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健康与体检。 | |
住所 | 三原县秦桐街北段路西 | |
法定代表人 | 王迎新 | |
开办资金 | 80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862.36万元 | 22916.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40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县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我院始终将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职能,扎实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在医疗服务、学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按照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1.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医院加强重点专科发展规划,明确市县级重点专科各4个。通过持续加强与省内知名医院的交流合作,不断推动人才队伍增量提质。2024年我院引进手足外科团队5人,选派49名业务骨干外出学习交流,有效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医院着力加强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县域医共体分院各救治单元建设,能够完成高危胸痛的早期识别、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等多项技术。2024年7月,顺利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再认证,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单位”、“陕西省首批五大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等称号。2.加快三级医院创建。对照陕西省三级医院评审细则,医院从“管理水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硬件投入”等维度发力,全力推进创建工作。2024年底完成药剂等14个专业的数据对接,154条数据实现从手工统计到系统抓取的转变,并运用PDCA的方式开展工作,形成了闭环管理。成立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强化对医院质量与安全的日常管理。截至2024年底,已开展19轮自查整改,为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奠定坚实基础。3.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深度融合。组织开展“改善就医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主题活动,在就医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质量上做“加法”,通过开设“一站式”结算窗口;引进叫号系统,安装检验报告自助打印设备;门急诊药房增加自助取袋机;增设新型门诊、开设夜间门诊;挂号、CT室、检验科、超声医学科等科室提前半小时上岗;对门诊大厅墙面进行降噪改造,厅顶安装遮阳网;门诊大厅电子屏循环播放医院新技术开展情况、医院工作动态及专家推介等栏目;为解决老年患者及残疾患者如厕问题,设立无障碍卫生间,同时将台阶改为斜坡;围绕群众的就医需求,改进医疗服务、优化诊疗流程,落实便民服务措施20余项,推出的“门诊一次挂号管3天”“夜间门诊”“三代办”暖心服务和57项检验结果互认等举措,获得群众广泛好评。截至目前,“一次挂号管三天”获益患者1710人次;代办出院结算手续423次,为残疾人和70岁以上患者代办就诊手续169次;其他服务类型20686次。4.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坚持建强医共体牵头医院,引领分院共同发展。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院长及各分管副院长组成的医共体领导小组,确立了“两科一院”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一院一策”帮扶方案。积极畅通医共体上下联动渠道,优化双向转诊流程。截至2024年底,总院已下派8个分院义诊50余次,服务患者18000余人,我院1名副主任医师长期在分院坐诊帮扶,逐步落实了“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诊疗回基层”的诊疗新格局。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医院主要运行数据2024年医院全年门诊量407446人次;住院患者31951人次,较上年度上升2.89%;平均住院日6.48天,较上年度下降0.87天;手术量5833例,较上年度上升5.19%;出院患者手术占比18.26%;较上年度上升2024%;2024年总收入3.05亿元。2、聚焦信息化建设,提升数字赋能支撑力2024年我院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有血液透析中心智能管理系统、门诊排队叫号系统、医院DRG管理平台、职业病体检系统、虚拟化平台扩容、医保药品追溯系统、食源性疾病上报系统等项目建设,施工周期6个月,费用总计3701569元。3、聚焦医保管理,提升费用管控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按病种付费、DRG付费等新支付方式的实施,要求医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医疗行为规范。医院紧跟医保政策步伐,全方位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与精细化管理。推动DRG新型医保支付方式的高效率使用,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通过深化“互联网+医保服务”,优化了办事流程,打造了医保服务“一张网”,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不断优化和提升医保服务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医保码应用推广和移动支付,提升结算率。三、存在问题。1、临床医学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由于编制原因,招聘专业人员比较困难,部分科室临床一线医生长期得不到补充。2、医保垫付资金拨付不够及时到位,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筹资难,医保转诊、支付政策调整,导致医院收入锐减,运营面临较大压力。3、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共建共享技术支撑不够。四、整改措施1、加大人才招引和培养力度,以青年医生论坛为平台,为年轻骨干打造展示的舞台,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技术骨干和中青年优秀人才,为医院技术的发展打好基础。2、密切关注医保政策变化,加强医院内部培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合理调整医疗服务结构,优化常见病多发病费用结构,努力控制病种成本。3、加强对接协作,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建共享。加大对分院的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力争达到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疗质控等“十大管理”中心,推进行政、人事、财务等“八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共建共享。2025年工作计划:(一)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深入巩固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升质控信息化水平,开展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价。继续加大临床路径管理推行力度,扩大临床路径病种。加强慢性病防治,优化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二)加快三级医院创建。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大人才招引和培养力度,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强化医院运营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持续提高医疗救治能力,争取早日跨进三级医院行列。(三)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深化医院人文服务理念,传承和弘扬“三医”精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关爱行动,积极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实现患者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的双提升。(四)加强精细化管理。 紧密结合医院实际工作,不断完善优化运营环境,抓好建章立制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措施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医疗管理新体系;通过提高管理效益,提升运营质量,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满怀信心与决心。我们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守护健康为宗旨,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县域内医疗服务的标杆,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5年,从2023年4月30日—2028年4月2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