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武县> 长武县数据服务中心

长武县数据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0 08:46
单位名称 长武县数据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政府、服务群众信息化建设。组织配合全县各类信息化应用建设、管理、服务、维护
住所 长武县城宜禄街文体大楼二楼
法定代表人 曹文科
开办资金 6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长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7.66万元 763.58万元
网上名称 长武县数据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单位名称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一)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2024年,通过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主动公开信息4019+2500条,发布政策解读信息57条;受理依申请公开42件;回应公众关切信息106条。2024年,共接收依申请公开信息42条,均按照接收、办理、答复、存档的规范流程办理。以“长武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为载体,提供电子化教程和全程电子化自助指引,在县级政务服务网公开33个县级部门的1975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做到办事指南信息全面、内容准确、样表规范。(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情况基站建设成效显著。目前,我县建成4G基站306座、5G基站168座(其中联通74座、电信126座、移动137座)。宽带下载速率持续上升。固定宽带用户下载速率第二季度全市排名第二,第三季度全市排名第7,500M以上用户总计30914户(其中1000M以上用户18215户);500M以上用户同比增量7755户,年度增加率为33.4%。摸排调查稳扎稳打。完成对全县87处重点场景(住宅小区66处、重点商超5处、酒店16处)移动网络覆盖摸底调查,摸排梳理电梯间和地下停车库数量、面积以及网络覆盖情况;完成全县信息化资源摸底调查,包含业务系统243个(其中单位226个、企业17个)、视频会议系统91个(其中单位46个、企业45个)、机房81个(其中单位72个、企业9个)、监控设备5349个(其中单位2399个、企业2950个)、前端感知设备34个(其中单位24个、企业10个)、专网接入22条(其中单位17条、企业5条)和互联网接入66条(其中单位47条、企业19条)。农村杆线整治有序推进。完成亭口镇和枣园镇农村线路整改任务。近期,分三批次对全县线路情况进行了摸排抽查,县城内通信杆线共计329个,光交箱121个,并先后两次召集铁塔、移动、电信、联通、广电运营商,召开了通信基础设施推进会,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交办,就难点任务进行了沟通。(三)电子政务网和中心机房安全保障落实情况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不断规范电子政务网接入要求,加密电子政务网巡查巡检,通过绑定IP地址与MAC地址、拆卸私接小路由等方法,消除政务网络安全隐患。加强安全制度建设,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实行设施设备清单管理制,对设备密码采用专人管理、定期更改等手段坚决防范攻击、侵入、非法使用。狠抓安全巡检排查,对机房所有设施设备进行摸底排查,对OA移动办公、污染源智能监管平台等四个服务器进行升级和漏洞修补,对防火墙、VPN、WEB防火墙等安全系统病毒库进行了升级强化,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突出《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国家数据安全知识百问》等重点内容,进一步加强学习宣传,提升思想认知,固化安全意识。抢抓国家保密宣传月活动契机,组织开展保密知识学习培训,利用“中国保密在线”和“保密观APP”,在规定时间完成“保密基本知识、保密技术防范”等内容,取得相应学分,全部通过保密在线考试,形成了抓安全、话保密的浓厚氛围。(四)数字经济工作落实情况一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夯实。我县围绕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强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5G网络主城区及重点乡镇连续覆盖,4G网络全域深度覆盖。截至目前,我县建成4G基站306座、5G基站168座(其中联通74座、电信126座、移动137座)。200至500兆宽带用户45266户,500兆以上宽带用户30914户,其中2024年新增用户7755户。同时,对全县范围的数字化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全县共有数字化业务系统243个、视频会议系统91个、机房81个、监控设备5349个、前端感知设备34个、专网接入22条和互联网接入66条,全县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产业数字化成效初显。支持鼓励企业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引导企业向多业务集成应用转变,推动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在生产经营各环节的集成应用,有效推动了企业建立和改进两化融合。同时,着力提升我县工业企业的智能制造整体水平,联合县工信局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的数字化水平测评和需求摸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目前,我县两化融合贯标企业两户,为陕西新秦农农业有限公司,陕西润中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同时,以“电商服务产业,产业带动电商”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新零售经济,建成电子商务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8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60个,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亿元,网络零售额达3.02亿。三是数字产业化稳步推进。坚持以数字产业化在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建立了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发展情况监测机制,每月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分行业、分类别进行分析研判,强化企业沟通联系,主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困难,以实际行动助推企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县纳入全省监测的重点企业4户,均为数字要素驱动业。积极打造“数字要素x”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建设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项目,向市数据局选送数字经济典型案例3例。储备项目1个,总投资6400万元。四是数字化治理有序开展。将传统的办事流程转变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操作模式,全面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事指南,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上网、进中台、统一办”,通过数字赋能,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利用信息共享和并联审批,坚持优流程、通堵点,实现了“多处跑腿”向“一站服务”、“多头提交”向“一窗受理”、“繁琐低效”向“精简高效”、“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办事材料、环节、时限及跑腿次数大幅減少,政务服务质效不断提高。(五)数字政府建设落实情况抓基础优化。积极配合省市开展两网优化工作,目前已完成应急指挥网和审计网由省网向国网迁移。实施电子政务外网改造项目,拟采购数据中心路由器、交换机、各部门接入防火墙等设备对政务外网进行升级改造,该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合同已签订,正在订购设备。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硬件设施,完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问题实时监测,向6家单位下发《政务外网网络安全风险通知单》督促修补安全漏洞1303个。抓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医共体信息化项目、智慧交通运输管理平台、五里铺工业园区智慧化工园区一体化监管平台、智慧人大等多个平台有序推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第一批2个村、第二批6个数字乡村试点村已建设完成,第三批正在建设。(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情况2024年,全县共报送各类信用信息1380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法人)135条、行政处罚信息(法人)198条、行政奖励信息(法人)13条、双随机抽查结果信息(法人)164条、执业证书(注册)信息(自然人)244条、行政奖励信息(自然人)95条、双随机抽查结果信息(自然人)385条、企业用气信息107条、企业用水信息35条。(七)“12345”政务便民热线运行情况2024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信件主要集中在住房城乡建设类、农业农村类、人资社保类、公共安全类、城市管理类、市场监管类等6个方面,共接办来件5143件,及时接收率为100%、逾期率为0.00%、满意率为100%。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政府办公室的指导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数字经济、数据和政务公开等工作的安排部署,奋力推动政务公开、数字经济、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电子政务网络、中心机房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纵深开展,较好完成了年度任务,被市政府办公室评为2023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是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机房的日常运维、电子政务网的日常运维中心基本能自行完成,随着业务系统采集的数据日趋庞大,我中心亟需增加大数据、软件架构等方面的人才。二是中心机房亟需扩容。现有机房建设于2016年,规划设计机柜24组,截止目前机房已经部署机柜28组,趋于饱和,亟需增加机房面积扩容机柜。此外,机房UPS老化严重,急需更换。三是产业总量与结构问题明显。我县数字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业质效有待提高。四、下一年度工作打算一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制定《长武县数字政府建设方案》,力促政府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制定《长武县大数据管理办法》等制度,编制政务数据目录,指导各部门做好数据资源挂接和更新工作,逐步归集全县大数据资源,构建长武数字发展底座。二是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推动两网合并,加快IPV4到IPV6的过渡,提升网络质量和网络安全。按照中省市县关于加强数据互联共享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促进我县视频监控资源和环境感知资源互联共享。三是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支持制造业、工业等传统产业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带动县域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广智慧农业技术和农产品电商化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市政府办公室评为2023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