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红星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志丹县桥北社区东马岔村 | |
法定代表人 | 张会平 | |
开办资金 | 12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1.33万元 | 321.3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红星小学 | 从业人数 9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开展以下工作: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守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敢于创新、砥砺前行,全体教师高度负责,共同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党建工作,我校党支部继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支部按照“党旗领航,让每一颗星都闪亮”的工作思路,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的重要指示,我校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1.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行为。2.通过教师家访等途径切实关心留守儿童、问题学生。3.争创党建标准化,重视意识形态工作。4.细化教学纪律约束,做到课堂听讲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日常言行守底线。5.始终秉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学校以“红色书社”为载体,将“红色书社”的使用与“三个课堂”紧密结合,注重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引导师生进一步感知、体验、理解、发扬延安精神。6.每学期,师生至少做到“十个一”即:阅读一本红色经典,厚植红色情怀;办好一期红色板报,宣传红色思想;观看一部红色影片,激扬红色力量;参观一次红色展馆,追寻红色足迹;讲述一个红色故事,点燃红色火种;记录一件红色事迹,坚定红色信仰;演唱一支红色歌曲,礼赞红色岁月;表演一个红色节目,赓续红色血脉;参与一次红色服务,传承红色基因;进行一次红色家访,发扬红色精神。(二)名校+、名师+教育联合体创建工作,1.我校与永宁山子宜学校、双河镇中心小学教育联合体在红星小学开展了教师培训专题报告会给了每位校委会成员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突破的一次机会,也给教师们搭建了一次学习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今后我们会继续发挥名师、学带、能手的引领作用,给教师指路子、搭台子、架梯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再成长。2.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导师团成员、陕西省孙郡霞领航校长工作室支持人、延安实验小学刘海琴、冯小娟两位赴我校开展20分钟微型课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开展,四位种子教师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也激发了自身的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留在不断地学、思、悟、践中,与时俱进,修炼自己,提升专业素养。3.在我校以“不负韶华,沉心教研”为主题的名校+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不仅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发挥了“名师+”发展共同体的指导和辐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相信“名校+”教育联合体能共谋教育高质量发展良策,赋能城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德育和艺体工作1.德育处组织开展了家校“悦”读,书香致远——志丹县红星小学第二届家庭教育读书分享会暨家长论坛。本次活动为了贯彻落实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的重要指示精神,家校携手共同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氛围。2.学校组织开展了“讲好我们的故事”——志丹县文管所“5.18”国际博物馆日走进红星小学,激发孩子对文化遗产的崇敬之情,努力在学校营造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浓厚氛围。3.学校根据各班实际情况选上一门校本课程,如剪纸、海绵纸贴画、服饰画、自制毛绒玩具等;每天课间操及下午第二节课后做眼保健操,并且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锻炼,确保每生每天锻炼1小时。此外,我们还将篮球、跳绳、乒乓球确定为我校的体育艺术“2+1”项目,同时还成立了舞蹈、朗诵、绘画、腰鼓等16余个社团活动小组,并能定期开展活动,效果良好。(四)教学工作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并能夯实“减负增效”任务,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学习”习惯。2.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拓宽教师教学视野,我校在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我们还为教师购买了《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回到教育原点》《玫瑰与教育》《哈佛家训》《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同课异构与校本研修》《风流去》《中国诗词大会》等图书价值3万余元,鼓励教师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阅读、做笔记,并在教研组内进行分享交流。3.派出外出学习多达100人次,培训科目有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管理。返校后,并能利用教师会分享所见所闻及所感,让学习惠及更多的人。对于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教体局也组织全县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分别从学科、作业管理、有效作业设计、教师礼仪与职业素养等进行全面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从专业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强职业的幸福感。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通过素质教育、安全教育、德育、环境卫生教育等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了家长以及社会的好评。(二)经济效益:全额财政拨款。上年结余0万元,本年收入321.33万元,本年支出321.33万元,本年结余0万元。三、目前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学生对延安精神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创新实践研究还需常态化进行;2.研究形成的文字性成果虽然比较多,但交流发表的还较少,教师还需进一步提升撰写论文的水平,争取发表;3.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推广现有的成果与经验,让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学校和个人。四、取得的主要成绩:1.培养出延安市教学能手4名,延安市三八红旗手1名,延安市优秀校长1名、延安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一等奖、县教学名师1名、县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各类优秀13人次。2.荣获延安市“平安校园”、“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示范校”志丹县“文明校园”、志丹县“平安校园”、志丹县“书香校园”称号;在县上举办的各项赛事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五、2025年工作计划:本学期1至3年级体育课4+1节,3至6年级体育课3+1+1节,大课间活动增加30分钟体能,课间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科学课有专人负责,学生分组实验并展示,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组织6年级全体学生家访活动,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倾听孩子的心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全面推进“五项管理”,落实“双减”工作,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在“减负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学生从小养成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我们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创新育人理念和方式方法,着力打造一校一品“让每一颗星都闪亮”的育人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2年09月07日至2027年09月0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延安市“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示范校”称号;在县上举办的各项赛事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