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阴市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阴市分校

发布时间: 2025-03-19 14:45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阴市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干部和农民提供培训服务。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文凭发放,农民科技培训。
住所 华阴市太华南路62号
法定代表人 刘明娟
开办资金 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4万元 7.3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华阴市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年度培育任务完成情况。2024年我市承担粮油技术技能培训100人,农民素质素养提升整村推进10个班次,全部由华阴市农广校承担实施。结合实际,我们共遴选培育对象101人,开设粮油技术技能培训教学班2个,完成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10个班次,围绕粮油稳产保供开设班次和人数均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年度绩效任务的100%。2.教育培训开展情况。遵循立足产业需要、满足农民需求、培训高质高效的原则,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力度,完成综合素养课19学时、专业技能课140学时、能力拓展课24学时、线上学习20学时,总学时203学时,课程设计符合相关要求。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10个班次已全部完成,所有培训信息已录入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市10个行政村开展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行动,每个村培训时长不超过一天,培训内容,涉农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保险等领域知识,同时结合各行政村主导产业,组织开展小麦、甜柿、花椒、阳光玫瑰葡萄等生产技术培训,累计培训484人。通过培训,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农业农村方面的政策法规,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培育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3.总体评价情况。培训结束后开启班级评价,班级总人数101人,完成评价人数101人,参与评价率100%,学员对培训效果、组织管理、师资课程、培训基地的评价均为5分。4.继续学习教育情况。按照市培育办要求,我校认真推荐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35人,及时通知符合要求的30人参加市级培训;及时通知2014-2021级81名持证中级职业农民参加市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推荐上报9人参加全省农业经理人培训和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认定。2024年我市共有46人取得中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1人取得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自2016年以来,累计培育认定高素质农民1834人,其中高级职业农民33人、中级职业农民152人,初级职业农民1649人,他们必将成为华阴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助推器”和“主力军”。二、社会效益情况1.持续开展跟踪服务,以老带新促发展。由13名优秀中高级职业农民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帮扶指导队伍,对今年培育的101名学员进行帮扶指导,采取“一对一”“一帮多”,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和电话、微信服务指导等方式,全面提高学员的职业素养、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和创业增收意识。对持证高素质农民持续跟进服务,在日常农业生产中加强服务指导,举办的各类田间培训均通知他们参加,让他们永远有归属感和存在感。2.加强政策扶持,提高职业农民获得感。持续落实信合“兴华贷”信贷支持政策,2024年累计授信高素质农民812户、授信金额13200万元,用信户数508户、用信余额7620万元。积极发挥农技农广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优势,让高素质农民优先享受各类科技服务,优先参与涉农项目实施,享受物化补贴、作业补助和资金补助,切实发挥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他们投身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积极性。3.强化典型引领,助推乡村振兴。坚持在培训中树典型,在宣传中促发展,先后在《渭南日报》对我市高素质农民刘军、陈兵鱼、胡华蕊、冯世强、袁海锋等5人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同时与华阴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了《西岳“新农人”》栏目,分享我市高素质农民投身农业、逐梦乡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奋斗故事,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榜样力量,目前累计刊播5期。2024年,累计在省地市网站、媒体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21篇次,营造了有利于高素质农民发展的良好氛围。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导致异地学习交流等环节难以开展,对培育质量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培育师资主要依靠外聘,有待于加强壮大,为今后更好办班打好基础。(二)整改措施:积极对接财政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早日拨付,结合农时和农户需求,组织好关键性技术培训;加强师资培训,壮大师资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结合农时做好高素质农民跟踪服务,提升学员素质;二是抓好宣传,树立高素质农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及早谋划,抓好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遴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