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及医疗救助的等相关服务工作。 | |
住所 | 富平县政务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井小莉 | |
开办资金 | 4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平县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万元 | 7.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平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 从业人数 4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单位的业务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一、完成的主要工作。(一)扎实做好医疗保险经办工作。一是各项医保费用征缴情况:截止2024年12月,职工参保单位660家48020人,共计征收基金1.92亿元;10月启动2024年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工作以来,及时协调召开2024年居民医保征缴动员会,截至2025年2月19日,城乡居民参保546639人,个人缴费400元,征缴基金2.19亿元;财政补助每人670元,补助基金3.66亿元,共计征缴基金5.85亿元。二是做好门诊慢特病和门诊“两病”保障工作:根据《富平县门诊慢特病实施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门诊慢特病鉴定及续签工作》管理办法,整合申办流程,实现即时受理、次月享受待遇,特殊药品当日申请,当日享受,让特殊药品使用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医保待遇。同时开通短信与电话通知双通道,及时告知鉴定结果,大幅提升群众办事效率,截止2024年12月底,享受门诊慢特病鉴定5331人,享受待遇共27592人、特殊药品享受待遇共1294人;职工门诊慢特病结算34948人次,基金支付1295.25万元;居民门诊慢特病结算67605人次,基金支付2559.73万元;职工特殊药结算1593人次,基金支付489.04万元;居民特殊药品结算6426人次,基金支付1428.06万元;职工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997人次,基金支付195.79万元;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9708人次,基金支付627.5万元。三是医疗救助稳步推进:为切实做好困难人群的参保工作,充分发挥医疗救助工作的救助职能,积极联系民政部门对五保、孤儿、低保等困难群体的信息进行多次比对筛选,使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不漏一人,全年共计救助21856人次,救助金额650.24万元。(二)进一步加强业务审核力度。根据《富平县医疗保障局关于明确对定点医药机构业务经办及审核流程的通知》要求,各业务经办股室运用智能监管审核系统对医疗机构上传的结算数据进行全量审核的同时,对医疗费用、住院人次增长过快或居高不下的医疗机构采取专家评审+经办人员审核的形式进行审核,并对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经集中研判后向医疗机构下达专家评审反馈意见书,并要求限期进行整改。(三)加快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积极组织两定机构及业务经办人员参加DIP支付方式改革线上+线下培训16次,参与市局组织的DIP付费除外医疗类别中康复病例的评定标准、中医优势病种的确定条件及DIP2.0版病种目录的论证工作。在经办业务的同时关注DIP付费医疗机构的拨付情况,为支持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鼓励医疗机构收治疑难重症患者,及时组织专家对各医疗机构1-9月申报的特病单议病历评审6次,通过率达到91%。(四)全面提升医保经办大厅服务质量。一是推行“综合一窗受理”:整合窗口工作职能,打造“全科窗口”,实现28项医保政务服务办理事项“一窗通办”。按照“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办不成告知”四项制度,严格执行渭南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流程要求,将服务承诺与规范管理、政务公开、群众评价相结合,大大减少了群众排队等待时间,提升了群众的办事体验感。2024年共接听群众各类咨询电话25000余人次,接收各类报销资料5896份,接待办理各类业务群众14000余人次。二是优化医保便民服务。积极开展帮代办、提前办、延时办、邮寄办、电话办等暖心服务,主动添加群众微信,多渠道的为不方便的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提供更多“不跑腿、不见面”的自动服务、主动服务。全年窗口帮办、电话代办共1000余人次。三是三级经办工作稳步推进。为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办事场所,打通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利用微信工作群,指派专人指导镇、村级经办窗口办理参保登记、修改信息等医保基础业务,全年共指导办理业务6000余次。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当前我医保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提高了医保工作的信誉度和口碑,赢得了社会、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三、存在问题。一是医疗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医疗保障政策和各项程序、制度、工作流程还需不断完善。二是前期虽然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但政策调整较快,医保政策宣传工作仍不够深入,部分群众对新的医疗保障政策知晓率偏低。四、改进措施。