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事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拟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的购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务性工作。指导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 |
住所 |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银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王景洁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81万元 | 1.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统筹推进资产盘活利用,资产使用效益有效提高一是建立资产盘活机制。按照中省有关工作要求,制定印发《渭南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实施方案》,按时上报省厅我市2024年资产盘活工作,,截至目前已盘活房屋6954.59万元(原值),面积7134762.61平方米,盘活收入616.42万元;土地325.12万元(原值),面积214828.95平方米,盘活收入359.53万元;车辆12辆,盘活收入31.39万元;办公设备家具101.1万元,784台,盘活收入0.11万元;大型仪器1696.74万元(原值),数量795台,资产盘活工作稳步推进。二是摸清市级房地产底数。与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联合制定印发《渭南市市级房地产清查的通知》,对市本级房地产开展全面清查摸底,本次房地产清查涵盖市本级单位282个,房屋1271处,土地623宗,基本掌握了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地产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闲置房地产盘活台账,结合清查工作对闲置房地产分类提出盘活意见,于12月12日市政府专题会上对市本级23个单位闲置房地产,包括39处房屋,24宗土地进行审议,形成会议纪要。三是按照市政府要求,顺利移交武警渭南支队原营区房地产资产,将武警支队移交给市国有资产中心的民主路南段和东风大街西段2处房屋和2宗土地等资产无偿划转给市城投集团公司管理使用,有力支持了国有企业发展。四是对接沟通渭南市水务局,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对“渭河综合治理河堤工程及水利配套设施工程建设项目”4亩建设用地处置工作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会议确定将该处4亩国有建设用地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收回,进行招拍挂处置,积极推动了临渭区项目建设。2.落实落细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报告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组织实施全市2023年度资产报告培训工作。(1)印发《关于编报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举办全市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年报培训班,特邀市审计局审计师、国资监管审计科科长蔺翠宁重点解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专项审计常见问题,;(2)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送《渭南市财政局关于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相关数据的函》,摸清行业主管部门涉及的公共基础设施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纳入编报的公路2.14万公里,水库102座,城市道路2922.41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107061套;文物及陈列品7.55万件,新增入账18.01亿元。进一步解决财政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数据差异问题;(3)严格年报会审。制作填报步骤操作小视频,指导督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对1000余项指标认真填报,加大会审力度,不断提升数据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报告质量,顺利通过财政部会审。二是完成全市国有资产向人大综合报告工作,亮出我市国有资产的“家底”。10月29日,市财政局代表市政府会同市国资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审计局书面向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综合报告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顺利通过审议,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本“明白账”。三是扎实推进资产月报制度。坚持每月通知督促单位提前填报资产月报,认真审核、汇总全市月报数据,加强每月数据衔接和对比,及时掌握国有资产变动情况和有效监控数据异常变动,夯实年度报告数据基础,全市月报完成情况持续全省靠前。四是完成“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平台”报告上传。督促各县(市、区)财政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国有资产信息管理平台报告上传工作,并及时将完成情况上报省财政厅。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全面摸清了低效运转、超标闲置、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情况,下一步将通过调剂利用、无偿划转、协议转让、公开出租、置换、改造自用和拆除的方式开展盘活工作,提高资产使用效益。2.通过开展资产报告培训工作,各县(市、区)资产中心负责人和市级各部门、单位相关人员600余人参加了培训,以审计问题整改促数据质量提高,确保财政云新系统资产年报工作顺利开展。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管理制度仍需健全完善。资产管理新政策每年出台较多、涉及面广,以前年度印发的制度办法已经不适用资产管理新需求,新的制度尚未出台,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整改措施:在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及局内单位、科室意见基础上,不断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完善涵盖资产管理全流程的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做好2024年度全市国有资产各类报告工作,不断提高数据质量,进一步推进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二)修订完善现有制度体系。根据资产管理需求,制定市级公物仓制度,为推进公物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三)做好单位2025年资产配置计划审批工作。严格按照过紧日子要求,规范资产购置,提高资产使用效能。(四)持续推进资产盘活工作。加强资产调剂、盘活力度,按照资产共享共用的原则,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公物仓平台建设,建立资产共用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大盘活力度,推进资产集约高效使用。(五)不断提升资产基础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一体化深度融合,提升资产管理信息质量。强化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推动资产管理不断规范化、精细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