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杨陵区>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0 10:13
单位名称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基本生活权益保障,弘扬救助精神。为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和管理。
住所
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农科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
符育朋
开办资金
28.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杨陵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05万元
34.46万元
网上名称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具体如下: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持续强化源头预防。2024年我站分别于3月、6月、12月对6名返乡人员、易流浪人员进行回访,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全面了解了易流浪乞讨人员监护人监护职责落实和社会救助政策享受情况,详细询问了身体健康状况和近期生活中的困难诉求,同时,向回访对象及其家属进行了救助政策宣传。下一步,我站持续健全源头治理、回归稳固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其反复外出流浪乞讨。(二)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活动。制定杨陵区2024年“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工作方案,完善应急预案,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职责,夯实责任,在极端天气加大巡查频率和范围落实工作职责,确保流落街头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不发生冻、饿、死、伤等极端事件。专项行动期间,根据求助人员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我站按照工作规程,均提供精细化、人性化救助服务。(三)深入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6月19日在人群流动频繁的公园、广场等地,通过设立宣传点,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宣传彩页和救助联系卡等方式,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关注和关怀,宣传“自愿、无偿、临时”的救助原则和工作定位,扩大救助管理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引导广大群众和流浪乞讨人员知悉救助管理政策内容和渠道,推动全社会形成参与救助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救助服务水平。今年我站开展救助业务政策法规、对新发布的《工作规程》全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领读解析,对档案管理、“智慧民政”系统、新流浪系统常见问题解答汇总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工作人员对系统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具体操作进行了实操,此外,为安全使用系统,我站先后2次修改系统密码,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使用。(五)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在开展街面巡查工作时,向环卫工人、出租、公交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发放救助联系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做好主动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应急救助等工作。(六)强化机构安全管理。认真制定重大风险隐患、责任人和整改落实情况“三个清单”,每周对站内水电、消防、车辆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将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加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参加3次培训,分别于4月、6月、11月组织消防安全、避险逃生等模拟场景演练,通过培训和演练,提升了全体职工的抗御火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我站时刻绷紧“安全”弦,加强日常巡查,值班值守,尤其是保障在站滞留人员的人身安全,全年未发生安全管理事故或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经过社会热心人士与工作人员通力协作,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减少,跑站、缠站、闹站人员也逐年递减,街面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改观,所有滞留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辖区内未发生冻、饿、死、伤等极端事件,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及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救助管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今后要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救助信息系统操作管理能力。二是救助管理服务网络有待完善,流浪乞讨救助覆盖面、可及性有待提升。四、2025年工作谋划过去一年,区救助站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救助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救助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坚决改善环境、狠抓优质服务、文明服务,推进救助站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2025年重点抓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加大街头救助力度,努力做好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大街头救助力度,安排站内职工加强对车站、繁华闹市、商业区等流浪乞讨人员流动的区域进行流动救助、现场救助和重点救助,对有救助需要的流浪乞讨人员按需施救,对强讨恶要的职业乞丐进行打击,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马上将危重病人或精神病人送到相关的定点医院,由定点医院先行救治,同时由我站工作人员进行甄别。(二)进一步落实四级救助管理服务网络。进一步落实从社区到基层社区(村)四级救助网络,建立了以区救助管理机构为平台,以管理区为依托,以社区(村)为基础的城乡全覆盖救助网络,在全区5个镇办、区公布救助电话和联系方法,通过整合城乡一体化救助网络资源,使社会化救助实现全覆盖。(三)、进一步加强救助管理队伍建设。建好队伍,规范管理是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基础。进一步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救助有登记,受助有记录,救济有手段,处理有结果,查询有档案,锤炼一支文明服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救助服务水平。杨陵区救助管理站2024年12月29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