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长青管理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区内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森林、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科学研究;野生动植物珍稀物种栖息地环境监测与治理;野生动植物珍稀物种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管理。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17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亚祖 | |
开办资金 | 43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27万元 | 56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上一年度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局围绕中心任务,认真履行主责主业,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维护了管护区域资源安全。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保护工作扎实有效。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实现辖区全覆盖,全年累计开展野外巡护巡查963条次,收集各类数据表1581份。组织开展反盗猎清山、“禁笋护笋”联合执法、金丝猴保护等专项行动。顺利完成森林督查现地核查、林草湿荒综合监测样地调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松材线虫病普查等工作。积极配合自然保护地核查工作,妥善处置皇冠山片区违规建设项目问题,及时发现秦岭院子(皇冠樾山居)项目、绿色通道服务区配套项目的违规建设问题,并向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移交问题线索。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了区内动植物资源的安全。(二)科研监测成效显著。组织开展春秋两次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高山综合监测以及兰科植物调查等工作。自主实施2024年至2025年度小型科研监测项目6个,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成野生动物及栖息地植被结构监测、重点保护植物调查监测等项目。与西北大学合作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植被结构监测项目,填补了辖区羚牛种群数量与川金丝猴栖息地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空白。此外,在2024年野外调查监测工作中,共发现蕨类植物新种1种、苔藓和蕨类陕西省分布新记录7种。(三)安全生产持续向好。扎实做好值班值守、火源管理、机具维护、信息预警等基础保障。加强专业森林消防应急队伍常态化训练和高火险期靠前驻防,带装巡查宣传,增强防火工作实效。定期开展月度安全自查、季度和重要节点安全督查,结合“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禁毒宣传月”等活动,进行防火宣传和安全教育,强化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召开社区共管会议,与社区周边村组及驻地单位签订联合保护协议,形成群防群治、群策群力共抓森林防火的良好局面。(四)宣传教育亮点纷呈。全年,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转发各类图文、视频信息112期次,原创率90%,点击量达到6万余人次,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期间,线上发布“长青保护区的明星鸟种”为主题的系列推文13篇,累计受众达到4000人以上,受到一致好评。开展进校园活动12场次、自然教育活动23期次,其中自然教育活动参与人数7200人次,同比增长11%。开通“长青自然保护区”官方视频号,累计发布动植物资源类视频信息25条,长期关注人数3200余人,其中“母子大熊猫”“棕色大熊猫”“金钱豹雪地刨坑”等精彩短视频,先后被央视、半月谈、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报道转发60余条次。举办首届自然教育安全员培训,联合陕西自然博物馆、阿拉善SEE西北项目中心举办《秦岭万物说》自然科普教育系列活动三期;牵头与长青林业局、汉西林业局、朱鹮局等单位开展“金秋走长青”自然教育实践交流活动。(五)项目管理有序推进。成立项目建设专班,加强基本建设谋划和研究,结合发展需求,初步形成《总体规划(三期)》要点。开展2020年-2022年中央财政国家公园补助项目竣工验收,完成2023年5个项目和2024年15个项目中的8个项目建设任务。组织申报中央预算内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6个、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项目22个,完成投资计划、项目方案编制、入库储备等后续工作。(六)信息化水平不断升级。优化智慧监管系统平台管理流程和数据分析、人员权限、物种鉴定等模块,推动数据成果高效转化。发挥“长青e调查”APP在日常巡护、自主科研课题、动态监控等工作中重要作用,共计收集监测数据5000余条。进一步夯实网络安全责任,做好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全年无网络和数据预警事件发生。(七)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忆党史、铭党恩、强党性、建新功”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开展保密学习教育,查找问题隐患,全面落实整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违规吃喝专项整治,规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标准;强化日常监督,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坚持实行局内小型项目招标、验收、物资采购等工作全程监督;对关键岗位、重点人群开展警示教育,在重要节点对党员干部开展廉洁提醒,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辖区横跨两市三县,基层站点管护面积大、分布广、距离远、成本高、人员多、负担重,经费不足、运转困难、制约发展。二是基层站点基本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使用时间长、设施设备落后,与先进地方相比差距大、投入少,亟待维护改造提升,加之,每年受汛期影响,区内道路修复任务艰巨,形成的资金缺口较大。三是积累形成的监测数据利用率不高,监测数据的转化利用成效不明显。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争取支持,改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三、2025年工作打算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我局将紧盯工作短板弱项,找准途径破解“瓶颈”,全力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抓好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谋、争、推、管”四个字。研究政策,科学分析研判,精准对接上级项目投向,扩大项目储备,确保更多关乎保护区发展的重大事项进项目、进规划;协调推进、争取支持,有效推进项目落地;强化管理、注重效益,依法依规加强项目管理,确保每一个项目推进有力、质量过硬、效益良好,为保护区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二)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继续抓好自主项目的开展,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有计划开展金钱豹、林麝和兰科植物等专项调查监测,通过项目实施锻炼业务技能,探索野生动物监测先进技术应用,提升保护工作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要完成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和大熊猫栖息地监测等专项工作任务。(三)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把安全工作作为全年目标最重要、最基本、最底线的工作保障,围绕确保无森林火灾、无安全事故的目标,抓宣传、搞排查、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促发展,筑牢安全防范底线。(四)提高科普宣教效能。不断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活动流程,扩大受众范围,加强与驻地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机构的合作,提升自然教育各个环节综合能力。(五)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继续丰富优化智慧监管平台功能,构建“空、天、地”智能监测体系,强化“随手拍”功能,完善资源本底数据库,收集整理历史业务数据,加快沉睡数据分析与成果产出。(六)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纪律规矩全面过硬。强化纪检监督职能,加强监督管理,推进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拓展我局“以红带绿,以绿映红”工作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