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统建项目建设中心(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

咸阳市统建项目建设中心(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0 08:47
单位名称 咸阳市统建项目建设中心(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高公共财政投资效益,加强市直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和公益性事业建设项目的统一管理;负责市民文化中心管理工作。建设财政投资的市直办公用房和公益性事业建设项目;负责文化中心的管理、运行和后勤工作。
住所 经开区尚法路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
法定代表人 马康欢
开办资金 128003.0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7846.01万元 147352.39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统建项目建设中心(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积极协调,完成统建项目调概和清欠工作按照市政府调概专题会议要求,7月26日市行政审批局按程序批复了市民文化中心、奥体中心、民兵训练基地3个项目的概算调整报告。同时,我中心积极协调市财政局,报送专项债资料,根据竣工决算结果和调整后的概算,划拨专项资金,清理工程欠款,已于7月底将所欠工程款共计2.7亿元全部支付到位,完成了清欠工作。(二)按照要求,严格办理文化中心和奥体中心确权登记按照咸阳市人民政府专项问题会议纪要(二〇二四年第九号)关于四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盘活工作的要求,我中心负责办理文化中心、奥体中心确权登记。一是完成了确权登记所需的相关资料,按程序报政府采购审批,申请测绘所需资金;二是完成了项目权籍调查测绘单位的招标和项目权籍调查测绘工作;截止目前奥体中心的不动产权证已办理完成,文化中心资料已全部上报,待审批通过后按照流程办理。(三)全力以赴,持续推进博物院(新馆)项目前期工作一是现场考察论证。根据《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我中心综合考虑博物院的功能定位、建设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安排,重新考察咸阳博物院选址,对大秦文明苑项目的总体规划、实施计划、建设进度和投资情况进行考察调研,与市文旅局和高新区充分沟通后,陪同贾珉亮副书记、李华林副市长、蒋彬凤副市长赴高新区调研项目意向选址情况,对项目建设模式进行探讨。市长冷劲松更是多次到现场实地考察调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中心委托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积极对接市行政审批局、市自然资源局,协调沟通咸阳博物院用地预审和选址、立项问题,联系市自然资源局召开项目选址论证会、节地评审会、规委会等。目前选址已确定,正在办理选址意见书。二是调研制定方案。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反复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分析,核算用地面积和建设规模,参考陕西省建设项目估算办法,完成了咸阳博物院投资估算表。结合项目实际,从选址、规划、立项、征地、设计、招标、施工等多方面反复分析工作内容,科学测算项目估算,合理安排时间节点,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咸阳博物院(新馆)项目建设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我中心根据设计单位资质、设计大师和承建经验,对国内优秀设计单位进行筛选,参照咸阳博物院(新馆)第一次方案竞赛成果筛选出十家设计单位,形成拟推选设计单位方案,并于2024年7月6日向市政府专题汇报了设计单位推选方案。按照“找大院、找大师”的原则,遴选年富力强且具有博物馆设计经验的大师,8月24日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崔愷院士就咸阳博物院(新馆)项目规划设计进行了交流座谈。多次对接中建院,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汇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规模和用地。11月在市委专题会议上,我中心汇报了博物院(新馆)项目筹备工作进展情况,设计单位汇报了两套概念性设计方案,会上确定了选址方案和初步设计,为下一步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思路。三是积极对接协调。协调市自然资源局、兴平市、高新管委会,取得项目用地预审及选址意见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勘测定界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等。11月22日第5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由我中心作为博物院(新馆)项目实施主体进行统建,成立由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文旅、审计、行政审批、高新等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统建中心,负责日常协调和调度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文庙改扩建项目也由我中心负责实施。目前在各方协调配合下,新馆项目已完成立项和项目进场放线、用地规划红线报批工作;设计招标工作全面启动,已完成公告和资格预审,1月23日已发标,正式进入方案设计投标阶段,为春节后开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地勘、文勘、稳评、能评和可研等前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已完成可研编制和评审,为2025年前半年开工建设做好准备。(四)多措并举,促进市民文化中心运行管理再上新台阶过去的一年里,我中心多措并举,从强化安全管理、提升公益惠民活动质量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促进市民文化中心运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年共接待游客约51.7万人次,接待团体509批次(研学333批次,党政机关及企业等275批次,外地文化中心考察团共1批次),举办活动1154场次(包括常态化公益课),相较去年,个人及团体游客规模大幅上涨,文化中心各类惠民活动数量及活动质量均有所提升。一是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积极强化管理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始终坚持做好安全运行、环境卫生、秩序保障、设备运转等基础工作,针对物业安保人员持续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安全培训及应急预案演练;针对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如消防系统、电梯系统等及时高效开展维护、保养、升级工作,切实保障市民游客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定期对文化中心绿植进行保养,清理湖面,保障文化中心整体环境干净整洁。配合重大节假日活动,制作横幅、宣传牌等,树立良好对外形象。二是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2024年我们继续打造“文化中心大舞台”,联合各场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惠民演出和各类公益活动。文化中心共举办活动1154场次,我中心共策划组织了95场活动,与咸阳演艺公司签订《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购买服务演出合同》开展活动55场,其中“市民文化中心大舞台”专场演出40场,大型舞台儿童剧专场演出8场,精品专场演出7场。今年的精品演出中,引进相声、舞台剧、杂技、脱口秀、戏曲,这些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元且内容充实,契合社会公益文化的发展趋向与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上一年度相较,节目更加丰富多彩,观众人数显著攀升,受众范围大幅拓展,进一步拓宽了市民文化中心传播优秀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有效提升了文化影响力与社会价值,累计观看节目人次达到3.8万人次。春节、元旦、端午、六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开展活动40场。三是不断提升文化中心知名度。充分利用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账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工作,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微信公众号,与电视台签订年度广告宣传合同等,加强对外宣传,提升整体形象。2024年度在咸阳电视台发布活动宣传共计242条,文化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讯息378条,学习强国发布5次,咸阳日报刊登39次,抖音账号发布44个作品,抖音直播8场,累计观众人数1.5万人,利用多平台共同营造舆论效应,全面提升了市民文化中心的社会知名度。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年共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和公益活动1154次,接待游客约51.7万人次,接待团体509批次。存在问题一是市民文化中心运行经费投入不足,保运转压力加大,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上存在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三是博物院项目前期工作需完成的手续较多,需要与多个单位协调组织后按顺序进行。四、整改措施加强文化中心管理和宣传,多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完善服务设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