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沋河景区管理处

渭南市沋河景区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5-03-20 09:07
单位名称 渭南市沋河景区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景区、公园的正常运转提供服务保障。做好沋河公园的橡胶坝水面管理、沋河湿地公园、金水公园以及人民公园(地上部分)等3个公园和现有广电中心广场等8个街头绿地口袋公园的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住所 渭南市城区民生路南段沋河公园内
法定代表人 张文君
开办资金 67.4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渭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08.93万元 5128.89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沋河景区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在市执法局的正确领导和具体安排部署下,沋河景区管理处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性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2024年我们按照本单位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规范开展活动,保证了沋河景区范围内的硬件设施完整、水、电顺畅,人员稳定到位,安全卫生情况良好,提升景区品质,将“窗口单位”创优工作落到实处。(一)完成绿化苗木补植,确保景区环境品质。为高标准做好景区环境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景区景观品质和绿化水平,我单位从3月中旬开始,10月底完成重点开展了补植补栽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各公园的补植补栽任务。共完成乔木补栽65余株,灌木245株,草坪补植约3万平方米。其中,沋河公园补栽乔木15株,灌木55株,草坪补植1.9万平方米;沋河湿地公园补栽乔木33棵,灌木140株,草坪补植约3000平方米;金水公园补栽乔木8株,灌木50株,草坪补植约8000平方米,消除了沋河公园、金水公园、湿地公园的黄土裸露现象,有效提升了景区的绿化水平。(二)完成基础设施维修维护,提升公园服务功能。景区不定期对游园道路、墙面贴砖脱落破损区域进行了翻新和修复;对景区内的木栈道、照明设施、健身器材、栏杆、警示牌、座椅、厕所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并按照计划进行了修理和更新,确保了各个公园公共设施的完好率。截至目前,景区内增设并更换垃圾箱约96个、更新更换宣传标语200幅、亮化设施维修约6次,完成橡胶坝补水3次(约130万方);常态化开展水面水草打捞730次。同时,定期对橡胶坝、户外作业设备、供电设备设施、防火设备设施等进行了全方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力保障了公园秩序安全稳定,有效地将“窗口单位”创优工作落到实处,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休闲环境。(三)做好“五一”“国庆”节假日盆花摆放工作。为给广大市民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景区分别在“五一”和“国庆”两个重大节日,在沋河公园和金水公园摆放盆花共计约35余万盆。通过用鲜花装扮节日的方式,更好地丰富了景区景观层次及视野,受到广大市民一致好评。(四)日常管理常抓不懈,为广大市民提供舒适游园环境。一是绿植修剪。对公园景区绿篱、造型植物等进行定期的全面精细化、高标准修剪,保持植物造型线条平整美观,景观轮廓有形。二是清除杂草。上足人力,配齐机械,集中力量全面彻底拔除绿地内杂草,并做到随有随清。三是病虫害防治。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每天早上8:30以前和下午6点以后对各公园的植物和草坪进行喷药防治,严格遵守作业时间规定,确保市直管绿地不发生大面积病虫危害。(五)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景区安全运行。一是制订防汛预案。一是制订防汛预案。今年汛期雨量集中,防汛任务紧,要求高,在共同努力下,全体职工严守工作岗位,及时与上下游沟通协调,调控橡胶坝高程,确保无一次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了沋河公园安全最大可能的正常开放。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应急处置等制度。加强对景区园内公共设施、管养作业设备、水面处理设备、河道水域等安全隐患的的安全维护和定期检查。以及制定安全生产、大气污染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切实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大气污染工作,保障了游客的游园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服务体系优化与游客满意度提升。设立多个便民服务点,并配备了专职文明引导员,全年提供咨询、应急服务,游客诉求响应效率提升90%。同步安排景区文明志愿者,开展了文明志愿者主题教育活动,实现服务标准化。办公电话公示后,投诉处理满意率达98%。(二)文化赋能与安全文明双促进。构建“文化+安全”宣教体系,开展文明健康、消防演练等活动,全年安全事故零发生。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举办文艺汇演、社区联建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教育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参与其中,成为了区域文化惠民标杆。(三)生态保护与景观品质双提升。完成了约4万生态修复工程,开展了亮化工程并完善各个公园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惠及游客及居民超8万余人,同时,推出“五一”“国庆”节假日盆花摆放工作,提升了景区绿化环境品质,游客居民对景区调查满意度达95%。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景区橡胶坝、水电设备等硬件设施自然老化,景区内地面、警示牌、宣传标语、垃圾桶、灯具等设施被人为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管理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不足,特别是安全和卫生管理的覆盖不全面。(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单位职工设施管理水平,定期对景区内的木栈道、照明设施、栏杆、警示牌、座椅、厕所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按照计划与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维修、更换公园广场破损、老化的公共设施,保障各项公共设施功能完备,各类设施完好,确保设施完好率。二是继续强化精细化管理,加大日常检查和维护力度。抓好景区环境保洁工作。严格按照要求监督各物业公司对景区环境卫生的彻底清理,实现卫生一日两扫、全天保洁。包括对广场、园路的彻底冲冼;对绿地内杂物的全面清除;对水面死角漂浮物的打捞;树木、绿篱及乔灌木修剪、浇灌;所有路灯、庭院灯、警示牌的检查和刷洗等更好地为市民、游客提供舒适整洁安全的游园环境。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坚持和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加强日常检查考核,增强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系统性。二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工作落实。三是继续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景区公园的绿化、管养、安全、防汛,积极开展巩国卫、创环保、节水城市等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