石门研究专辑》的编撰工作,加快推进专辑出版。三是提升展示利用水平。积极推进“八年斗争,初心不改——中共陕南特委革命事迹展”资金争取及布展工作。完成临展展厅改造工作,同步推出系列线上、线下临时精品展览。增进省内外博物馆间的深度合作,举办馆藏精品文物对外交流展。加大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和数字文创成果转化,满足多方面文化消费需求。四是拓展社教传播方式。巩固传统社教活动成果,组织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拓展社教传播方式,有效运用社教课程数字化开发成果,借助市教育联盟平台,推广实施数字课堂、智慧云课堂和校园课堂,提升社教工作创新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吸纳、培养更多有志于奉献博物馆事业的高素质志愿者。五是强化公共服务建设。认真实施《博物馆服务规范》,持续打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古汉台南门改扩建工作,做好馆区设施维护和参观环境优化。建立游客反馈机制,精准对接游客各类需求,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减少投诉事件发生。六是筑牢文物安全屏障。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要求,夯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发挥安全机制保障作用,落实、落细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管理责任。着力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经常性开展安全业务操作技能培训和综合应急演练,牢固树立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筑牢安全生命线,确保全年安全无事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