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档案管理提供服务。指导党政事业单位的档案。档案的归档,管理和利用。 | |
住所 | 志丹县委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曹元民 | |
开办资金 | 98.7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志丹县委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49.05万元 | 2055.0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档案馆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档案工作“四个体系”建设情况(一)档案治理体系方面。1.积极推动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以及专业素质建设:一是强化档案人才队伍,参加省、市组织培训4人次,档案专业技能培训及考试4人,一名公务员获三等功荣誉,转正一名、晋升一名公务员,全体职工参加“兰台之家公众号国际档案日线上知识竞赛”活动。二是上报从事档案工作三十年人员一名。三是积极开展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2.完善档案工作流程,确保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3.加强档案法规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档案意识和法治观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月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进机关、进基地、进社区,开展档案专题讲座、征集红色档案资料、重温入党誓词、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档案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联合县司法局制作档案法宣传海报。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了良好的档案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档案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指导了检察院、疾控中心、民政局等20余个部门单位档案业务工作。(二)档案资源体系方面。注重档案资源的收集和整理,积极拓展档案收集渠道,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源。通过加强档案数字化工作,提高了档案资源的可利用性和便捷性。一是投资15.3万元,完成上万件红色革命档案、图书、报纸、杂志等档案资料的重新整理、抢救、修复。二是接收了宣传部150盒5479件、统战部40盒864件、政务服务中心111盒1478件档案,其中接收政务服务中心33盒242件科技档案。共计7801件。三是开展档案资料征集收集工作。接收个人捐献珍藏书籍21本。四是进行馆藏档案库房清点。对馆藏各类型档案进行逐卷、逐盒、逐件核对,全面摸清馆藏家底,建立健全档案档案数据库,保证了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进一步提高了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此次共清算核查馆藏档案2.147万卷36.7733万件。五是开展全县国有档案资源普查。通过省市视频会议,对全县立档单位档案工作人员开展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培训,梳理统计本单位国有档案资源情况、通过网络系统逐级上报汇总数据的方式统计调查国有档案资源。六是以“文字+照片”的方式向市档案馆报送志丹县退耕还林资料,更好的留存延安市退耕还林档案数字化,全面反映全县退耕还林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绩,监督指导退耕还林档案数字化项目。七是与县林业局、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对接,着手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移交进馆工作。八是动员县文旅局、文化馆、志丹陵园,积极做好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不断加强县档案文献遗产工作。(三)档案利用体系方面。不断完善档案利用服务机制,提高了档案利用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和便捷利用。一是投资3.63万元,改造升级实物库房,新增实物库房资料查阅系统,便于实物资料的利用;二是新增案卷级机读目录和专题机读目录,采用移动硬盘双套备份,定期补充更新备份数据。三是做好档案利用。常态化推行工作日延时服务、节假日预约查档服务、电话或网络查档服务、残疾人待查代办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制定完善档案利用制度、查阅流程,向社会公开公示。全年共接待各方查档2300余人次,调阅档案5000余卷,摘抄复印档案4900余页。四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坚持馆藏档案增量数字化“动态清零”的做法,启动新一轮档案数字化工作。增添专用服务器和储存器及实物资料查阅系统,改造升级智能密集架系统,争取将馆藏档案数字化比例保持在100%。五是数字档案资源管理有序。馆内设有档案专用防静电机房、档案数字化室、防磁档案库等数字档案资源专用场所,馆藏所有档案均采用移动硬盘双备份,并存放于音像档案库。六是开展全县档案事业年报统计,按照2022年12月新修订的《全国档案事业年报统计调查制度》,通过网络填报、分级管理、逐级上报的方式统计调查。七是档案管理实现新跨越。县委办、政府办积极进行历年文书档案的重新整理和数据库建立工作;县检察院数字档案室建设完成,档案数字化率100%;县退耕办档案资料数字化加工正在进行;县委政法委、编办实行文书档案电子化;县委组织部进行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扫描。(四)档案安全体系方面。我们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加强了档案安全设施建设和管理。通过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了档案安全防范和应对能力。加强档案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档案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一是加强馆库安全防护,确保档案实体安全。投资近10万元,新增视频监控28个,对原有61个视频监控及管理系统、防火防盗、火灾感应报警、安检设备等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投资28.53万元,安装服务器机房防静电设施及对档案智能密集架的老旧电子电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定期投放防虫、防鼠药,对档案进行除尘及消毒,定期对馆藏档案安全情况进行检查。二是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开展了一次全县“双随机”抽查,并定期在馆内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三是信息化设施。建立“三网”物理隔离,启用信息化设备机房和专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电子档案接收及档案查询,电子档案和数字化成果管理有序,配备磁盘阵列等在线存储设备,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更新等工作记录完整。四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档案管理、库房管理等各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做到制度上墙。严格落实出入库人员、档案登记和库房安全巡查制度;对库房资料进行全面清点,购置了单机版资料数据库软件,建立了档案资料专题目录库。二、档案工作转型发展情况通过加强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实现了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注重档案工作的创新和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档案服务模式和利用方式,不断推进档案工作的转型发展,为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适应新时代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一)数字化转型引领档案工作新方向。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志丹县档案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软件,实现了对馆藏档案的高效数字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和检索的效率。同时,档案馆还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网络化共享,为档案利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二)档案资源建设不断优化升级。志丹县档案馆注重档案资源的优化升级,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各类档案资料,不断丰富馆藏内容。同时,档案馆还加强了对重大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的进馆入库工作,确保重要历史记录得以完整保存。在档案整理方面,档案馆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档案分类准确、编目清晰、保管有序。(三)档案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拓展。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志丹县档案馆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方式。一方面,档案馆通过宣传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和利用意识;另一方面,档案馆还加强了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档案查询和利用服务。此外,档案馆还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在线查询、预约查档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档案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志丹县档案馆始终将档案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加强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强了馆库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如安装视频监控等设备,确保档案实体安全;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存储、传输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档案信息安全无虞。此外,还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档案管理、库房管理等各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做到制度上墙。严格落实出入库人员、档案登记和库房安全巡查制度;对库房资料进行全面清点,购置了单机版资料数据库软件,建立了档案资料专题目录库。(五)依法治档理念深入人心。依法治档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志丹县档案馆始终坚持依法治档理念,认真学习和贯彻《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精神。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培训等活动形式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同时利用国际档案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普及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此外还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活动督促各立档单位依法履行档案管理职责共同营造良好的档案法治环境。一年来我们在数字化转型、资源建设、服务创新、安全体系建设和依法治档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档案工作的转型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