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政府采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管理保障。政府采购项目登记、档案管理;政府采购计划和方式管理;政府采购中的招标、评标、定标管理。 | |
住所 | 宝鸡市凤翔区秦凤路4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晖 | |
开办资金 | 52.4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凤翔区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49万元 | 43.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凤翔区政府采购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优化管理,筑牢工作基础1.采购报表报送精准。按省市要求,我们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统计、编报政府采购信息,圆满完成了政府采购报表任务,撰写季度政府采购分析报告,反映政府采购实际情况,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我局被市局通报为2023年度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工作成绩突出单位。2.财务管理严格规范。严格执行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安全运行;严格做好国有资产账务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库;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厉行节俭,促进廉政建设,从严从紧编制2025年预算,严控预算年中追加。3.档案管理科学有序。对采购项目过程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领导审批、经办人签字齐全,目录登记清楚;采购工作日志专人记载,能真实、完整、及时反映工作内容、工作业绩;政府采购档案管理专门场地、专人管理、整理及时,规范存档,有效保护了资料的延续性,为采购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接受监督检查保存了原始资料,为服务单位查询资料提供了方便。4.内控制度执行到位。完善内控体系和评审管理制度,秉持查找节点准、防控措施全、环节分类细的原则,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制定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将内部控制贯穿于业务流程各个环节,做到了过程必留痕、责任可追溯;明晰风险点及风险防控,加强风险识别和分析,全面查摆、不留死角,对多发、易发的违规问题重点关注;岗位授权明确,根据各人特点,职责划分清晰,关键岗位落实项目AB岗制;严格实行层级管理、集体商议、科学决策、责任明晰、分工合理、有效衔接的内部管理机制。5.党风廉政全面落实。按照财政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与要求,我们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严格遵守《廉政准则》要求,自觉执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坚持财经制度,内部财务管理规范,严格遵守“采购人员八不准”规定;把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实行“采管分离”、专家评审等制度,提升了政府采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二)完善流程,规范采购行为1.细化评标办法,突出阳光高效。一是不断完善评标办法,在招标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多次完善招标文件中施工合同中部分条款,解决标后合同争议问题,尽可能防止施工中合同纠纷或工期延误,推进招标项目顺利实施。二是综合评分法根据投标报价、技术或者服务水平、履约能力、售后服务等设定评审因素,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评审办法客观公正,采购结果公平合理。2.严把关键环节,提升业务水平。以采购法及实施条例为统领,在采购活动中认真落实保护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功能,按照确定的备案流程、备案时限、核对要点、依据、方法及结果处理等程序进行合同备案,推动政府采购规范运作,从采购活动的信息发布、文件制作、招标评审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操作,提升业务执行力,体现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原则。3.受理询问质疑,化解矛盾纠纷。按照法定权限受理供应商的询问或质疑,并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明确答复,避免矛盾升级。对采购过程中遇到的询问事项,及时与采购单位沟通,进一步细化技术要求,补充完善文件;对采购结果质疑项目,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及评标专家,提出答复方案。一年来受理答复的质疑事项,供应商均对处理结果比较满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不断扩大采购范围,拓展采购业务,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截止12月26日共完成采购业务329宗,计划金额15366.154万余元,实际采购金额14785.754万余元,节约资金580.4万元,节支率3.78%。电子卖场运行质效持续领先。截止目前,共有68家采购单位在电子卖场成交订单162宗,预算金额501.78万元,成交金额477.89万元,节约资金23.89万元,节支率4.76%。成交额位居全市县区第一,全市近半数县区学习参照我区经验,顺利建成开通了电子卖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部分采购单位采购流程和行为不够规范。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仍然有部分单位对操作流程掌握不熟练,操作失误,导致后续资金无法正常支付。还有部分单位存在采购预算不精准、采购计划编制不科学、采购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部分单位图方便,未结合自身项目实际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均采用同一家预算编制公司或者直接采用较早时期的需求文件,采购需求不明确、不科学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供应商报名数较少,采购节支率低甚至废标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供应商的数量和范围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复杂多样,而我们工作人员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还不够强,在制作采购文件、组织采购活动、答复质疑询问等一些细节问题上还不够规范、熟练。三是合同管理亟待加强。尽管上级多次发文且在采购过程中多次强调,仍有部分单位存在未按照规定时间签订合同,合同信息未按照规定时间公示、合同公示信息不规范、履约验收信息不公示等情况。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提升政府采购水平。政府采购活动政策性强、业务量大,对具体工作人员要求很高。今后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增强我区各采购单位采购人员按政策规范采购的观念,提高采购人的专业化操作水平,促进政府采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监督采购人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消除管理盲区,形成全流程闭环式管理,严格界定岗位权限和责任。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学习,加大和其他县区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大力提高和培养中心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一专多能、独当一面的业务能力。三是坚持公开公正,规范采购管理。加大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力度,扩大政府采购管理实施范围,督促各采购单位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标准,认真编实编细政府采购项目资金预算,合理确定采购需求,及时签订合同、履约验收和支付资金,并严格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发布采购信息,实现采购活动的公开透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程序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力争用最出色的工作,最优质的服务,塑造政府采购的良好形象。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框架协议采购。对技术、服务等标准明确、统一,需要多次重复采购的安保服务、评审服务等项目,通过公开征集程序,确定第一阶段入围供应商并订立框架协议,采购人或者服务对象按照框架协议约定规则,在入围供应商范围内确定第二阶段成交供应商并订立采购合同。进一步提高采购效率、节约采购成本。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力度。分期分批逐步增加电子卖场上线品目,不断扩大电子卖场采购范围和规模,全面提高采购效率,节约采购成本。同时持续强化对电子卖场入驻供应商的日常动态管理,确保电子卖场上线品目质量有保证,服务有保障,违规有惩戒,优质高效规范运行。三是依托政府采购数字化建设,加速推进“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交易模式。随着首个“不见面开标”项目的顺利完成,后续我们将继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少供应商投标成本,打造数字化政府采购交易平台,营造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积极探索实践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与其他县区多学习沟通,争取早日实现新模式落地实施。四是积极建立回访制度,增强服务意识。采购工作结束后,定期与采购单位联系,询问商品使用情况,增强服务意识,取得采购单位的信任与支持。对于不能按时提供货物、服务或售后服务质量无法保证的供应商,要有一定的惩戒措施,严重的列入黑名单,以保证政府采购的质量,避免给国家和单位造成损失。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