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关心教育下一代,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组织动员“五老”教育、引导、关爱、帮扶、保护青少年。 | |
住所 | 榆林大道16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二虎 | |
开办资金 | 5.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9万元 | 5.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不断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深化铸魂育人,推进创新发展,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工作水平,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推动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区关工委组成人员,由区委副书记,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任关工委名誉主任,部分退休区级领导任顾问,任命原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叶士亮同志担任关工委主任,原区委政研室主任付永峰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贺剑峰、黄飞鹏、李瑜忠、贺莎莲等4名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热心关教工作的退休老同志担任区关工委驻会副主任,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任副主任或成员,配足配强区关工委班子。建立健全关工委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召开主任办公会、部门座谈会交流通报情况,推动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了以区级关工委为枢纽,乡镇(街道)关工委为重点、社区(村组)关工委为基础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关工委组织网络体系。(二)加强阵地建设。紧紧围绕“党建带关建”,以开展“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基层关工组织建设。着重打造了区教体局、区检察院、崇文路街道、定慧寺社区、星元小学等30余个“五好”基层关工委示范点,依托我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自然资源,在省关工委公布入选的首批60家“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陕北民歌博物馆、榆阳区非遗展示馆”3处省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的基础上,2024年又命名了麻黄梁地质公园、牛家梁李氏家风馆等8个单位为全区第三批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挂牌了榆林渡渡美术馆为榆林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三)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五老”数据资源库,加强与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老科协、老促会协调联络工作,面向全区招募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全方位拓展“五老”工作,全区近百余名“五老”骨干同志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关心关爱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组织基层关工委系统收听收看省关工委业务培训会议,组织驻会“五老”分五次集中专题学习了中省市关工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与青少年相关的政策法规。积极选派“五老”骨干、政法、社区、学校关心下一代法治工作人员参加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研修班。(四)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召开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传达学习省市关工委工作会议精神,通报表彰了全区“五好”关工委和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并为陕北民歌博物馆等8个单位进行了授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向《中国火炬》《陕西关心下一代》《榆林关心下一代》《榆林日报》等有影响力期刊提供高质量稿件,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氛围。3月份,榆阳区关工委副主任、全省“最美五老”贺莎莲作了题为《金秋献公益·银发育禾苗》在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7月份,榆林市“最美五老”郭有凯的事迹《余热生辉霞满天甘做春泥护幼苗》在陕西省关工委门户网站公开报道;8月份,区关工委主任叶士亮参加陕西省关工委和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系列广播访谈——心系下一代节目录制,就榆阳区近年来关心下一代工作进行经验交流访谈,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一是扎实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区教体局及各学校关工委结合实际,针对不同主题、不同学段、不同群体青少年特点,开展了国旗下讲话、主题征文演讲、邀请革命前辈讲红色故事、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研学等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关工委系统干部职工收看陕西省“唱响红色新童谣”少年儿童主题诵读活动启动仪式,联合区文明办、团区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榆林市第十三中学300多名师生,共同在榆林市烈士陵园举行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11月中下旬,区关工委、区文产中心联合在全区各乡镇中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观影活动,累计放映《我和我的祖国》《跨过鸭绿江》等优秀爱国教育影片21场(次)。二是扎实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区关工中心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植此有绿,共树未来”植树节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区教体局共同在星元小学举行了第六届“人人读《论语》”大型公益活动;5月份,联合区科协共同在榆阳区青少年农业科普实践基地举办了春季开园仪式暨“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教育实践活动,与星元小学共同举行“红领巾爱祖国”主题队日暨榆林市星元小学“强国复兴有我 童心筑梦未来”庆“六一”颁奖庆典,并成功举办榆阳区第六届青少年文学创作大赛活动,活动共评选出6个优秀组织奖、12名优秀指导老师和110名获奖学生;9月份,组织榆阳区星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师生12人,到西安参加了“唱响红色新童谣”陕西省少年儿童主题诵读活动颁奖晚会,由榆阳区星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选送的《英雄颂》节目获得全省儿童组“一等奖”荣誉称号。三是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根据中、省、市关工委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制教育的有关要求,认真筹备、组织好本次活动,召开榆阳区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开展创建全国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先进学校(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积极配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动员组织“五老”中的政法专家和学者深入到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宣讲《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与青少年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近百场(次),6月份,区检察院联合区关工委、区教体局等多部门,邀请区人大、区政协等各界代表走进检察院,开展了“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联合新明楼街道定慧寺社区关工委榆林市第一小学举办“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系列活动之“远离校园小霸王法律保护我成长”反校园暴力主题宣讲活动,让辖区未成年人“零距离”体验人民调解,“沉浸式”感受法治氛围,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尊法守法意识。四是扎实开展慰问捐赠活动。积极搭建教育帮扶平台,持续深化关爱助学工作,着力为青少年成长成才办实事解难事。1月、2月份,市、区关工委等一行分别到鼓楼街道凯歌楼社区,航宇路街道航宇路社区,并分别送上励志书籍和慰问金。4月份,市关工委携手区关工委、市女企业家协会,在星希望自闭症儿童学校举行了“与爱同行,助力成长”关爱自闭症儿童捐赠慰问活动。5月份,市、区关工委携手市未来企业联合会联合会、长盛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展“点亮童心·守护成长”——“乐善”公益品牌走进榆阳区古塔镇中心幼儿园举行爱心捐赠活动,为孩子送去了桌椅书籍等学习用品。五是扎实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动员吸纳我区部分离退休教育人士65人,为乡镇、社区、中小学幼儿园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5月份,由区关工委、区政府办、区政府机关工会联合举办区政府机关“学做专业父母培养卓越孩子”专题讲座。11月份,联合区妇联、教体局成功举办了为期3天的榆阳区第一期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培训班(学前段),共有264名幼儿园老师、爱心妈妈、五老、基层妇女干部、家庭教育工作者参加了培训。组织动员广大“五老”、金秋春光志愿服务队、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深入各乡镇、街道、机关、社区(村)、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200余场(次)受益家长达1.8万人,受益学生达1万人。六是扎实开展关爱品牌活动。“禾苗课堂”是由陕西省道德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贺沙莲同志,组织动员身边老校长、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榆林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组建的,经过10多年的发展,“禾苗班”从1个变成了4个,即将开办第5个,老师也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已有30余名志愿者辅导员加入。“禾苗课堂”成立以来以累计关爱帮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困难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孤儿残障青少年170多名。2024年,榆林市关工委将该项目向全市12个县市区推广,榆林市教育局授予“红领巾禾苗课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七是扎实开展基层调研工作。坚持以深入调查研究为突破口,着力发挥关工委的参谋助手作用。3月份,区关工委主任叶士亮带领区教体局、区关工中心相关人员先后到市一小、市二小、市三小、市十八小和区星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地就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5月份,市区关工委联合调研组一行深入市九小、市一中分校、市三中、市职业教育中心等四所中小学,利用发放调查问卷、实地查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榆阳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调研活动。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近年来,我区关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发展理念、工作思路上开拓创新力度不够,各级各部门“五老”队伍建设和工作发展不平衡,“五老”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高,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完善、改进和提高。四、2025年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措施》,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和红色故事,持续在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建立、推进“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实施“五老”关爱工程、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环境、家校社协同育人、调查研究和理论创新、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试点工作方面下功夫,逐步形成资源联用、阵地联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