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子长市文物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市文物信息服务工作。对除瓦窑堡革命旧址群和钟山石窑外的文物安全保护、挖掘、开发利用、信息统计、可移动文物和民俗文物的普查征集,制定田野文物保护方案,实施保护控制地带内的建设工程。 | |
住所 | 陕西省子长市中山康坪路24号103办公室 | |
法定代表人 | 魏丙瑞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子长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万元 | 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我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文旅局的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文物安全工作。1.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关于落实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市、镇、村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将744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与78位文保员签订文物安全消防责任书,确保田野文物保护责任到人。2.加大巡查力度:在市文旅局指导下,联合公安局、文化执法大队等部门组成联合巡查组,定期开展文物安全巡查。重点巡查革命旧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与文物风貌不协调的行为,全年共发现4处问题,现场整改1处,限期整改3处,并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3.开展消防演练:联合玉家湾镇、公安局治安大队、消防救援大队、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及部分群众文物保护员,开展春季文物消防安全演练活动。通过模拟火情、紧急处理、抢运文物等环节,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和文保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二)保护修缮工作。1.完成本体维修:完成稍焉陕北特委旧址本体维修工程,确保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和历史风貌。2.推进周边绿化:任家山毛泽东旧居、灯盏湾谢子长旧居、陕甘陕北特委联席会议旧址3处旧址周边环境绿化工作顺利完成,改善了文物周边环境景观。3.通过方案评审:凉水湾毛泽东旧居、灯盏湾谢子长旧居、魏家岔中央印刷厂旧址等8处文保单位维修保护项目通过方案评审,为后续维修工作奠定基础。4.整治环境卫生:对6处毛主席旧居进行环境卫生和保存现状专项整治,解决门窗破旧、院内环境差等问题,提升文物整体形象。5.启动专项工作:启动财政部维修保护工作,目前已进入预算和征收阶段;同时,编制粮食部和内务部抢救维修保护方案,为文物保护提供科学指导。(三)活化利用工作。1.编制规划方案:完成《子长市革命文物保护规划利用总体规划》《瓦窑堡老城保护与复兴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瓦窑堡革命旧址周边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为革命文物的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打造革命旧址:精心打造玉家湾革命旧址,4处革命旧址陈列布展立项通过,布展方案已上报省局,旨在通过丰富的展陈形式展现革命历史。3.推进申报工作:启动谢子长故居及墓地和瓦窑堡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及部委机关旧址打包申报国保工作;编制十里铺兵工厂旧址财政部旧址陈列布展方案;提升吴岱峰故居展室展厅,增强文物展示效果。4.开展革命教育:在谢子长故居、羊马河战役遗址、任家山毛泽东旧居等革命旧址积极开展历史革命教育活动,节假日等重要节日共接待各界人士2万余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四)文物普查工作。1.高效完成复核: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在一个月内高效完成741处已知文物的复核工作,新发现38处珍贵文物点,并建立详细档案,为文物保护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持。2.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多元化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与成果,累计报道26余次,覆盖起点新闻、抖音、子长融媒等多个平台。特别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全力搞好文物普查”宣传活动及音乐快板《文物普查赞》的创作,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文物普查的认知和参与热情。其中,金山寺龙山文化早期石城遗址的发现获得“中国新闻网”“华商网”“陕视新闻”等众多权威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五)宣传引导工作。1.创新宣传手段:通过子长市融媒体报道10余次,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内容50余次,编制简报10余期,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文物保护工作,扩大文物保护影响力。2.开展节日宣传:充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6.11中国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500余册,宣传页1000余张,设置展板10块,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3.推进进校园活动:举办革命文物进校园宣传活动5次,覆盖师生5000余人,通过讲述革命故事,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根植青少年心中。4.联合学校开展学习:与秀延初级中学联合开展“强思重践追史铸魂”主题校园师生实地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了解谢子长将军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文化。(六)其他工作。1.积极参与创文:响应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安排,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安排志愿服务站岗40余次;在机关院落整治中,整改飞线510米,破旧污损墙面11处,宣传牌匾4块,文明标识12个,改善单位内外环境。2.落实责任区工作:响应文旅局安排,做好责任区工作,清理路面积雪2次,春节期间劝阻燃放烟花爆竹5次,打扫责任区卫生10余次;认真开展防汛排查,确保责任区群众安全。二、取得的社会成效(一)文物安全根基稳固通过制度建设、巡查检查和消防演练等措施,全年未发生重大文物安全事故,文物安全环境得到有效维护,为文物保护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文物保护成果斐然争取上级资金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使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历史风貌得以延续,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到有效保存。(三)活化利用成效显著完成相关规划编制和革命旧址打造,开展历史革命教育活动,促进红色文化传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了子长市的文化影响力。(四)文物普查收获颇丰完成文物复核和新发现文物点建档工作,为文物保护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广泛宣传,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知和关注,激发社会参与热情。(五)宣传引导深入人心创新宣传手段,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特别是革命文物进校园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中传承,凝聚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共识。三、存在的问题(一)宣传引导氛围不足宣传覆盖面、影响力和深度有待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支持度需进一步加强,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尚未全面形成。(二)巡查工作不全面我市不可移动文物众多且分布分散,巡查周期长,导致部分偏远地区文物点巡查不及时、不全面,存在安全隐患。(三)文物保护资金短缺文物数量多、分布广,损毁严重且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有限资金难以满足全面保护需求,许多不可移动文物无法及时修缮维护。(四)讲解员队伍薄弱目前仅有1名讲解员,难以满足11处讲解点位的工作需求,讲解工作难以有序开展。(五)文物保护队伍薄弱中心仅有6名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文物人员,工作力量不足;78名文保员多为当地村民,文化程度低、补贴少,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镇、村两级对文物保护工作主动性不够,部分文物缺乏日常维护和管理。四、整改措施(一)强化宣传引导拓宽宣传渠道,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制作有吸引力的宣传内容;开展文物保护知识进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活动;建立志愿者队伍,增强公众参与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优化巡查工作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制定详细计划,合理安排巡查周期;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提高巡查效率;加强与基层组织合作,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问题。(三)加大资金投入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并专款专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优先保障重点文物和濒危文物保护。(四)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充实讲解员队伍;定期组织培训,邀请专家进行专业知识和讲解技巧培训;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提高讲解员工作积极性。(五)充实文物保护队伍加强现有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文保员待遇,吸引高素质人员参与;加强对文保员培训管理,明确职责;加强与镇、村两级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加强监督考核,提高工作主动性。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深化价值探索深入挖掘文物价值,讲好文物故事;理顺文物产权,解决产权与保护利用矛盾;抓住瓦窑堡会议召开80周年等重要历史时刻,挖掘讲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二)加强维修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资金争取力度;完成财政部旧址等维修工作;启动瓦窑堡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等九处旧址联合申报国保工作,并编制相关规划。(三)加强安全巡查加大文物安全隐患检查力度,做好季度巡查工作,扩大巡查覆盖面至一般文物点,确保文物安全。(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节假日开展文物法规、知识和工作成就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群众文保意识和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五)提升讲解水平依据相关管理办法实施招聘讲解员工作,计划招聘6名讲解员,充实讲解队伍。(六)完善“三防”措施安装6处革命旧址的监控设施,提升文物安全防护水平。(七)完成“四普”工作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复查、新发现文物调查及认定、收录工作,建立资源目录并公布。(八)完成上级任务认真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和各项任务,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