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佳县标准化电化教育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指导全县电化教育工作,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信息化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实验教学管理、培训、考核。 | |
住所 |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州街道新城西区41号 | |
法定代表人 | 乔耀卫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佳县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88万元 | 18.82万元 | |
网上名称 | 佳县标准化电化教育馆.公益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努力做好教育宣传相关工作。积极报道教育行业重大活动、加大对教育改革等政策宣传力度,截止年底在佳县政府网、榆林教育网、佳县教体公众号等媒体发布信息300余条,有力的宣传了佳县教育。二、圆满完成了初、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佳县2024年初、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在市电教馆领导下、在县教体局具体指导下已圆满结束。佳县中学高一年级717名学生(缺考14人)、高二年级462人(缺考6人)5月23日至24日参加了此次考试工作。2024年八年级共有810名考生参加了生物实验考试,九年级共有1576名学生参加了物理化学实验考试(其中县外返籍生846名)。全县共设5个考点,利用4月22日1天和4月26日-29日,共5天时间组织完成了考试。今年我县的初、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是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要求,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三、组织完成了初中信息技术毕业学业考试。2024年按照省市统一布署,我馆严格按照《榆林市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要求,规范考场建设(各学校都配备了高清监控),加强考前训练(初有初中学校都购置了模拟练习系统),认真组织摸拟考试,加强考务工作培训和考试管理,在正式考试过程中采用属地小学派出考务主任及监考教师,县上派出巡考,采用远程集中监控系统作为考试指挥中心,对5个考点的810名考生考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采用高清摄像头记录考场情况,有效维护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顺利完成了我县八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考试工作。四、组织召开了2024年电教主任工作会议。为落实2024年度全市教育技术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县电教重点工作,布置爱国主义影片放映及开展电教主任教育数字化业务能力提升、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分别于5月5日、11月19日,我馆组织了电教主任工作培训会议,开展了教育数字化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完成了2024年影视教育电影放映。2024年我们分别组织了放映人员培训并下发了片源,各学校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影视放映工作,圆满完成了影视放映工作,同时结合观影活动开展了影评及微电影制作征集评选活动,推荐了多篇观后感作品参加上级部门评选。六、组织了全县中小学教师新媒体新技术培训及教学应用竞赛。七、组织开展了各类评选及应用活动。开展了第三届教育技术论文评选;组织参加了榆林市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竞赛活动,佳县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荣获RIC竞技赛小学组一等奖;开展了佳县2024年度上学期微课、数字故事、STEAM课程案例征集与评选;完成了2024年度榆林市教育技术课题县级初审和推荐,11个课题已立项;开展了科普资源助力“双减”科学教育资源和案例评选活动,组织开展了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1节课已进入榆林市2024年推荐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市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配合市教育局开展了已认定“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市级评估工作,完成了7所学校“数字校园”的县级评估认定。八、组织了佳县第四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6月27日,佳县第四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在佳州小学拉开帷幕。为做好本次大赛组委会经过精心筹备,按照国赛标准进行了场地划分,组织流程进一步规范,裁判培训更加到位,比赛计分更加精准。共设置了“硅谷竞速”和“海洋国土保卫战”两个项目,由易到难层次递进,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兼具。比赛分为中学组和小学组分别进行,来自全县16所中小学的36支代表队共计100多名师生参加了比赛。九、组织开展了学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为贯彻陕西省数字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榆林市教育局印发《“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榆林市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推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成果,提升学科教师数字素养,按照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统一安排,我馆于8月24日-26日利用开学前3天时间组织开展了“学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班”,城区5所学校的15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效果显著。为我县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和新媒体教学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十、推荐了2所学校申报2024年榆林市秦创原筑梦小屋,佳县坑镇中心小学获得了重点项目立项。第二部分:社会效益及亮点2024年,根据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和单位的自身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教育数字化培训、竞赛、评选以及教育宣传和实验教学管理考核等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类考试工作圆满完成。2024年组织完成了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初二年级生物实验及信息技术考试,初三年级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共涉及3565名初、高中学生,我馆在县教体局领导下提前谋划、制订方案、精心组织、规范施考、及时反馈,考试工作圆满完成。二、各类培训及应用活动亮点纷呈。2024年我馆开展了面向电教主任的业务培训、面向骨干教师的“学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面向管理员的“网络安全和扶智平台应用培训”等各类培训,开展了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教育信息化小课题制作、影评微电影作品征集、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等各类评选、竞赛及展示活动并多次获得市级奖项。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有力。2024年我馆积极推进佳县通镇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开展“数字校园”创建;组织了电教主任及相关人员教育数字化业务能力培训;成立了佳县教育数字化专家库,并聘请了5位首批成员,并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一、个别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二、学科教师数字素养需进一步提升。第四部分:改进措施一、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时效性,通过专家讲座实地观摩等措施加强培训的时效性。二、学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方面,拟制订方案,开展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第五部分:下一步计划2025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以“教育数字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宗旨,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抓手,以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保障,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全面提高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实验教学应用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对教育数字化的认识水平。二、贯彻落实教育数字化重点工作,加快数字化工作建设步伐。三、深化研究、培训、评选,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