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泾阳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实施统筹科技资源发展规划,技术市场,开展相关服务和培训。 | |
住所 | 泾阳县中心街190号县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逯伟 | |
开办资金 | 1.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拔款 | |
举办单位 | 泾阳县科学技术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万元 | 1.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大力推进西咸一体化工作。与沣东新城生产力促进中心签订的《创新驱动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项目合作、交流培养科技人才、转化推广科技成果、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确保“西安研发,泾阳转化”工作思路得到有效落实。深化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6个高校院所合作,引进与产业匹配的技术成果、科技项目12个,与各科研机构完成技术合作7项,完成科技成果落地转化5项。2.持续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结合“三送一解一转”活动,指导企业积极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024年科技计划项目共立项9项,其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项,分别为陕西雅泰乳业有限公司“奶山羊性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以及“新型益生菌羊乳制品产业化研究与示范”项目,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7项,分别为西安神电高梯度氧化锌阀片开发研究、润源生物渣高效肥料化与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共争取项目资金312万元。3.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工作。依托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泾阳县秦创原“301”科创特区平台,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2024年全年共培育各类创新主体50个(含在培),开展校企、校地对接10余次,聚焦羊乳文旅融合基地定位,依托泾阳县23万只奶山羊存栏基础,羊乳产业“雅泰模式”以及丰富的羊乳文旅融合资源,积极向上争取,将泾阳县纳入秦创原羊乳产业聚集区基地,进一步推动县域羊乳产业发展。4.加大科技宣传工作力度。邀请省科技厅返乡科技特派员办公室负责人苏毅一行前往我县开展项目培训活动,共发放各类科技、科普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千余人。5.坚持开展科技金融工作。2024年度联合中国银行、泰隆银行,对陕西社云泾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等24家企业进行了走访摸排,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实际困难、以及融资需求等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改善我县营商环境。6.持续深化三项改革工作。组织人才专家县域行活动,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人才走进陕西咸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泾阳核心区,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召开泾阳县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发展大会,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高比表氢氧化钙吸收剂合作研发等6个项目签约落地。二、社会效益情况组织实施全县统筹科技资源发展规划,开展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的研究。组织科技成果推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开展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开展高新技术、实用技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培训。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创新主体研发投入有待提高。科技型企业数量偏少,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研发投入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有待提高。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链条还不完善,县本级科技投入和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有待提高。(二)整改措施:把准科技创新的政治方向,聚焦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工作协同,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统筹推进秦创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养造就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扩大科技交流合作,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增加科技专项经费,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科技工作人员力量,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推进泾阳县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严格按照《泾阳县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三项改革”的点火器作用,按照“一切围绕项目干、项目围绕转化干”的原则,认真研究政策,做好项目储备,高质量推进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2.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县级科技项目库,储备一批有竞争力的科技研发项目,结合咸阳市未来产业、我县智能装备制造、四色产业等方向,对入库项目分类管理,针对重点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跟踪培育。充分发挥科技经纪人以及科技路演活动作用,持续加强政校企间的合作与联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泾转化落地。3.持续做好项目谋划。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契机,统筹科技资源发展规划,开展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申报,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3条产业链,积极谋划政策性投资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4.持续深化“三项改革”。全面落实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积极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与县域内外企业进行科研、创业和技术合作。加强科技研发队伍、企业家队伍、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为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引进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5.持续推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抓工业园区的思路来抓农业园区发展,合理布局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高茯茶创业园产业集群效益,推动园区产销一体化、农旅融合化,不断改善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6.持续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域参与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和西安都市圈建设的工作要求,围绕创新驱动一体化,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与沣东新城的沟通衔接,积极谋划同沣西新城等的交流合作,不断激发创新活力。7.持续做好创新主体服务保障工作。开展科技需求调查和科技供需对接,组织科技成果推介、交易,提供技术转移服务。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申请创新成果国家专利,推动以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并通过财政、金融等导向政策,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积极申报省市瞪羚企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