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指导;农机技术推广业务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信息服务。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志丹大厦6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世杰 | |
开办资金 | 142.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8万元 | 6.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宝塔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全年实施机械化耕整地34万亩,机械播种23.79万亩,机械化施肥20万亩,机械化收获15.26万亩;新建省级“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中心1个;建设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1个;举办各种培训会8次,现场演示会2次,培训农机人员1500人次;完成网评24篇,区级以上媒体投稿12篇,制作美篇宣传报道12篇;实现农机总动力11.3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1%,其中玉米机械化水平达87.1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其中重点区及禁烧区达到100%,全年农机经营总收入0.83万元。(一)坚持项目支撑,农机化事业有了新成效。一是建立1个果园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指导宝塔区良欣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苹果关键环节机械化示范基地100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800亩。通过实施果园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项目,将该村果园生产机械化水平由原来的17%提高到50%以上,基本实现果园的机械化耕整地、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和运输等管理作业。二是创建1个省级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在宝塔区陆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原有基础上,按照省级示范县“1311”模式创建。主要建设了培训教室2间、办公室、配件室、维修车间、农资储备室、应急物资储备室各1间,联盟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村1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个,社员达到280人(农机手48人),各种大中型农业机械82台(套),配套机具240余台件,服务区域涉及全区15个涉农乡镇,年作业量累计面积达30余万亩。从“耕、种、管、防、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中心采用“土地流转”试验示范,单环节托管,全环节托管三种模式,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保证了玉米高产、稳产,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贡献了农机力量。三是建立3个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田。依托宝塔区陆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宝塔区金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宝塔区悯农史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冯庄、麻洞川和甘谷驿3个乡镇各建立1个千亩“秸杆还田+深翻”示范田,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面积24.62万亩,其中“秸杆还田+深翻”11.3万亩,饲草利用12.76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四是建设1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项目主要对宝塔区悯农史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新机具引进更新,对基础设施、机具库棚、培训教室、配件库及制度建设等进行完善和提升。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合作社的农机装备水平,推动耕种收作业机械更加全程配套,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幅度提升,经统计每亩可节约成本10元出,农民节支增收效果明显。五是建立1个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由宝塔区陆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主要购置植保无人机、秸秆粉碎机、翻转犁、播种机各1台,农用水泵2台,在麻洞川镇西村建设机械化熟化应用基地100亩,进行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所采用的深松整地、双轴灭茬旋耕、无人机农药喷洒、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作业等先进机械化技术与管理经验,将为同行和农民提供借鉴与学习范例,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二)坚持服务三农,农机购置报废补贴有了新高度。一是宝塔区2024年可用补贴资金156.031万元(含上年结转资金0.031万元)。2024年共办理补贴机具236台,受益户数183户。共发放补贴资金131.23万元(其中25.501万元区财政局正在兑付),兑付率100%。超录入补贴机具236台,219户,补贴资金31.99万元。二是农机报废首次用国债资金取得显著成效,办理5台农机的报废,兑付资金15550元。三是经积极与中省协调我中心被列入温室大棚骨架农机新产品购置与应用补贴试点,力争给全国提供试点经验。(三)加强安全管理,农机生产服务有了新热度。一是农机安全监理,全区拥有拖拉机1817台,登记拖拉机1550台,登记率为85%;检验拖拉机行驶证1599个,实际检验率达到88%;拖拉机从业人员291人,拥有驾驶证215人,持证率为74%;精心组织开展了2024年农机驾驶员考试,35名农机手参加并通过了考试,核发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35本。全年出动人员100余人次,车辆35车次,发现农机安全隐患16起,其中重大隐患2起。下发农机事故隐患整改责令书16份,目前所有隐患均已整改完毕。二是冷库安全检查,进行了18次冷库专项检查,涉及54人次,共发现4处安全隐患,均已督促整改。三是多渠道宣传,深入田间地头免费送检下乡,技术指导,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政策宣传,推广新农具等政策宣传。共组织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条,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5份。在农机安全隐患排查的过程中发放安全宣传资料500份,与驾驶人员签订安全保证书120份。四是加强了农机化信息宣传。举办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警示教育2次,农业机械安全使用操作培训会2次,“秸秆机械还田+深翻”作业演示会1次。制作美篇宣传报道12篇。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2024年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卓有成效实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如下。(一)由于新型农机推广、引进数量不够,农机技术专项经费紧缺。致使一些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难以引进、示范、推广。(二)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素质有待提高。对土地委托试验田的试种示范工作推动缓慢引领示范性不强。(三)政策法规宣传不全面。导致没能让每个农户清晰地了解相关政策,进而导致农户无法选购合适的农机来提高生产率以及在办理补贴时要多跑路,多耗时。三、2025年工作计划(一)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一是申报机械化秸秆还田+深翻;农机深松整地;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果园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等4个项目,预计投资300万元左右。二是持续抓好农机安全、农机手培训。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报废更新补贴工作。三是落实完成好温室大棚骨架农机新产品购置与应用补贴试点工作,力争给全国提供试点经验。(二)持续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兑现。落实完成好全国温室大棚骨架农机新产品购置与应用补贴试点工作,力争给全国提供试点经验。(三)持续抓好政策宣传及业务学习。一是创新宣传方式,进村入户宣传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惠农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宣传到农民,做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二是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建立学习小组,定期进行交流、研讨以及考核,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为群众的服务之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