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中市>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20 10:36
单位名称 陕西省汉中体育运动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培养中等专科学历体育人才,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业务范围: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技体育。
住所 汉中市汉台区前进西路3030号
法定代表人 周歆
开办资金 906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汉中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805万元 880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学校按照汉中青少年竞技体育工作整体要求,紧紧围绕“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强化竞训、提高水平”工作思路,统筹谋划、科学训练、精准施训,强化项目梯队建设和人才输送,取得良好成效。十八运周期按项目属性划分为11个集团化发展布局。其中,田径、举摔柔、击剑和足球、棒垒球、射击(飞碟)和射箭、越野滑雪(滑轮)和轮滑6个项目集团完成既定金牌目标。(二)分类施策,增强项目竞争力。大力支持田径中长跑、举重、棒垒球等优势项目发展,在南郑区青树中学和汉台区东塔小学分别布点中长跑项目训练点,在南郑区黄官中学布点举重项目训练点,发挥棒垒球项目省队市办+体校+协会的作用,保障运动员、教练员外出集训和参赛机会;为设项30枚金牌以上的大项项目,采取聘用方式,增加了拳击、体操(蹦床)、武术套路、中长跑、国际式自由跤等项目教练员各一名;(三)训练改革成效显著。学校持续推动1+11+N体校联盟发展模式纵深发展,调动县区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参与省赛的积极性,打通校、县(区)、市培养和输送一体化通道。(四)持续推动体教融合。加强与融合学校的交流合作和派员挂职工作,今年,汉台二中与我校双方互派教师交流人数达7名。顺利迎接了陕西理工大学派出的24名实习教师、教练来我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实训工作,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融合工作内容,促进双方融合走深走实。(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研工作。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安排部署学期和阶段性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好教学研讨、观摩教学、公开课教学等活动,实现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提升了教师执教能力和水平。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今年,学校牵头组建的汉中市代表团在省锦标赛上共夺得取得99枚金牌、71枚银牌、95枚铜牌,荣获团体总分5755.5分。金牌榜和团体总分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一)金牌榜和团体总分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其中,达国家健将标准3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27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124人,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参赛任务。(二)今年单项金牌突破10枚的项目达到4个,分别是田径中长跑14枚、女子足球12枚、举重10枚、田径投掷10枚;与2023年相比,有8个项目实现了金牌增长。(三)国际、国内大赛成绩再上新台阶。2024年汉中市运动员获得国际大赛金牌4枚。分别为:空中技巧世界杯冠军张一帆,田径竞走世界巡回赛冠军张婷,田径铅球中日韩锦标赛冠军蒋沁烜,赛艇亚青赛冠军肖磊。全国比赛获得金牌9枚、银牌6枚、铜牌14枚。分别有:游泳运动员王子铭入围布达佩斯世锦赛,链球运动员高瑾尧入围粤港澳全运会,皮划艇运动员杨舟宇轩刷新全国最好成绩,赛艇运动员欧志伟和杨翠平、垒球运动员李欣甜、足球运动员李雨涵等入选国家队。(四)教学成效显著。今年我校68名毕业生中,38名考生取得了体育单招考试资格,有21名考生通过体育单招考试进入大学,单招录取率55%,其他毕业生通过分类招生进入高一级院校学习,实现了他们的求学梦。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训练场馆、场地难以保证当前所有项目训练的需要;(二)学校的发展态势与教练、教师的严重缺配。整改措施:(一)加强与融合办学学校和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利用双方的场地资源,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弥补紧缺项目的训练场地。(二)积极向市委编办汇报,争取增加人员编制,与合作办学学校联系协调,提高教师交流执教的数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学校在体育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省十八运目标任务,继续加强科学选材和训练力度,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师德师范和教书育人水平,深入推进运动员素质教育,牵头组队代表汉中市参加省十八运资格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向上级输送更多体育后备人才,力争单招考试通过率再有新突破,努力为体育强市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学校的积极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