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9 14:45
单位名称 华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使用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农业环境保护.
住所 华阴市太华路62号
法定代表人 刘明娟
开办资金 3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4万元 7.33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农技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持续推动化肥减量增效。完成110户玉米种植户调查监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2.45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建设“三新”技术千亩示范方1个、百亩示范方5个、实施面积1650亩。(二)全力聚焦粮油稳产保供。先后实施了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油菜扩种等项目,完成单产提升关键技术面积1.08万亩;在玉米生产上依托51个实施主体建设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方16个、百亩示范田40个,实施面积3万亩;在小麦生产上依托47个项目实施主体,组织建设万亩示范片2个、千亩示范方8个、百亩示范田20个,实施面积3万亩;在太华办永宁村建设吨粮村示范区1个、实施面积3200亩;落实油菜扩种面积1600亩。(三)扎实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在小麦、玉米生产上开展试验示范14个,及时开展田间调查、样品采集、总结分析,完成试验总结报告7份,为新品种、新技术大田生产应用、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四)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安全利用。巩固4个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建设,及时完成监测点采样送检和耕地质量监测报告编制,积极配合第三方技术单位西安锦绣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基本完成2024年度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成果编制。全力配合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及时对“三普”信息工作平台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全程参与表层样外业调查采样质量复核和问题整改工作,整改问题样点186个,298个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已通过省、市验收,11个剖面样点、2个盐碱地样点外业调查与采样工作全部完成。(五)深入开展“三贴近”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紧抓关键农时和农民群众需求,深入一线、躬身实践,与基层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年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70余场次,培训3400余人次,现场服务指导1000余人次,切实做到解民忧、纾民困。及时调度苗情、墒情、病虫草情,围绕粮油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及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生态环保等技术,组织编印《华阴农技》20期,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累计发布各类技术信息及气象信息160余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六)加强沼气设施安全。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年共排查整改沼气工程暖棚门未上锁、安全标识不明显、灭火器过期,户用沼气工程净化器、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7处,免费发放沼气灶具、配件10套,实现监管领域“零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二、社会效益情况(一)加大宣传培训。采取现场培训、面对面指导、个性化服务及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工作群推送发布技术信息等方式,扩大技术宣传,指导农业生产。(二)粮食单产有所提升。通过玉米“增密度”关键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规模主体单产水平均高出全市大田夏玉米预测平均亩产542.2公斤10%以上,预测最低亩产609.6公斤、最高亩产669.1公斤,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三)推动“三新”技术落地。推广应用“配方肥+种肥同播+无人机叶面追肥”技术模式,对经营主体实施种肥同播、无人机叶面追肥进行作业费补助,免费向实施主体发放了液体氮肥、硼肥和锌肥,推动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落地落实。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亮点不多;技术力量薄弱,现有技术人才知识老化,服务指导不能及时跟进。(二)整改措施:做好传帮带,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技人员业务能力;抓好干部教育管理,树立责任意识,做到事事有人干、件件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及时开展农情调查。编写技术指导意见及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印发《华阴农技》不少于12期。(二)推广粮食单产提升技术。做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示范推广,提高科技入户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三)扎实开展试验示范工作。按要求开展试验示范,做好各项调查记载,及时认真分析,撰写试验报告,发挥示范样板作用,推动实用技术普及应用。(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确保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肥料利用率达43%以上;持续开展农膜回收利用技术宣传培训,建立健全农膜回收使用台账,确保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3%以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