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农业农村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专项执法行动;行使涉农方面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和行政强制职责;负责全县农业领域的农资和农产品安全投诉处理。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北街28号 | |
法定代表人 | 白玉成 | |
开办资金 | 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万元 | 4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大队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工作情况一是加强培训,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召开了全县2024年度农资经营主体从业人员培训会。会上传达了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精神,通报了2023年度全县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开展情况和铜川市2023年度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对2024年度执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上与全县所有经销企业签订了农资市场经营监管承诺书,并邀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向农资经营从业人员培训了农药、肥料、种子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技术单位对“农资管家”和“农业执法通”信息系统进行了操作实训。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工作频次,做好农资市场执法监管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土地违建专项整治,全力查办案件。四是集中开展“民法典进乡村”法治宣传活动。印制了《宪法》《民法典》《农业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禁限用农药名录》《农业面源污染倡议书》1860份,集中开展了“民法典进乡村”法治宣传活动。利用集中宣传日、乡镇集会等深入到各乡镇,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宣讲、问答解疑等方式,向村民详细宣传《民法典》关于“三农”的有关内容及如何保障人们的生活等知识,引导村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切实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群众遵法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五是积极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在全县各农资经营单位召开了农资经营从业人员培训会、农药经营培训会上表彰奖励了2023年度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先进企业,增强了农资经营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思想意识和综合服务能力。六是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任务。大队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落实人员更新安全生产领域监管信息,积极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执法检查,组织执法人员对农资经营门店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二、取得主要经济效益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2024年“利剑护农保春耕”春季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和《2024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等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资市场特点,抓实经营、使用“两个”环节,以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大队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障执法专项行动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秩序地顺利开展。截止目前,累计开展执法检查74次;出动执法人员332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场所352家次,共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1份,立案办结种子未审先推案件1件,查办农村宅基地案件9起;检查农机维修门店21个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执法检查16次;现场纠正不规范驾驶行为4起;排查农资经营门店110个次;现场纠正经营安全隐患9起;检查农机维修门店21个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执法检查16次;现场纠正不规范驾驶行为4起;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常态化对境内各农资经营单位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设备使用情况、回收处置管理和回收台账记录情况进行督查,并按时统计上报各经营单位回收数量,全年累计清运农药等包装废弃物8000公斤。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供应秩序情况良好,农资产品供应充足,满足了我县农业生产需求,确保了群众用上安全放心的农资产品,为我县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保障。三、存在问题一是执法人员中专业人员短缺,参加执法业务培训机会较少;个别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在执法工作中有畏难情绪。二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宽,执法力量分散,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三是部分农资经营户的法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还不够强,农民群众科学选购农资知识和依法维权意识还不强。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建立风险防控和容错纠错机制。多方争取培训机会,提升执法人员专业水平。二是积极推进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人员对执法通的利用,督促农资经营户利用好农资管家平台,就一步实现数字化监管。三是深化普法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农民法治意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树立执法为民形象。四是健全保障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完善执法装备配置。五、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继续扎实开展春、夏、秋冬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不断规范经营行为。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区域,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及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严厉查处制售假劣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继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不断提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强农资经营人员培训指导,推进农资经营人员和执法人员全面规范使用《农资管家》和《农业执法通》软件系统,督促经营者依法履行农资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三是扎实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大练兵、大比武、案卷评查工作。把执法练兵活动融入日常执法工作,通过政治练兵、专业练兵、实战练兵、军训练兵、竞技练兵等全方位演练,增加执法队伍的凝合力和战斗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