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就业服务中心

志丹县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0 10:03
单位名称 志丹县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失业人员就业前的服务,失业人员的安置、转岗管理。对劳动企业的指导管理。
住所 志丹县人力资源市场大楼
法定代表人 康铧
开办资金 4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9万元 13.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人社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社局大力支持下,我中心坚持以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服务和推进“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干部作风三年行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突出抓好“六稳”任务,紧紧围绕全县稳就业工作大局,聚焦年初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在就业援助、失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创业担保贷款等工作重点上下功夫,细化工作措施,突出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就业创业工作有序开展。现结合实际情况,对我中心半年来工作作出如下总结:一、履行职责和任务完成情况(一)明确工作思路,多管齐下,促进就业再就业1.深入宣传就业服务政策。深入全县基层各镇办、村社(社区),通过宣传单、标语、专栏、简报、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宣传就业促进新政策。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重点抓好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就业服务援助月等就业服务活动,制作发放就业政策指南、招工信息等各种宣传资料2万余份。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累计收集县内外招聘企业44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255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76人。2.加强转移就业,信息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充分发挥“秦云就业”APP等就业平台的作用,进行一对一岗位信息推送,帮助劳动力稳岗就业。3.保民生托底线。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严格按照陕西省人社发〔2020〕13号文件落实,并严格审批和管理新增加的公益性岗位及人员,今年开展公益性岗位招聘4场,新聘公益性岗位人员84人。全年共发放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406.799万元、社保补贴232.14万元。4.落实社保政策,援企稳岗实现新升级。全年失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为18050人,累计缴纳失业保险金1506.57万元,累计发放失业保险相关待遇965.18万元。4.我中心积极响应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用实际行动推动材料齐全一次受理、关联事项一次办理、更多事项网上办理,实现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线上申请就业登记35人,线上申请失业登记184人。动态失业人员跟踪服务804条。5.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创。为做好创业贷款工作,我中心开展“扫街行动”,组织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宣讲创贷政策,引导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线上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5人1956万元。6.深入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依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培训同时加大农村劳动力和创业致富带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全方位的援助服务,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截止目前共培训19期1485人。7.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160人,完成任务1050人的152.4%;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49人,完成任务330人的136.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0人,完成任务140人的114.3%;创业担保贷款1956万元,完成任务1800万元的108.06%;失业保险扩面18050人,完成任务18028人的100.12%;技能培训1485人,完成任务1400人的106.07%。(二)加强党风行风政风建设,提高干部履职能力。1.党建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按照年初与所属各科室签订的党建目标责任书,切实把党的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融为了一体,健全完善了党内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支委会议“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发展党员、党风廉政建设、民主评议党员、党内监督等十项工作制度,规范了党组织活动记录,使党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党支部书记同所属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全面压实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党员固定日等活动,坚持做到“两个维护”、“四个自信”。加强对我单位工作人员的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筑牢思想防线,把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放在首位,贯穿于就业服务工作始终。使全体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得到提高,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3.规范做好党费收缴工作。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支部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费收缴和管理工作,做到收缴及时,帐目清楚。4.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学习培训。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等活动,通过理论武装提素质,学习培训提能力。二是严格党员发展。按照把好第一关口、注重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培养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三是规范党员服务。通过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党员服务逐步规范化。5.扎实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工作及组织单位全体人员举行业务知识竞赛等。我中心将紧紧围绕解决“庸、懒、散、慢、虚、粗、拖”等七种作风顽疾,树立“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这一目标重点,集中整治当前就业服务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的突出问题,重塑干部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担当实干的优良作风,努力形成精神更加振奋、作风更加清新,工作更加务实的干部良好形象。二、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各个行业萎缩,投资缩水,经济下行压力大,群众创业意愿淡漠,就业岗位骤减,导致服务工作难度增大。二是受县支农贷款财政全额贴息、无需财政供养人员担保等优惠条件影响,创业贷款发放带来极大冲击,导致贷款发放率低、覆盖面窄。三是我中心长期空缺一名副主任岗位,领导力量不足。尽管如此,我中心依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迎难而上,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进一步推动我县就业创业工作,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提升免费招聘匹配服务供给量。加大招聘信息归集力度,通过深入企业、现场经办、电话服务、网络登记等渠道全方位采集岗位信息,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信息发布者的审查责任,保障信息真实有效。完善岗位信息免费发布机制,充分发挥“秦云就业”小程序、陕西公共招聘网、陕西人才公共招聘微信公众号等平合作用,扩大公共招聘网岗位信息覆盖范围,加大信息投放力度,降低劳动者岗位搜寻成本,为劳动者提供优质时效用工信息,提高劳动者获取岗位信息的便捷性。依托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系统,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依据服务对象需求,匹配推送岗位信息。开展线上线下免费招聘对接活动,搭建辖区内企业用工调剂平台,组织省内外劳务协作,定向输送一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更好满足市场主体用工需求。二是提升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强化就业导向,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帮助劳动者掌握新技术、新装备等实操技能。强化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持续实施专项培训计划,落实梯级培训补贴政策,推进培训就业“二合一”。精准开展“莱单”式培训和定岗定向培训,实现培训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衔接。推进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三是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主动性。完善重点群体主动服务机制,对重点群体,主动联系,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孵化、政策落实等服务。开展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就业援助,强化动态管理,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四是做强劳动力输出工作。首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组织劳动力转移中的先进典型、致富带头人参与宣传引导,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更好地促进转移就业工作;最后是加快劳务品牌建设。积极打造我县劳务品牌,注重对劳务品牌的宣传推广,开拓省内外市场。总之,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多想办法,破解难题,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为全县广大劳动力就业创业营造一个健康、规范、和谐的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