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实验学校

咸阳市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20 08:50
单位名称 咸阳市实验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咸阳市秦都区沈兴南路
法定代表人 何伟
开办资金 8537.0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386.2万元 11888.2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实验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25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学期,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和关怀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围绕“守常规强管理促内涵提质量”教育系统主题活动,“抓常规强管理提质增效,办特色谋发展守正融新”学校工作目标,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推进我校“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行。一、开展业务情况(一)教学驱动激活质量提升“动力源”课程管理部围绕学期目标“抓常规强管理提质增效”,深化“双减”政策,落实“三常规一规范”,不断强化教学管理,明确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1.明确目标导向,破解质量瓶颈围绕“双减”政策和“三常规一规范”落实制定教学计划和工作重点。贯彻落实“双减”,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按时上报工作总结,完成周“双减”动态、月“双减”工作案例,有效减轻学生校内课业负担。2.聚焦工作重心,补齐教学短板以“教学重落实、管理重反馈”为重心,规范教育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教案、作业。教案检查小学4次、初中4次,学科问诊2次,诊断学科教案共132份;作业检查小学5次、初中5次,根据数量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召开教育教学管理会议6次、学科专题会议2次、功能部室管理会议4次;开展“优学+”课堂4节,“名师+”课堂4节,创新课堂4节,精品课研讨3节。3.紧抓关键环节,实现乘数效应做好课堂提质增效、作业合理高效、学习扎实有效“三个深化”,规范日常检查、质量监测、推门听课、“优学+”“名师+”课堂示范引领“四项常规”。督导课堂、教学、学习三大常规工作,落实预习、上课、复习三个教学环节,节节有检查、人人有记录,天天有反馈。4.立足常规工作,探索教学改革①以教学为重心,修订制度方案。②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资源③以发展为核心,探索教学创新(二)教研赋能培育教师成长“孵化器”研训部围绕全市教育系统“三规一范”活动持续开展的总体要求,以“深化教研,高效研修”为目标,组织开展本学期教师研修工作,按计划完成了各项工作。1.立足常规,稳中求进“三课”研讨提升课堂品质。本学期继续立足课堂做教研,通过汇报课、常规课、师徒课“三课”共计153节,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常规研修活动,累计听课人数2141人次。完成了省级课题立项2个,市级立项11个,校级中期总结11个,省市级结题2个,全校170余人次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备课组读书分享活动20次。师徒研讨课、两笔字考试、“青蓝工程”考核成为夯实青年教师基本功的主要抓手。收缴师徒听课反馈单130份;通过每周作业+期末考试考核两笔字,收缴两笔字作业797份,40人参与过关考核。2.关注发展,凸显亮点教研创新促专业成长。立足小学、初中教师现状和发展需求,分别进行“青年教师论坛”“单元主题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圆满完成2024年“国培计划”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市校两级“公开课展评”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级骨干体系建设,3位老师成为陕西省“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培养对象。实施新教材“共案”设计。完善青年教师考评制度。修订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考评办法。3.多元渠道,培训提升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对20位新进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利用国培和省市级培训项目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带回来,130人次参与骨干教师培训;全体教师通过明德云学习笔记检查、读书感受征集等方式边学边教、边教边研,形成读书感悟集《墨香思语》《望月拾遗》2本,193篇。(三)综合德育打好学生发展“组合拳”学生发展部、课后服务中心依据《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和“双减”政策,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活动为载体,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落实工作计划,高效开展德育工作。1.构建德育体系,形成制度保障以“养正”理念育人“三观”,完善“养正少年”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编写《咸阳市实验学校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完善班主任、辅导员考评制度;修订《咸阳市实验学校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建立文明监督岗、年级组、学段、发展部四级巡查制度;建立“心理医生手拉手”工作机制。2.落实常规工作,促进全员育人开展“悦读悦享‘育’见美好”班主任读书沙龙;开展“以熹微灯火点燃滚烫星河”班主任育人故事分享活动;坚持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文明礼仪,道德法治及安全教育。3.社团活动,个性发展本学期共开设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科技活动类等各类社团共96个,其中含11个校储备队,参与学生2380人次。2024年,游泳队7人入围全国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女排队在咸阳市校园排球联赛中斩获冠军;体操队在第十届省级健身操大赛中获啦啦操项目特等奖、蹦床项目二等奖;足球队在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五级联赛笼式3人制足球市级决赛中获得少儿组冠军;舞蹈《白盏茶妤》参加咸阳市中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节目展演,合唱队节目《四渡赤水出奇兵》、美术组多份绘画作品均获奖。4.家校共育,成效显著家长组团进课堂。本学期共招募40多位家长走进课堂,打造实验“家长讲师团”精品课。“护学岗”守护“平安路”。创建“家长学校”,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共举行3次讲座,2场家长沙龙,1次学生团辅,一对一咨询54人,线上早课堂86期,专业课25节,54讲。5.关爱学生,立人立品关注特色劳动课。每周五开展特色劳动技能课,组织开展包饺子、中草药拼图、缝香囊等劳动实践活动。关爱特殊“六类”生。以多种形式进行“家访”,坚持摸排学生矛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心理教师及时谈心疏导,建立台账,做细做实教育转化工作。利用纪念日开展德育活动,组织“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国家宪法日”“国家公祭日”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四)服务保障共建温馨校园“生态链”校务管理部、服务部、工会依据学校发展目标,完善各项后勤服务工作,构建良性温馨校园,保障教育教学平稳安全运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1.常规工作,大象无形常规行政工作。汇编印发行政工作手册、部门工作计划;规范公文办理和管理流程;及时接听办公电话并做好记录;更新学校花名册、通讯录;统计并公示每周考勤情况;安排放假通知、值班、公车封存、安全排查;组织全校办公室环境卫生检查;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协助完成市局多项活动及会议,接待上级有关部门多项检查;完成教育统计年报、季报工作;汇总整理部门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及时更新大屏宣传内容;完成公费师范生、研究生招聘。2.服务工作,润物无声建设美丽校园。加强校园绿化美化,规划校园布局,建设风雨操场,设计校园景观,维护校园卫生,改造办公室,升级校园网,为师生提供舒适环境。定期开展校园安全排查,维修更新设备,完善安全设施,保障水汽电暖稳定供给;强化餐厅“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机制,加强食堂常态化安全检查。组织教师节、元旦教师活动,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讲座,为教职工减压放松,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二、取得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一学期来,在学校班子精心谋划、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绩优异。学校方面:本学期被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学会授予影视教育工作坊,咸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授予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实验学校的品牌拼图不断完整,教育高质量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个人方面:本学期教职工个人获荣誉31人次,完成教科研97项,发表论文34篇,参与课题18人次。1人成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1项成果为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存在问题一是目前我校师资数量仍不达标,大班额消除不彻底;二是德育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家校协同育人思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管理团队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四是安全形势不容松懈,学校发展任重道远。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下一步,学校将紧跟教育综合改革,按照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站位上再提高、责任上再强化,措施上再发力,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追求卓越、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实验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华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学校方面:本学期被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学会授予影视教育工作坊,咸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授予交通安全示范学校。个人方面:本学期教职工个人获荣誉31人次,完成教科研97项,发表论文34篇,参与课题18人次。1人成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1项成果为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