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三原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19 10:13
单位名称 三原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交通运输方面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编制全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行使辖区内公路路政(不含国省干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及其附属设施行政执法工作,交通领域投诉举报的受理。
住所 三原县汽标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王勇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8万元 59.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一)坚持法治建设,强化依法执法。2024年,大队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加大管控力度,相继开展客运市场违法整治、货运市场违法整治、超限运输治理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运输行业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巩固交通执法工作成效。一是客运市场治理方面。大队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依法监督”的原则,加大对交通运输领域各类非法营运和违章行为的打击力度,促使全县客运市场向着规范、有序、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货运市场治理方面。大队切实履行道路执法监管职责,坚决整治各类道路运输突出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防范道路交通运输事故的发生。三是超限运输治理方面。按照省市县治理超限超载“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工作要求,强化源头治理和路面执法检查,加大货运源头治超力度,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行为,创建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四是路域环境治理方面。开展日常路域环境治理,打击栽设非公路标志、占用公路及公路用地、公路沿线摆摊设点及设置广告牌等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共出动执法车辆410余台次,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清理劝阻打麦晒场等公路障碍物23处、占用公路摆摊设点61处;发现公路控制线内埋设管线施工4起,并责令及时填埋恢复原状;清理堆放建筑材料2处;清理沿路广告牌320幅,有力保障了道路运输畅通。五是维修市场管理方面。2024年,共执法检查维修企业210余次,发现3家未备案维修业户,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改正;查处1起超越经营范围承修车辆案,处以罚款8000元,有力促进了维修行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六是驾培机构治理方面。大队严厉打击驾培行业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累计取缔违规驾校招生点3处,提升了驾培行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推动了县域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规范经营。七是行政执法案卷自查评查方面。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提高案卷制作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督查考评工作中,市局对大队评述为:制度完善,执法人员培训规范细致,执法文书规范详实;在全县案卷评查及行政执法质量督查考评工作中,大队上报参评2023年度执法案卷115卷,被评为优秀,同时县司法局对大队培训工作及案卷质量提出了表扬。(二)坚守安全生产,守牢安全底线。一是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印发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明确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分解,确保责任到人。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制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对“两客一危”企业开展全面检查,严厉打击危化品运输车辆及企业相关违法行为。三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召开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部署会,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参加县局组织的安全生产工作培训、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四是做好安全生产应急工作。6月30日凌晨3时大程镇政府东关中环线路南一辆CNG燃气运输车辆轮胎起火,10月2日早三原县陕西华弘鼎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内2辆燃气运输车辆轮胎起火,2起安全生产事件,大队在县局的领导和指示下,迅速调集人员前往,配合市县领导及乡镇、县应急、消防、交警、城建、市场等相关部门,有序开展应急行动,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并研讨处置方案,于当天妥善处理完毕。五是加强防汛应急工作。按照县局防汛应急预案要求,切实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应对强降雨天气安全防范力度。(三)紧盯重点环节,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强货运车辆日常巡查监管,减少道路扬尘抛撒污染行为;加强货运停车场扬尘治理工作。摸排货运车辆停车场14家,已硬化到位9家,关停5家;对辖区修理厂、M站运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M站是否建立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作业流程、作业规范、服务承诺、质量保证期、投诉处理等工作制度。(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员能力。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工作。2024年,大队在岗执法人员已全面完成国务院培训要求总学时不少于60学时、省线下培训要求不少于20学时的目标。二是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工作。大队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公示执法人员信息,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规范执法程序,记录行政执法全过程,确保执法过程记录全程留痕;落实重大执法法制审核,确保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三是积极推进执法信息化工作。所有设备已全部到位,投入执法一线。(五)畅通12345、12328平台及电话投诉举报渠道,提高投诉举报办理质效,及时协调解决各种纠纷,做到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六)常态化扫黑除恶,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扫黑除恶工作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2024年大队组织召开扫黑除恶工作会议2次,切实加强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行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指导,扎实落实专项斗争的各项制度措施,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七)加强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2024年,大队利用单位LED屏、行业企业LED屏进行多次宣传;结合“路政宣传月”“宪法宣传周”、执法检查进企业等,对辖区内运输企业、汽修企业及沿路群众进行说理式宣传、普法式到户;积极组织人员于政府街、万达广场开展宣传活动,全年共进行各类普法活动11次。(八)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提升交通行政执法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4年大队共受理12345、12328平台投诉170件,办结170件,办结率100%,自2024年二、三、四季度12328交通运输服务平台热线情况通报中,24小时、5日办结率、平均时长、总分四项指标均全市第一;共受理电话投诉80余起,对不构成行政处罚的及时调解,对涉及违法违规行为的采取行政处罚,全年电话投诉行政处罚50起;协助乘客找回手机、钱包等失物10余件,获得乘客称赞,既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问题:一是一线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执法监管范围与执法力量不匹配。虽然大队实行全年无休24小时不间断执法,但是因执法力量不足、一线执法人员偏少,对交办的执法任务难以高质量完成,导致运输市场的违法整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非法营运、出租车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执法队伍综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交通运输执法“领域宽,层面广”,法律法规及标准涉及繁杂,要求一人多能、一人全能、全面掌握还有些许困难,尤其是行政执法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执法车辆不够。目前大队共有3辆执法车,其中2辆经常性维护已近报废,执法车辆偏少无法满足日常执法需求。四是执法取证难问题依然突出。受交通运输市场大环境影响,从业人员出于利益驱动,不肯配合、抗拒执法现象时有发生,对执法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二)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业务学习。组织执法人员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二是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行政执法教育培训,提升规范文明执法。三是做好法律法规宣传,努力争取各个方面的理解支持,使执法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三)2025年工作打算:(1)继续加强对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的学习促进“法理融合”,确保执法有理有据,提高队伍整体素质。(2)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执法规范化。一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执法过程中,讲清违法事实认定的“事理”,做到“以理服人”。二是严格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规定的行政处罚程序,规范立案审批、案件调查报告审批、处罚决定审批及案件集体讨论、法制审核等执法关键环节,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确保公开、公正、公平执法。(3)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创建有序交通运输市场。以流动和重点监控为主要执法手段,采取弹性工作方式,强化路面管控。一是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道路运输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强“中秋”“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保障道路运输市场稳定。三是继续加强与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起信息互通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陕西省罚没登记证》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