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治理整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依法查处违反有关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电影市场等执法领域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 |
住所 | 三原县宴友思大街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杨飞 | |
开办资金 | 16.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36万元 | 9.47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三原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扎实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有效推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紧扣目标,在不断夯实发展、强化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提升监管、净化市场。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业务活动。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出动车辆150余车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项目工地、文博单位、旅行社、星级酒店等408余家次,当场整改15家次、行政处罚5家次,参加省市集中执法培训5场次。(一)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工作一年来,紧扣目标,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上,强化队伍建设,在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工作中,执法人员能够坚持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经营单位、出版物经营单位和电影放映经营单位等文化行业进行了有力监管,开展“错时”检查和“专项”检查行动,使监管工作实现时间和区域的全覆盖。一是深入开展文化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将日常的执法检查工作与文旅市场“清浊行动”同部署、同推动,重拳出击,坚决遏制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对清查中发现的低俗表演、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法违规现象,进行严肃处理,严厉惩治违法违规人员,进一步规范了我县文化娱乐市场的经营活动,推动文化娱乐行业依法、有序、健康发展。共检查经营单位209家次,出动检查人员623人次。二是积极开展出版物市场治理专项行动。严查各类政治性非法有害出版物、印刷品和有害信息。重点排查清理校园周边出版物经营单位是否销售非法出版物、违禁出版物和其它低俗出版物,是否出售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书籍。全面清理网上政治性有害信息和出版物,加大对主要网络文化市场网站及平台的监测排查,严防政治性有害信息和出版物通过网络文化产品传播。共出动检查人员51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7家次。三是抓好演出场所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顶风作案的非法演出活动,加强对营业性演出现场的监管,防止含有反动、迷信、色情淫秽等禁止内容的演出节目流入市场。四是开展文化艺术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重点对机构信息公开公示、从业人员资质、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2021修订版)》、收费票据、收取的培训费用未进入预收费资金托管专用帐户、培训教材、培训行为、消防安全等进行了全方位检查,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五是积极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宣传。今年以来,我队按照县“扫黄打非”办的工作安排,认真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4”专项行动》、境内“独立出版物”等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方向有害出版物传播活动专项行动等,有力地净化了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同时,我队还深入庙张村、蔡王村、仇阳村、北李村等村镇,以文艺演出的方式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提高人民群众的认识。共发放宣传知识手册500余份、小礼品700余份、制作宣传展板5块。六是配合城关镇街道办对三原县丹尼尔商城进行联合检查。自今年4月份以来,我队积极配合由城关镇牵头的丹尼尔整治工作组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参与工作整治之中,共配合联合检查20余次。(二)文物旅游工作安全规范1、对全县2024年重大开工项目地下文物勘探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检查,累计检查项目工地15家次。通过严格督促,成功推动高新区农贸市场等3家单位顺利完成了地下文物勘探工作,为地下文物的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高度重视野外石刻文物的安全,共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对全县范围内的野外石刻文物进行了多次规范巡查,有效保障了文物安全,杜绝了各类破坏和盗窃行为的发生。2、接群众举报,及时收缴出土瓦罐两个,并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妥善移交县博物馆保存,有力打击了文物违法活动,保护了文化遗产。针对县内遗址及古墓葬精心组织并开展了文物保护宣传工作,2024年精心制作安全宣传展板15块,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对全县各文博单位及开放景区的消防安全、监控设备、文物安全及值班情况进行了常态化的日常检查,全年达20批次。在遭遇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过后,还进行了5次突击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约80人次,切实保障了我县文物的安全。对县内一般文物点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进一步完善了文物档案,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3、联合县公安局刑警队、辖区派出所对野外文物开展联合夜间巡查行动,形成了强大的执法合力,有效遏制了野外文物犯罪行为的发生。4、对全县三家星级酒店进行了9次安全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重点检查了消防设施、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假日期间等方面工作,督促酒店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各景区的日常监管,全年进行检查20批次,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对景区的设施安全、服务质量、游客秩序等方面进行全面把控,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5、及时处理群众对旅行社的投诉,成功调解一起投诉案件。通过与双方当事人的积极协商,化解了矛盾,维护了旅游市场的和谐稳定。对全县旅行社进行日常检查12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15人次。重点检查旅行社的不合理低价游、旅游合同规范、人身意外保险落实等方面,有力保障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有利于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可以打破原有的部门壁垒和利益藩篱,实现对文化市场各类经营主体和活动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有效防范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和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风气。2、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活力。通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打造一个公平、开放、有序、活跃的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潜力。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文化创新各个层面和方面的支持引导和激励保障,形成制度上的鼓励机制和环境上的培育氛围,打造一个多元、包容、创新、进步的文化生态系统。3、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可以实现对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主流的坚持引领和传播弘扬,形成思想上的引导作用和社会上的凝聚力量,打造一个正向、健康、向上、有力的文化影响力。三、存在问题及2025年工作打算(一)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量薄弱及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不断扩张,管理难度逐步加大,责任愈来愈大。2、大队执法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相冲突,其他工作频繁且复杂,难以兼顾,大队没有专用执法车辆,给及时有效地开展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改进措施1、执法人员应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满足新时代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2、借助省市文化综合执法机构改革之际,积极向人事、编制及财政部门争取编制,执法经费,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量。向上级部门申请解决执法用房及执法车辆问题,努力提高执法效能,增强执法监管能力。(三)2025年工作打算1、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完善执法监管措施,积极发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作用,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健康发展。2、加强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市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督促经营单位配足配齐消防设备。3、加强网上执法办公系统应用,所有案件办理和每月的日常检查记录必须登录到全国文化市场网上办公系统。同时,利用好陕西省网络实名认证系统,加强网上巡查力度和频率,杜绝网吧违规经营现象。4、结合省、市有关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文件精神要求,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规范运行、完善管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