一是严格执行各项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制度。扎实落实“三重保障”制度,根据市医保部门安排开展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报销流程,解决群众在医保报销中的堵点、痛点问题,严格执行各项医疗保障政策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医保政策运行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促进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二是持续做好医保政策宣传工作。拓展政策宣传深度和广度,建立健全医保长效宣传机制,确保医保政策宣传进入定点机构、深入基层群众,提升镇村干部对政策的精准把握度,推深做实医保政策落地,取得显著实效。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完善内部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医保经办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业务办理流程》、《业务审核制度》、《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医保经办风险管控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严格实施授权管理,按照规定分配权限,明确业务专人负责;对经办业务操作规程和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进一步细化,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变动风险,及时掌握政策变动,确保医保经办工作平稳运行。二是全面推动医保基金征缴工作。加大对各参保单位的动员宣传,对符合和有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扩大医保覆盖面,做好参保单位的缴费基数核定工作,确保及时足额缴费。在县医保局的统一安排下积极协调税务、民政及各镇(街道),创新工作思路,发挥部门联动,强化宣传力度,确保城乡居民征缴工作任务按时完成。三是扎实开展宣传加强业务培训。按照“千万工程”活动工作方案,采取镇村、联动充分依托各镇办医保服务站、发挥卫生院及各定点医疗机构直面群众的优势,通过发放宣传单、进村入户等形式对参保登记缴费、基本医保、转诊备案、异地报销和大病保险等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进行宣传;依托“富平医保”微信公众号和融媒体机构及时发布各项医保政策、经办流程,做好医保宣传工作;持续做好两定机构业务人员的跟岗培训,加强两定机构业务人员的集中培训,全年共开展培训不低于2次。四是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做好组织推动机制,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人员安排、具体责任和时限要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及时提炼总结工作经验;邀请专家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病种目录分组全流程、DIP付费常见违规费用核查和DIP付费管理子系统应用等方面对相关经办业务负责人、费用审核人员和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推动DIP付费经办工作落实落地(全年培训不少于两次);做好学习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引导作用,组织参与改革的人员赴DIP工作先进地区交流学习管理经验,最大程度避免教训、少走弯路,推动医保经办事业向前向好发展。五是不断加强业务审核结算。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县定点医药机构的业务经办管理,各业务股室按照职责分工每月定期对智能审核系统抓取的疑点数据进行审核,同时每月15日对医药费用、就诊人次增长过快或居高不下的医疗机构或抽取部分医疗机构病例进行专家评审,全年医疗机构的业务审核率达到全覆盖,同时做好对业务审核意见的反馈及处理工作;加强各定点零售药店的业务审核工作,对门诊共计、药店刷卡、慢特病结算数据每月进行比对,对刷卡人数和基金使用增长大的药店进行重点审核,实地查看处方、结算资料等方式进行核对,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六是持续做好慢特病、谈判药、医疗救助工作。持续优化慢病、谈判药鉴定服务举措,对于恶性肿瘤等重病患者,由鉴定医院协助病人提供相关办理资料,缩短鉴定周期,使参保群众及时享受医保待遇;做好慢特病、谈判药结算工作,严格按照政务服务要求时限,优化业务经办流程,及时结算到位;深入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和运行监测,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做好身份认定,建立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确保应享尽享。七是进一步提升医保窗口服务水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窗口服务中推行网办业务,积极推行“服务有温度、服务暖人心”活动,继续推行“帮办代办”、“提前上岗、延时服务”,继续开展“周末不打烊”工作,为群众提供了畅通无阻的办事环境,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加强业务学习,定期组织业务人员政策学习,同时每周对来电来访群众办理业务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梳理并及时解决。加强“三级经办”操作服务技能,对镇、村医保服务站(所)进行集中培训,加强协作配合,共同为医保服务工作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度无奖惩情况;2.2024年度无涉及诉讼事项;3.2024年度无投诉事项。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