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省交通运输发展重大问题、重大政策的研究。全省交通运输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咨询调研;交通史志的编纂;编辑《陕西交通运输年鉴》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唐延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余红梅 | |
开办资金 | 19.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51万元 | 18.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中心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聚焦省厅重点工作,基层调研扎实有效。聚焦交通物流降本增效、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健康发展等行业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先后赴浙江、江苏、河南、重庆等4省,铜川、宝鸡、渭南、榆林、汉中、安康等6市10县,交通运输部、陕西交控集团、省公路局、省道路运输中心、西安市道协、港务区等单位,开展实地调研14次,起草形成调研报告7份,其中,部分调研报告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充分发挥了研究中心的参政辅政作用。(二)紧盯行业难点堵点,专题研究成果丰硕。一是开展货运物流高质量发展调研。贯彻落实中省关于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要求,形成《全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专题调研报告》、《西安国际港货物周转运力结构研究报告》和《关于在陕西道路重载普货车辆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工作的研究报告》。二是开展铁水联运发展专题调研。聚焦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撰写形成《关于汉江复航调研情况的报告》和《陕西省铁水联运发展基础和对策研究》,为推动汉江复航、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三是开展货车司机从业状况专题调研。围绕维护行业健康和谐稳定,准确把握全省货车司机从业现状,摸排我省货车司机从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形成《陕西省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研报告》。(三)锚定双碳战略目标,夯实双碳专班职责。一是扎实开展2023年度绿色低碳发展评估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水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评估工作的要求,对接厅有关处室、陕西交控集团和各市,系统摸底我省2023年度公路水路行业降碳减排工作进展及成效,圆满完成自评报告和系统评估工作。二是认真做好运输结构调整有关工作。以“公转铁”为切入点,按照厅运输处要求,开展我省煤炭外运京津冀地区专项调研。(四)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编发动态献智辅政。围绕多式联运、大件运输、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等主题,系统梳理多式联运“一单制”、道路货运大件运输和城市绿色货运的相关政策和发展现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对策建议,编发《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研究动态》《公路大件运输高质量发展探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研究动态》3篇交通运输发展研究动态,充分发挥了智库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全局。(五)记录交通发展成果,稳步推进年鉴编纂。一是出版发行《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23卷)》。以确保年鉴的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为原则,经过多轮次修改完善,《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23卷)》形成了128万余字的出版印刷稿,并于5月出版发行,累计发行1237本,并获评全国“特优年鉴”。二是认真编撰《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24卷)》。年初印发组稿文件,收集厅机关、厅直单位和地市交通主管部门、企业等相关资料,4月举办编纂业务培训班,80余名参编人员参加培训。经过分析整理、分工编纂、集中统稿,整理修改后,12月形成《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24)》终审稿。三是认真完成其他年鉴供稿任务。根据不同年鉴的编纂大纲要求精心进行组稿,收集图片。完成《陕西年鉴》《中国交通运输年鉴》《中国交通年鉴》和《陕西省全面小康志》等年鉴的供稿工作。(六)审计整改从严落实,预算执行有序推进。一是认真完成审计整改。积极配合省审计厅对中心202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针对反馈的问题,坚决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改实改,按要求将上年利息收入通过非税收入系统上缴国库,6月中旬全面完成整改任务。二是科学合理推进预算执行。认真落实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强化预算约束,科学合理加快预算执行,中心全年预算执行率达到90%以上。(七)多措并举防范风险,安全管理稳中向好。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强化安全生产教育,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和安全生产法宣贯,积极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夯实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责任,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紧扣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从严落实应急、消防、反恐、维稳等要求,扎实做好隐患排查和自查,认真落实零报告制度。二、亮点工作开展情况亮点一:主动担当作为,有力有效支撑省厅重大工作。在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同时,围绕大局,立足职责,勇挑重担,高效完成省厅布置的多项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一是完成“7.19”洪灾前线工作任务。按照厅党组的安排部署,勇挑重担主动担当,选派2名干部加入厅“7·19”洪灾前线工作组,负责现场施工作业督导、用车协调、人员衔接、会议安排等工作,期间,完成《厅“7·19”抗洪抢险救灾前线工作组专报》25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完成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工作任务。按照厅领导要求,完成2024年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省领导讲话、厅长工作报告和会议主持词等重要材料的起草工作。三是完成《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阶段性工作。按照省厅部署,中心承担全省《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起草工作,通过开展实地调研、组织起草、反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历经数月,反复修改10余稿,先后2次征求12个市(区)6家厅直单位和10个厅相关处室的意见建议,目前,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四是参与省厅有关重大材料。协助厅办完成2024年度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材料起草、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交流发言材料、省厅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等综合材料的撰写工作;高质量完成《加快构建陕西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署名文章,并在省委《调研与决策》刊发。亮点二:苦炼基本功,推动政研工作开创新局面。今年来,我们着力开展政研能力提升行动,向内发力全面提升政研工作本领,向外借力构建政研工作新格局,推动政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增本领。以培养提笔能写、张口能讲、遇事会办的综合性政研人才为目标,以锻造政研铁军、培育“政研三品”(人品、政品、文品)和“政研五力”(学习力、想象力、判断力、策划力、执行力)为导向,全面强化学习制度,一方面,通过搭建学习教育资料共享平台,建立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资料库,共享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学习教育体系,依托“专家课堂”“集中课堂”“部门课堂”“自习课堂”,全员学习,以扎实的理论功底绘就政研底色。二是强化联动交流拓格局。纵向“接天线”,主动对接部省政研部门,积极汇报交流,使我省政研工作更能契合部省决策所需和目标所指,力求做到上下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横向“借良谋”,坚持“走出陕西,向优而行”,主动向全国其他省份兄弟单位取经问道,加强与全国交通政研系统联学共建,在联学共建中提升能力,寻找工作突破点和发力点,今年我们赴浙江省厅政研处开展联学座谈,与有关省厅政研处开展座谈交流,为中心工作开拓了新思路。三是力促成果转化出成效。牵头负责的《西安国际港货物周转运力结构研究报告》《陕西省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研报告》和协助省委政研室完成的《关于加强秦蜀古道保护利用的调研与思考》等研究成果,先后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省厅主要领导的批示认可,很好地发挥了咨政辅政作用。亮点三:矢志匠心深耕,年鉴史志编纂再创佳绩。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编纂年鉴史志,从严把政治关、保密关、史实关、文字关入手,悉心组稿、精心编校、反复优化,编纂成果显著。《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23)卷》获评2024年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最高奖“特优年鉴”。《陕西省志·公路志》《陕西省志·水运志》分别获省级专业志书及地情丛书质量评比一等奖、三等奖。《陕西省全面小康志》交通运输部分供稿工作受到省志办通报表扬。2025年,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围绕“以学促思、以思促研、以研促言”的工作思路,紧跟厅党组重点关切领域,紧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做精做优年鉴史志,在奋力谱写陕西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做好“史官”,当好“言官”,发挥好“智库”作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