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华阴市融媒体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建成全媒体矩阵,实现“三屏一声”全覆盖。参与智慧政务建设。组织开展文化、体育等公益各类活动。打通党的政策下传和社情民意上传。实现舆情监测全覆盖,为舆情大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 |
住所 | 华阴市太华北路23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红星 | |
开办资金 | 741.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共华阴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74.87万元 | 1779.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华阴市融媒体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外宣质量积极组织对外宣传活动,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来我市采访采风,精心制作对外宣传品,抓住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挖掘典型亮点,总结特色做法,开展了一系列对外宣传,讲好华阴故事。年初下达了《2024年外宣上稿任务》,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对标任务,积极投稿,2024年全市先后在各大报刊网站媒体刊发稿件1450余篇,其中,中央级媒体发稿85篇,省级媒体发稿616篇,市级媒体发稿757篇,用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和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华阴、华山做了全方位的宣传推介。2、开办专题节目提升宣传深度围绕法治政府示范市,为更好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强化社会治理,共建法治华阴,与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联合开设普法宣传电视专栏《与法同行》,为法治华阴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目前已播出9期;围绕政协文史馆建设,为加强文史资料征集,发挥团结育人作用,让丰富浩瀚的文史资料实起来、活起来,特别开设《华阴文史》专题栏目,目前已累计播出10期;围绕全市老百姓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策划编排了《小城说事》系列访谈节目,聚焦恶犬伤人、文明遛狗、垃圾乱堆乱放、噪音污染等问题,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直击问题,现场拿出整改措施,随后跟踪问效,解决实际问题。3、运用全媒矩阵开展融媒行动今年以来,我中心围绕内容定位、用户互动、推广渠道等方面,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话题,抓住社会热点,完善“抖音+”功能,在华阴融媒抖音号运营推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前开设抖音号5个,分别为华阴融媒官方抖音号、一城山水hy、华山关老师、遆高亮、华山日记。共计发布了300余部短视频作品,涵盖了旅游、美食、文化等主题,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都有了较大的创新。原创视频《20年后你会不会后悔现在的选择》全网总计播放量1100万次,播放量破百万的短剧共计两条。华阴融媒社会热点视频点击量超800万一条,破百万的4条。以直播的方式开播“华山日记”,以华山吃住行游购娱攻略为主要内容,负责宣传华阴市文化、旅游宣传;适时开展助农直播工作,每场时间1--2小时。通过直播、短视频、一图解读等创新形式生产老百姓听得懂、愿意看的新闻产品,充分展现华阴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新成效新业绩,让广泛传播的华阴故事成为反映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大踏步发展的生动缩影。二、社会效益情况全年在渭南电视台、渭南广播电视台、新华社新媒体平台发稿量均居渭南前列。特别是五一、十一期间,对记者编辑周密部署,团结协作,在省、市级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播发宣传华阴旅游相关融媒体作品60条次,用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和丰富多样的形式对华阴华山做了全方位的宣传推介,极大提升了华阴、华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虽然我中心在宣传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干部职工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业务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工作凭经验,缺少创新思路、举措,不能适应新时代宣传工作要求。(2)整改措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破解难题,在人才吸纳、机构运行、无线覆盖、推广使用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好工作,进一步实现搭台子、唱大戏、唱好大戏引观众的工作目标。一是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快推进融媒体中心对外影响力,不断提高关注度、知晓率,引导群众做好线下体验,增强使用效率;二是不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对现有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推动华阴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将采取结对帮扶措施,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促使干部职工熟练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岗位工作职责、应知应会常识、新闻采访编辑知识,为融媒工作打好基础。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中心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突破难点,创新亮点,积极探索,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宣传引导水平。(一)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上用功。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策、采、编、发、评”工作流程,着力推动融媒体原创产品多平台传播,多渠道发布,达到最佳传播效果。建立多渠道联系机制,增加平台受众面,提高华阴知名度和美誉度。(二)在重大主题宣传上用力。做好重点项目开工以及重大重要节假日等方面的宣传报道。不断创新采访报道方式和内容,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了解新闻事实,增强融媒体产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主题宣传、系列报道上抓创新,将话筒和镜头对准现实生活、对准基层群众,使新闻报道更加鲜活、出新出彩、富有特色。(三)在打造精品上用劲。树立精品意识,加大选题策划力度,针对新媒体产品要研究内容、选题、标题,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建立更为全面、深入、细致的报道机制,打造更为精彩、生动、有趣的影像视觉体验,在各级主流媒体加大供稿数量、提升供稿质量,扩大华阴对外宣传影响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27042号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