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渭南市委马列主义讲师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干部理论学习提供服务。干部理论培训、岗位培训;理论宣讲。 | |
住所 | 渭南市朝阳大街市委大院1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丰 |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29万元 | 10.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以学促行强思想,规范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定《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指导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研讨。一是关键少数作表率,学习质效明显提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集体学习14次,研讨交流40余人次。各级党委中心组严格落实《规则》和《意见》,市县两级开展中心组学习230场次,理论学习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广泛覆盖促提升,旁听力度持续提高。深入一线开展旁听指导,对4个县(市、区)委、4个市直部门党委(党组)和13个县直单位集体学习旁听指导。指导市直机关工委对30个市直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旁听,2024年提前实现对届内市直部门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旁听全覆盖。以讲润心铸根基,着力打造渭南理论宣讲特色品牌。构建理论宣讲新格局、打造理论宣讲新模式、贯通理论宣讲新渠道,全年开展各类宣讲5200余场次,受众67万余人。一是融入青年力量,打造青年宣讲品牌。按照“体制内+体制外”“党内+党外”结构,选拔出一批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人,创新打造“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组织宣讲员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宣讲理论。自2024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开展宣讲120余场次。开设运营“东秦新青年”视频号,发布宣讲微视频40个,传播量超20万。二是强化交流学习,管理保障全面有力。邀请知名宣讲品牌导师培训指导,并与浙江衢州市开展青年理论宣讲交流活动。建成“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孵化基地,打造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阵地,组织宣讲员学习理论、熟悉政策、提升技能。设计“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团徽、制作团旗、创作团歌、提出口号,配发团服、团包,增强团队成员认同感、归属感。三是运用多种载体,特色宣讲亮点纷呈。理论+文艺让宣讲“有滋味”。蒲城县通过“文艺汇演+展板宣传+图书阅览+有奖问答”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宣讲。本地特色让宣讲“接地气”。用“百姓话”向群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临渭区“小喇叭”常态化走进公园广场、田间地头宣讲。网络传播让宣讲“广覆盖”。运用渭南新闻网、华山网、“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渭南·微讲习”线上云课堂等多个平台,制作短视频、H5链接等新媒体产品,多渠道立体化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渭南city不city》等3个理论宣讲微视频在省委讲师团微信公众号刊发。以质为本拓平台,推动“学习强国”平台提质增效。始终严把政治关、质量关,不断提升“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质量效能。2024年,审核稿件两万七千余篇,签发两万一千一百余篇,开设专题33个,开展线下宣传活动10余场。截至12月底,5437篇稿件被省平台刊发,915篇稿件被总平台刊发,中省发稿量均位列全省地市平台第一。开设“地标美食”“农耕印象”“渭南传统村落”等33个具有渭南特色专栏,其中“地标美食”发布作品69篇,总浏览量突破千万,单条浏览量均在10万+。以书会友传经典,深化“渭南·书享荟”读书分享品牌建设。持续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围绕“书香人文,阅读启新篇”“书韵悠长润泽心灵”“共读红色经典凝聚奋进力量”等10个主题,广泛开展读书分享会,全年开展市级线下读书活动12场,110余位书友互动分享,带动各级开展各类分享活动370余场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打造渭南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为激发我市青年学习内生动力,运用青年话语阐释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学习浙江龙游8090宣讲团先进经验基础上,推进我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2.“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各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2024年,“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总浏览量达到2.03亿。全年共发稿21192篇,被总平台采用915篇,省平台采用5437篇,中省发稿总量位居全市地市平台双第一,征文获奖作品累计第一。三、存在问题1.存在问题2024年,在大力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创新不够、形式不够灵活;“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活动策划还需进一步加强。2.解决措施一是定期通报各县(市、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交流学习成效,宣传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二是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平台建设,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紧扣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开展线下宣传推广活动,不断丰富线下空间呈现方式。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将从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我们将进一步扎实工作,不断开拓创新,高质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宣讲等工作。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进、高要求落实,持续提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二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上下贯通、市县联动、全域覆盖的宣讲格局,把渭南市“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打造成为具有渭南辨识度的青年宣讲品牌IP。三是结合中省重点选题方向和渭南地域特色,策划开展各类“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专题活动。四是持续常态化开展“渭南·书享荟”群众性分享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