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扶贫经济合作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小额信贷项目的实施。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怀远东路政务大厅20楼 | |
法定代表人 | 白海东 | |
开办资金 | 52.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2.2万元 | 172.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于2024年9月12日进行了变更登记,举办单位由榆林市横山区乡村振兴局变更为榆林市横山区农业农村局。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互助资金工作。1.强化借款放收督导,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一是现场指导互助资金借款发放,确保协会借款发放流程规范标准。2024年累计发放借款3444笔、6907.6万元(较去年增加406.19万元),资金使用率88.66%。二是摸排掌握协会借款到期时间,督促协会按时回收借款。2024年互助资金借款按时回收率100%。2.强化借款资金使用,支持发展主导产业。一是积极引导会员发展以白绒山羊为主的养殖业和以小杂粮为主的种植业等能够有效促进会员增收的产业。2024年全区互助资金扶持养殖业3583万元、种植业2631万元、其他产业693.6万元。二是定期进行互助资金借款使用情况检查,坚决杜绝将借款用于购房、买车等与增收无关的消费性项目,对检查发现的非生产性借款,及时收回借款并收取相应的占用费。2024年累计抽查互助资金借款会员194户,未发现违规使用借款情况。3.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一是采取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等形式,重点培训协会管理、风险防控、资金运作、业务开展、账务处理等内容。全年累计培训培训133人次。二是组织指导协会管理人员换届选举,提议协会对服务意识不强、不认真履职、年龄大的管理人员进行选举更换。累计更换协会管理人员35人。(二)小额信贷工作。1.坚持两个强化,确保工作落实精准度。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银行网点LED屏幕、手机短信推送等方式,广泛宣传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二是强化按季贴息。按季度准确、及时拨付贴息资金。2024年全区小额信贷累计贴息596.2万元。2.抓好两项环节,确保发放流程规范度。一是贷前评级授信准。根据产业发展情况、社会诚信度等指标准确评级授信。二是贷中审核把关细。逐级对贷款对象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确保每一笔小额信贷贷款合法合规。2024年全区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213户、金额5863.63万元。3.筑牢两层保险,确保风险隐患可控度。一是加强风险化解。分析研判逾期原因,对确因经营受阻等因素导致暂时还款困难的贷款户,利用展期等方式,帮助贷户渡过难关,化解逾期风险。二是加强司法追缴。对主观恶意拖欠贷款不还的贷款户由承贷银行提起司法诉讼,追缴逾期贷款。(三)小微企业贷款补贴工作。1.明确联带对象,确保“带得准”。一是明确小微企业联农带农重点是对全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024年累计辐射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81户。二是在重点带动脱贫群众的基础上,有序带动其他一般农户。全年累计带动一般农户213户。2.建立利益联结,确保“带得稳”。一是积极推行小微企业直接带动农户发展生产的利益联结模式,引导支持小微企业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二是积极推行小微企业通过吸纳就业的方式建立与农村劳动力的利益联结,稳定增加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3.强化政策支撑,确保“带得久”。一是进行贷款补贴,组织工作组开展实地核查,核实是否真正落实联农带农措施。2024年累计对2个小微企业补贴贷款利息18.3万元。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2024年全区互助资金借款“放得出、用得准、收得回、有效益”,协会运行管理状况良好,有效缓解了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推动了羊子养殖、小杂粮种植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群众收入(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增强了群众诚信意识。小额信贷发展健康有序,有效降低了脱贫群众贷款成本,激发了内生动力,其在助力群众稳定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推手作用不断增强。小微企业帮扶积极性显著提升,被带动群众户数大幅增长、收入持续增加,实现了“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的目标。三、存在的问题。1.工作作风有待加强,责任落实还不到位。2.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3.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4.互助资金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四、改进措施。1.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责任落实。2.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学习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升学习自觉性、主动性。3.进一步完善单位的规章制度。4.进一步加强互助资金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做好互助资金相关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省、市互助资金政策,不断强化互助资金协会自身建设、借款发放与回收、管理人员业务培训、风险防控等工作,确保全区互助资金“放得出、用得准、收得回、有效益”;加大各协会之间财政资金的调整,对会员借款积极性不高,用途不合理的进行调整,计划调整200万元。2.进一步做好小额信贷相关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省、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积极主动做好小额信贷政策宣传、贷款发放、逾期催收、贴息、风险补偿、系统数据维护等工作,确保全区小额信贷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支持脱贫群众发展生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