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第五幼儿园

榆林市第五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3-19 09:35
单位名称 榆林市第五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住所 榆林市西沙葡萄园变电站北
法定代表人 徐佳
开办资金 3332.5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36.8万元 2177.8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第五幼儿园.公益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党建引领,筑牢教育根基一是组织建设规范化:以“一校一特色,一园一品牌”和“党建示范校”为抓手,推进我园党组织建设。二是主题教育常态化: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日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红色故事进课堂”“国旗下讲红色故事”“童心献礼、喜迎国庆”十一文艺庆典活动等,让党员教师、幼儿在实地参观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多样化: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开展“师幼结对帮扶”活动,党员教师走进社区,开展环保宣传、义务劳动等文明创建活动,展现了党员教师的良好形象。四是工会工作凝聚人心:工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活动,通过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活动、第三届一次教代会、参加区第十三届城区教职工运动会、“庆元旦‘饺’好运”包饺子等活动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团结进取的工作作风。通过各类活动让工会真切地做职工群众信赖贴心的“娘家人”。五是巩固脱贫成果,精准资助困难儿童: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本学期通过“多对一”形式深入帮扶幼儿家中,结对帮扶困难幼儿16名。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本学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幼儿60人,免补资金22500元。(二)安全护航,守护校园净土我园始终将安全工作置于首位,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安全管理与教育工作。在抓好完善安全工作网络修订管理制度、逐级签订安全责任落实、进行“13530”安全教育和组织应急演练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现有监控140个,干粉灭火器6个,水基灭火器69个、配足安保器械,4个100%全部达标。先后组织了防恐防暴演练、消防疏散演练、防踩踏演练活动各1次,防溺水、网络安全、传染病预防、扫黑除恶、食品安全、自然灾害一氧化碳、户外活动安全、反网诈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各1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借助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每月由专人实施治理,确保“四害”防治无漏洞。(三)保教赋能,践行育人使命一是教育教学活动常规化:按照学期初班务计划,各班有序开展一日常规活动。教师积极备课、主动思考,本学期共进行教师月量化考核四次,做到了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切实发挥量化考核的作用。扎实开展推普周活动,幼儿通过聚焦新生活、新成长、新征程三方面内容打卡榆林新地标,进行经典朗诵比赛,用稚嫩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二是幼儿活动多彩化:以幼儿五大领域发展为前提开展我们的节日——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主题活动,按月开展你好秋天活动、爱祖国红色节活动、乐在冬季活动、爱创新艺术节活动,组织“童心向党·喜迎国庆”文艺庆典活动,参观科技馆、民俗馆、美术馆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幼儿参与到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活动效果较好,得到家长们的认可和好评,各项活动均展现了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三是保育工作精细化:重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如指导幼儿正确洗手、穿衣、整理物品等。教师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给予细致照料。教育教学方面,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齐开足五大领域课程,通过情景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开展特色课程,如创意美术、趣味足球等,挖掘幼儿潜能。本学期幼儿在语言表达、认知能力、社会交往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四)教师队伍建设,铸就教育坚实力量一是以培促进,提升专业能力。继续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方式,践行省市能手引领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的闭环梯队成长模式,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集体培训、小组培训等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活动,有效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围绕教师专业技能、保育专业技能,集体教育、课程建设、专业知识学习等内容充分满足教师多项发展需求。二是以研促教,增强教研实效。本学期重点开展语言核心经验下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组织教研活动,根据教师理论短板,通过集中研讨、分组研讨、各类语言活动组织研讨交流的形式,在完善教案书写的基础上,结合语言核心经验中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学语言开展学习和教研。三是立足园本、聚焦课程。为使课程发挥其育人价值,前期,幼儿园针对教师在班本课程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班本课程培训、网络学习,对优秀案例进行集体分析,之后随机呈现某个课程主题请教师进行现场构建,随后再呈现完整的课程案例让教师找差距,这既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和设想,又让教师从完整的课程案例中找到新的思路。(五)家园共育,搭建成长桥梁组织开展学期初、学期末家长会,构建家园互通桥梁。创新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形式,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家长进厨房、庆十一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家长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感受幼儿在园生活,增加家长对于教师的认同感。本学期各班主任通过电话、微信等媒体手段积极推广,提升家长育儿理念,促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实现家园合力,共同助力幼儿成长。(六)卫生保健,守护幼儿健康一是筑牢卫生保健根基:卫生保健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我园十分重视卫生保健工作,组织保育教师开展《陕西省保育员工作指南》《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急救知识培训》《保育员卫生消毒技能培训》等11次健康培训。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班级家长群等形式宣传卫生保健知识15条,组织幼儿开展爱眼、爱耳、垃圾分类、心理健康等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家长、幼儿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始终坚持以细为要求,严把消毒关、晨午检关、防控关、常规关,做到标识明确,定点定位,物品的摆放、标识的张贴、操作的流程要求做到全园统一。认真开展幼儿保健体检工作,本学期组织全园幼儿体检1次,不定期核验幼儿疫苗统计情况,每月定时通知幼儿及时接种,确保查验补种率达100%。二是优化膳食营养,助力幼儿成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需求以及季节变化,科学制定每周营养食谱,守护“舌尖上的幼儿园”。对照膳食委员会及全园家长发放问卷,多元反馈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幼儿食谱,为幼儿提供更加安全、营养、美味的饮食,让家长放心、幼儿满意。本学期共计发起2次“家长进厨房活动”邀请,3次家长陪餐活动,150余名家长代表参加活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原创绘本剧《拾“遗”》荣获榆阳区第六届亲子绘本剧城区组三等奖。2.孙小娜老师获区教学能手称号;刘逸乐、薛红霞、李星佃老师分别获陕西省保育技能大赛三等奖、榆林市保育技能大赛三等奖、榆阳区保育技能大赛一等奖。3.本学期共有1个省级规划课题结题;1个市级课题结题;2篇论文发表。4.本学期《百变风筝》获榆林市stem教育竞赛二等奖;《叶子上的洞洞》教育教学成果获区级一等奖;《迷你世界》游戏案例获榆阳三等奖;形成语言核心经验手册,活动评析案例集一册,班级优秀课程视频案例6个,班本课程实录9个。三、存在问题回顾过去,我们在各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1.集体活动组织质量有待加强,要更注重体现游戏化教学;2.教师课程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多数班级班本课程还停留在实施层面上,课程价值不能深入挖掘、忽视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性和课程的生成性;3.教育常规工作的坚持性不强,有忽松忽紧的现象,幼儿发展与评价的形式和细则有待深化;4.家园共育深度需进一步拓展等。四、下一步打算1.升级“三防”工程,增换3-10个高清摄像头,开展防暴恐、防溺水实战演练;2.全员培训“保育教育评估幼儿园自评系统、乐玩越乐、儿童行为观察学前记”三大软件;3.争取专项资金9月底前完成户外游戏区改造,征求班级教师、幼儿意见按需配备室内外玩教具;4.成立“家长监督团”,轮流参与设施采购验收;5.将园本课程与“十项常规”深度融合,开发藤宝四季发现家课程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