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发展中心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9 15:11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区域教学研究,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组织教育理论,各科课程标准、教育信息化、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深入学校课堂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教研活动,评选教育教学论文、优秀教学能手。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红旗小区8号楼
法定代表人 贺继善
开办资金 28.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万元 17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发展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由孙鑫变更为贺继善,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区教育发展中心在区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教科研重点工作,以落实“双减”政策为导向,以办全省一流基础教育为动力,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推手,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引领,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凸显党纪学习教育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抓教学常规,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学校开展了毕业年级复课、课堂教学改革、“双减”等方面为学校问诊把脉,建立了教研员包校制度,教研员定期深入结对学校听课、评课,全程参与结对子学校教研活动,开展毕业年级复课检查,组织全区初中毕业年级模拟考试3次,召开了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会。在王益中学举办了高考复课方法指导培训会,举办了王益区中高考复课推进会,全面分析中高考面临的形式,提出复课工作策略,形成复课工作合力,全面提升学校及教师的复课针对性和策略性。二是抓队伍建设,打造教研网络化。制定了《王益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义务教育学科教研组10个,实现了教研队伍的学段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学校全覆盖。开展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研讨交流活动8次,展示示范课32节,专题分享教学经验8场次,受训教师400余人次,在学习理解课标、更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三是抓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科研水平。举办了小学数学“运算能力”主题课例评选活动,王家河中学冯舒、市三中乔玮玮、七一路小学韩珍美等5名教师获评市级奖励。通过线上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培训,征集作业设计案例6个。四是抓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共享。督促中小学幼儿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五是抓教师培训,推进课程改革。组织200余名教师参加了国家和省市组织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为秋季新教材的使用打好了基础。全面落实“益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组织辖区示范校相关人员2批次前往南通参加了管理者培训和浸入式业务培训,开展了线上线下命题能力培训。邀请北京大学教育博士温思涵、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崔琳等专家举办了“益课堂”教学改革小学学科现场观摩培训活动2次三个学科共计130余人次,举办了培训心得分享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开展实验教学检查,组织初高中理化生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强化基于情景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等课堂教学方式。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做强教育质量。2024年全区中考全市公办学校区县第一,王益中学本科上线率实现三年三提升。二是赋能教师素质。4名教师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市级奖励。组队参加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技能比赛,获评团体奖第三名。4名教师在省级美术教学能力中获奖,3名教师获省级思政课展示特等奖,7名教师在市级中学学科德育大赛中获奖。两人荣获“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推广先进个人。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陕西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实践活动中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8个。第二批数字校园创建通过市级验收。三是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以《王益区“益课堂”教学改革课堂评价标准》为导向,强化“学为中心”,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善于合作、乐于展示、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新新样态,目前全区各学校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一是益课堂教学改革全区还不够均衡,各学校之间有差距。二是各学校教研工作吸引力不强,教师参与率不高。三是教育质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改措施:一、机制革新,构建三维联动教研共同体。二、师资优化,打造精准赋能教师发展体系。三、技术赋能,推进智慧教研数字化转型。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突出办一流基础教育这一目标,抓牢质量提升和教师发展2个核心,做实校本教研和课程改革2个关键环节,深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一是做深做实“益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名师送教和优质课评选,为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升的平台,进一步更新教师理念,全面落实“益课堂”教学改革课堂评价标准的牵引作用,深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二是教研攻坚破解发展难题。以集体备课、听评课、作业设计交流、名师评课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让教研成为破解教育教学发展难题的原动力。三是全面完成数字校园达标,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强化师生数字化素养的培训,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的育人功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