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宝鸡市凤翔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9 11:44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活跃丰富全县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服务。职工宣传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健身、技能培训和法律服务;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职工互助保障、法律援助、政策咨询、交友帮扶、就业指导培训、职工爱心驿站、资产管理等工作。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东大街51号凤林国际购物中心四楼
法定代表人 韩红章
开办资金 251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总工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46.58万元 2521.24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激发活力,丰富职工文体活动。举办了区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全区63个企事业单位工会的1677名职工参赛,设置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趣味等4大类15个项目,每个项目竞技性与趣味性并存,深受职工们的喜爱和欢迎。举办了“团结奋斗新时代共建美好新凤翔”2025年宝鸡市凤翔区职工春节文艺晚会,整场活动历时3个多小时20个节目,分为新春乐、家乡美、盛世情三个篇章演出,职工代表等1000余人观看演出,网络在线观看累计达到130万人次,把全区职工文化活动推向了新高度,用文艺的形式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举办了“秦风秦韵”新春音乐晚会、“致敬新时代最美劳动者”职工摄影采风作品展等活动。广泛动员职工参加宝鸡市首届职工文化艺术季活动,我区基层工会4支队伍参加广场舞大赛、11人参加青年职工歌手大赛、2人参加青年职工器乐大赛、1人参加舞蹈大赛、3人参加征文大赛、4人参加秦腔比赛、4人参加职工朗诵比赛,报送50副书法作品、22副美术作品、3个短视频参赛,区总工会荣获全市优秀组织奖,展示了凤翔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二)提质扩面,推进互助保障工作。坚持把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做为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品牌任务来抓,加强宣传、稳增长,提升服务、抓质量,采取依托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机制行政推动、大系统和大企业重点推动、典型赔付案列宣传示范推动的措施,立足政策服务、信息服务、保障服务,有效提升服务质量。2024年,我区互助保障参保单位达237家,会员职工11132人,互助保障会费收入1465610元,为831名职工发放职工互助保障资金842914元,为10名患大病职工发放互助保障关爱助济金1.6万元。组织召开了全区职工健康教育暨互助保障业务培训会,全区各基层工会主席及职工互助保障会员单位工会主席、业务经办人员近200人参加会议,3家单位作了经验交流,邀请市代办处副主任梁永春介绍了互助保障工作发展史,阐述了职工健康教育的辩证关系,中互会陕西省办事处理赔讲师王梦祯从互助保障活动简介、2025年新保障条款、实施与执行、参保理赔流程及会员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专题示范培训,职工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群众对互助保障工作的认可度和吸引力,荣获全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优秀县(区)。(三)服务基层,扎实开展“四送”活动。以服务一线职工为重点,坚持把职工帮扶与“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有效结合,2024年春节前对全区25名困难职工开展“送温暖”交友帮扶活动,发放了帮扶资金5.48万元,春节后人社部门、妇联、工信局等多部门联合举办了“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系列招聘活动,线下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齐发力,通过“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陕西工会”APP,关注“凤翔人社”APP,凤翔区“云端会”网络招聘平台,加大岗位发布、远程招聘、在线面试、网络培训等线上招聘服务。高温时节,慰问宝鸡市凤翔区环境卫生管理站、国家税务总局宝鸡市凤翔区税务局、陕西柳林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金隅冀东凤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华山论剑科工贸有限公司公司车间一线等高温作业场所,为奋战在一线的高温作业者送上防暑降温物品价值近8万元。学生高考之后,为17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金秋助学”资助金3.4万元,鼓励困难职工坚定信心、积极生活,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四)精准施策,服务困难职工群众。严格按照《职工困难帮扶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坚持规范、精准、高效、安全原则,从严用好2024年度中央帮扶资金2.87万元,省级帮扶资金4.8万元,明确了帮扶对象、帮扶程序、帮扶标准和帮扶类别等,做到了支出方向既体现物质帮扶、脱贫解困,又体现人文关怀、心灵引导。目前,在库建档立卡困难职工7人,其中深度困难3人,相对困难4人。在农商银行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服务月”活动,组织近130名职工现场聆听了授课。定期巡查“工会爱心驿站”,目前我区已建5个爱心驿站,分别是长青路爱心驿站、行政审批局爱心驿站、秦凤路爱心驿站、帮扶中心爱心驿站、东关社区爱心驿站,站内饮水机、微波炉、应急医药箱、手机充电排插、书报架等物品和设施运转正常,完成在百度、高德地图、职工之家信息采集工作,充分发挥站点的组织、协调、服务等功能和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服务户外劳动者的有效载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丰富职工精神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2.“四送”活动送温暖,尤其是“金秋助学”阻断贫困传递。3.互助保障机制减轻经济负担,爱心驿站提供休息场所。4.提升职工健康水平,减少缺勤和医疗费用,提高工作效率。5.送岗位活动促进劳动力流动,降低企业招聘成本。6.帮扶困难职工,激发积极性,促进消费市场繁荣。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管理机制尚待优化,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2、员工技能提升渠道有限,创新能力激发不足。(二)针对性的改进举措1、优化管理机制,强化资源调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各项资源能够高效服务于整体发展目标。2、拓宽员工技能提升路径,引入多元化培训模式,激发员工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团队注入持久活力。3、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明确职责分工,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各项改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与落实。四、2025年度工作规划1、着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强化政治宣传与思想教育,引导职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充分激发职工的潜能与才智,共同建功新时代。2、进一步完善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为全区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3、巩固并提升职工互助保障优秀县(区)的创建成果,以职工互助保障为重要抓手,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拓宽服务范围,更好地维护职工利益,服务职工群众,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