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就业促进中心

宜君县就业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9 09:35
单位名称 宜君县就业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职业介绍、劳务输出、招聘咨询、失业人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介绍、就业咨询、开发就业岗位、职业培训、创业孵化基地和社区工厂认定管理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
法定代表人 邢小强
开办资金 1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6万元 54.35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就业促进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中心在县人社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为确保全年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及时组织召开了中心办公会,研究、讨论、起草,印发了《2024年宜君县就业创业工作要点》,转发市中心《关于建设镇办就业服务专员队伍提升基层就业服务质量的通知》以及《关于严格落实在编人员包抓制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就业服务质量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制定在编人员包抓制定,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深入贯彻落实陕政办发《关于进一步巩固加强稳就业工作的通知》文件,及时组织学习省人社厅《关于开展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专题调研的通知》文件,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县各个企业、个体工商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走访摸底,对用工情况进行统筹协调,优先安排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是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春风行动”“苏陕协作”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举措,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为全县群众提供全面的就业创业服务,有力促进我县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四是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和脱贫劳动力需求,始终将脱贫劳动力作为职业提升行动的重要扶持对象,全面开展园艺工、农艺工、家禽家畜饲养等技能培训班,做到培训对象、内容双精准,不断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五是针对全县各类人群的创业需求,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政策,为我县创业者提供政策服务和资金支持。六是为持续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我县劳务品牌发展水平,根椐市人社局《关于开展2024年劳务品牌培育创建的通知》(铜人社发[2024]4号)文件要求,今年我县新创建劳务品牌2个,分别是“宜君山地果艺师”、“宜君县酿酒师”,有力地扩大我县就业规模和产业容量,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七是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创业孵化基地认定,经企业自主申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评审。今年主要从电子商务、农业和数字产业三个方向打造创业平台,截至目前,新认定县级创业孵化基地3家。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72人,完成市上任务300人的124%,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6人,完成任务100人的15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2人,完成市上任务50人的124%。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32人,完成8000人任务的138%,创经济收入3.3亿,苏陕劳务协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5人,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25人1.25万元。三是印制务工信息1.5万余份,提供用工岗位2000余个,促成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325人,实现有就业意愿脱贫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四是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32期,培训1600人,完成1100人任务的145.5%,其中脱贫劳动力1212人(苏陕培训2期100人,脱贫劳动力89人),发放补贴246.6万元。五是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6户13万元;六是联合信合、邮储等金融机构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9176万元,完成3400万元任务的269%,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办理贴息贷款31家8790万元,个贷15户386万元,共带动198人实现就业,稳定就业156人。七是新认定县级创业孵化基地3家企业。全县共认定各类创业孵化基地16家,孵化个体100个,带动就业420人。八是零工服务中心的建设,为我县搭建了灵活就业渠道,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提升稳就业工作,推进更加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群众6412人次,发布就业岗位3846余个,通过线上线下注册零工1881名,用工企业3077家,成功介绍找到工作1254人次。三、存在问题2024年全县的就业工作尽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弱项和短板:一是就业岗位开发难度较大。由于我县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吸纳能力有限,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工资性收入增收难度较大;二是社区工厂建设还需加强。现有的社区工厂运行还不规范、规模小、人员就业及工资性收入不稳定、带动脱贫劳动力能力还不强。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岗位推送和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将我县及外地用工信息送达群众,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促进群众转移就业,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二是规范社区工厂、完善配套设施,加大社区工厂招工、培训力度,加强社区工厂的日常监管工作;三是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五、下年工作打算2025年我中心将继续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谋划好全县的就业创业工作。一是深化思想认识,树牢就业是第一民生的理念。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需认真学习贯彻相关要求,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谋划好全县的就业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就业工作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把这项得民心、惠群众的工作做实做好。二是用好用活就业政策,促进全县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加强岗位推送和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将我县及外地用工信息送达群众,促进群众转移就业,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强化公益性岗位实名制动态管理,对符合条件并有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人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到龄和需调整岗位的人员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无法外出务工无力就业的脱贫人口能够托底就业有收入;不断扩大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阿里巴巴和高德地图相关业务高质量完成。在此基础上,不断积极对接高薪企业入驻创业大厦,力争“十四五”期间宜君人工智能训练师达到千人规模。三是用心用力服务民生,合力推动各项保就业工作落实。要在全县就业工作领导机制的统一部署下,定期研究和分析全县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出行之有效的举措,创新思路举措,打造工作亮点,提升就业工作水平,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