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横山分局波罗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依法履行土地和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职能、做好辖区内乡村土寺利用规划、宅基地登记及纠纷调处、地政调查和国土资源管理。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波罗镇本街 | |
法定代表人 | 高斗 | |
开办资金 | 9.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国土资源局横山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26万元 | 25.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横山分局波罗所.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横山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积极开展活动,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开展工作1.耕地保护工作工作:积极开展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施基本农田划区定界,明确基本农田范围和保护责任。辖区内共涉及卫片耕地图斑163个,全部核查到位并完成及时反馈整改。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在5月份前全部出土见苗,我所省级通过率为100%;辖区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复耕整改图斑40个,面积50.7亩,省级通过率为100%。2.建设用地管理工作:我所积极配合辖区镇政府开展选址踏勘工作,负责农村居民住宅用地以及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审核报批后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对用地申请进行审核,实地查看用地位置、面积和用途是否符合要求。2024年来我所累计农村宅基地选址200余宗,现农转用99宗(波罗镇75宗、雷龙湾镇18宗、白界镇6宗),设施农用地地类认定300余宗。3.卫片系统填报工作:完成省级卫片445个图斑的外业调查、举证及内业填报;填报18--23年度存量违法图斑336个,地块面积1669.69亩,其中处置耕地面积33.11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5.36亩)。完成2024年度国家下发卫片736个图斑,内业填报全部完成。4.项目用地保障工作:规范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保障了项目用地建设以及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合理用地需求,促进了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2024年,具体完成了陕17储气库项目雷龙湾镇至横山镇83座塔及道路占地协议签订及附着物的清点工作全部完成;王圪堵水库至靖边26.4公里供水管线临时用地协议签订及附着物的清点工作全部完成;完成榆能二期土地统征工作;配合分局完成了榆横园区土地统征及安置社区附着物清点工作。5.配合执法监察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对本行政区的国土资源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和报告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按照巡查制度,划分巡查区域,明确巡查重点,采用日常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对于违法行为,均及时进行了制止整改,并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公墓领域违法案件的调查核实、取证和处理工作。6.信访与政务公开:受理本区域内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落实首办责任制事项,调查处理国土资源信访事项。今年积极化解土地矛盾纠纷3处,处置土地信访案件4件,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土地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社会效益1.耕地保护成效显著: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耕地面积保持稳定,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稳定的耕地面积保障了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2.政务公开促进和谐: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二)经济效益1.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建设用地保障发展:规范的建设用地管理,保障了农村居民住宅建设以及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合理用地需求,促进了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三、目前存在的问题1.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土地管理工作的日益复杂和专业化,现有的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对新政策、新技术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土地规划编制和矿产资源管理方面,对一些先进的规划理念和勘查技术应用不够熟练。2.执法监察难度较大: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强等特点,我所人员有限,配合巡查力量不足,难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3.信息化建设滞后:在土地资源调查、登记、规划等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管理和共享存在困难,影响了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例如在土地信息更新和卫片填报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无法及时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四、整改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学习新政策、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提升自身竞争力。2.配合强化执法监察:充实执法监察队伍,增加执法人员数量,配备必要的执法设备,提高巡查能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合力。配合上级部门,完善执法手段,运用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监测等,提高执法监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资源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对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性。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土地规划、审批、监管等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持续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管理,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和数量。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2.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根据乡镇发展需求和上级规划要求,对现有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布局各类用地,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3.提升土地管理服务水平:简化土地登记、审批等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加强对农村居民住宅用地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服务指导,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