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园区规划、开发、征地、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志丹县双河工业园区 | |
法定代表人 | 王中祥 | |
开办资金 | 4.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工作情况(一)稳步推进经济建设。长石油年产40万吨LNG、延长石油采气三厂双河净化厂、绿能精分厂、园区供气管线、新沃达年产60万吨高效液体金属切割气(一期)20万吨等项目稳定运行。全年完成生产总产值66.78亿元,同比增长1.44%;营业收入69.43亿元,同比增长2.7%;税金2.64亿元,利润3.50亿元,LNG产量(预计)61.6万吨、同比增长1.8%,从业人员1872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完成陕西宏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规上工业企业入库。(二)多措并举招商引资。以“亩均论英雄”践行招商工作,从区域资源禀赋条件与产业结构特点出发,紧扣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区域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矿泉水、现代农产品及加工等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采取上门招商、邀请招商的办法,向外推介志丹工业园区发展环境和重点项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赴上海、河南、深圳、西安等地实地考察氢气制造、果汁果袋生产等行业领域,邀请和接待来园考察企业10多批次,涉及工业硅、新能源制造、水果饮品生产、矿泉水等。顺利引进4.5万吨/年纳米硅、50万方/年BOG提氦项目,进一步延伸了园区产业链条。(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处理,完成志丹县精细化工园区纬十一路箱涵延伸工程竣工验收、志丹县康家沟村民三产用地及周边地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审计决算工作、陶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遗留债务化解。启动并完成志丹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东侧山体滑塌地质灾害隐患排险治理工程、志丹工业园区精细化公园河堤应急加固排险工程、S305志丹县农副产品加工园过境路崩塌治理工程、志丹县康家沟村民三产用地周边河堤坍塌应急治理工程,全力保障园区企业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孙岔旧砖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志丹工业园区绿化改造工程前期手续进度,加快推进志丹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应急专用公路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启动志丹工业园区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项目、农副产品加工园天然气供气工程,开工建设志丹县园区管网及中水蓄水池建设项目、工业园区消防救援站建设项目及加油加气站充电设施综合建设项目,建成投运延长石油输气管线,全力完善园区公共服务水平。完成2023年第二批次16.9585公顷土地报批工作,启动加油加气站、充电设施综合建设项目14.4林地报批,正在加快30.06亩土地调规,持续加强园区承载能力。(四)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全面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包抓企业机制和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延长石油志丹原油库工程完成项目备案,正在内部审核;延安新沃达天然气有限公司储气调峰(二期)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地勘、能评编制及工艺包评审,正在编制安评、环评编制;志丹县柔性管道及高压储氢瓶项目已通过规委会,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志丹县绿能新材料公司10万吨/年高端有机胺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由于受产品市场价格的影响,导致装置目前无法进入正常生产,目前正委托设计院对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技改生产其他高端产品。志丹县绿能油气公司精分厂一期扩建项目基础设施和储罐已全部建设完成,正在加快推进长周期设备及仪表、电气设备制造工作。志丹县元和石油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石油助剂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安装设备及自动化装置安装。志丹县绿能油气公司原料动力供应改造项目全部完成。(五)重点关注安全环保。一是夯实安全责任。全面深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论述以及指示批示精神,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思想意识。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半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二是推进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整治提升。按照“十有两禁”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对照34项整治提升内容,分析短板弱项,制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做到清单台账化管理,形成问题清单33项,目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等16项整改,正在加快推进消防站建设、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从国家应急部争取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争取中央资金2400万元,加快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目前已启动招投标工作。(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协调服务“零距离”。管委会围绕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和协调服务工作机制,践行帮办、领办、带办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前期手续办理、建设中遇到问题及投产运营后的政策咨询等急难愁盼。(七)逐步增强承载能力。一是开展园区评星定级。按照园区“三化三性”要求,聚焦“五集五区”发展目标,根据《延安市高质量发展产业示范园区创建活动方案》精神,结合志丹工业园区实际,积极开展园区评星定级工作,经仔细研究评分细则,多次讨论确定志丹县创建高质产业示范园区(五星级工业集中区),并经《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3年度星级工业园区认定结果的通知》(延政办发〔2024〕31号)确定为五星级工业园区,争取发展资金600万元。二是开展秦创原创建。为加快园区产业建设,我们主要依托天然气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伴生气综合利用两条产业链,对园区入驻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技术设备升级改造、进行全面的摸排,找准产业聚集区发展定位,启动了秦创原天然气清洁高效利用新兴产业创新聚集区创建工作,科学制定了三年创建目标,编制了《秦创原天然气清洁高效利用新兴产业创新聚集区创建方案》,并于8月14日获得省科技厅批复,争取科技项目资金额5000万元。三是完善发展基础。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及《延安市化工产业投资指导目录(试行)》,调整完善了《志丹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产业发展指引和禁限(控)目录(试行)》,为园区产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编制并印发了包含《志丹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办法》《志丹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志丹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试行)》《志丹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园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7大类18项的制度汇编,有效提升园区发展基础。四是开展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申报。为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按照省发改委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工作协调会议要求,我委积极开展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申报工作,及时协调县政府召集发改、自然资源、统计等部门单位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安排申报工作,目前申报资料已报送市发改委审核。二、2025年工作计划(一)抓好招商引资。紧扣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区域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现状,切实发挥好园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主引擎、主战场、主载体作用,重点围绕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矿泉水、现代农产品及加工等产业开展招商,利用已有的乙烷、丙烷、丁烷、正己烷等产品,引进能够进行二次、三次反应的项目,形成低碳烷烃为主的化工产业链,不断推进“延链强链补链”战略实施,补全建强全碳系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二)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投运精细化工园应急专用公路项目,谋划志丹工业园区纬十六路工程、志丹工业园区纬十七路工程、志丹工业园区纬八路维修工程,构建园区环形应急道路体系,加强园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完成志丹工业园区危化品停车场建设项目建设,为危化品运输车辆提供合规、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务,降低园区安全风险。建成投运精细化工园专业消防站建设项目、园区加油加气充电站综合建设项目、农副产品加工园供气工程,全面加强园区服务保障水平。完成重大风险防控项目建设,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全面落实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要求,本质降低园区安全风险。(三)加强产业建设。启动延安新沃达天然气有限公司储气调峰(二期)项目。完成绿能新材料10万吨高端有机胺项目技改及绿能精分厂扩能项目、元和石油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石油助剂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000吨新能源辅助材料及柔性管道项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申报专项资金,为园区发展建设提供资金支撑。(四)提升承载能力。树牢“寸土如金”理念,做好建设用地开发、报批,最大限度集约节约用地。积极推进精细化工园二期手续办理。积极探索盘活僵尸企业,着力提升现有土地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国家开发区目录公告申请工作,持续跟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申报,全方位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秦创原天然气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创新集聚区建设,建好“三支队伍”,完善“四张清单”,突出“六个重点”,用好“六类平台”,全面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志丹工业园区落地生根,推进延链强链补链,实现产业不断迭代升级。(五)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发展巩固好“一事一议”“专班服务”等好做法,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