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林场
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林场
发布时间:
2025-03-19 08:33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林木种苗/国有林场规划计划编制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森林培育与经营护林防火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
住所
榆阳区牛家梁镇古城滩边墙村
法定代表人
纪志荣
开办资金
386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40.6万元
3849.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完善了林场内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从造林育林到资源保护,再到后勤保障等分工精细,协同高效。各项业务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开展日常工作,确保任务落实到人,责任清晰明确。管理层定期开会,依决策机制审议林场重大事项,保障决策科学。二、开展的业务活动及成果航天育种项目引进串叶松香75000株和莱菊1号75000株两个品种,共计栽植130亩;移栽温室棚蛋白桑、红象草、皇竹草共计16亩,对2023年种植的50亩紫根草进行了补植,完成了日常控温、浇水、施肥等管护工作;场部苗圃新定植樟子松小苗10万株,定植元宝枫10000株;管理管护历年留床苗木280亩以及三角枫10000株、五角枫500株、美国红枫4700株,完成道路垫土、压水管、修建浇地水口等基础设施维修;走马梁公墓开展春节、清明、寒衣节等节令祭祀防火工作,接待人数近20万人次并发放防火宣传品4万多件、公墓内卫片补植1000余株樟子松、东、西瞭望塔进行整体维修、新建花圈焚烧点10处、新修防火道路2公里,开展林区巡护管护和坟地审批手续检查工作;外业各工区完成平茬抚育工作、中韩友谊林造林项目500亩、孟家湾乡圪求河补植造林2300株樟子松,林区补修围网工作、维修更换孟家湾管护站供水系统和供热系统;红山苗圃管理苗木314亩,其中管理历年留床樟子松260亩、美国红枫20亩,今年定植26亩樟子松小苗50000株、维修蓄水池以及50处出水口。完成全年所有苗木的浇水、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所有苗木生长旺盛,达到了专业技术标准;新品种引进方面: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桃花品种适应性试验项目,该项目用地3亩栽植23个品种,今年新补栽桃树300株;承担市林业局林下牛肝菌400亩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并与榆林学院生命科学院达成牛肝菌试验数据采集及技术总结服务;继续观察试验原有的23个海棠品种,19种地被植物,多种造型树木和绿化用乔木和自主引种试验小叶椴、辽东栎、大花水桠木等树种试验课题研究;榆林榆树园榆树新品种引种示范基地项目由我场于2019年-2021年完成建设,全园面积97.8亩,培育管理各类榆树5400株和其他绿化苗木29000多株。今年继续进行管护工作,榆树园完成了全年所有苗木的浇水、施肥、除草、打药等管护工作,目前榆树等苗木长势良好,达到了典型示范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一)林地界限模糊,纠纷矛盾突出。1990年定发林权证时由于当时工作不细致,部分林地界限模糊,致使林地纠纷大,矛盾突出;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没有成功,致使原有矛盾未解决,甚而激化;国有林地管护面积较大,干部职工工作强度增加,导致管护困难。希望将2008年未完成国有林地林改工作继续推进,明确国有林地界限,依法依规按照相关程序重新确权定界。(二)涉林项目倾斜,选用林场苗木造林。作为林业队伍中的一员,我场从技术和人员配置以及苗木生产、苗木供应方面,都有能力完成主管局安排的植树造林、苗木抚育等项目。希望主管局今后将一些林业建设的任务和项目向林场倾斜,或者在其它造林项目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我场苗木,用于植树造林解决苗木积压销售问题。(三)国有森林资源被侵占、处罚难度大。林场管护辖区内有煤矿经营,当地村民受经济利益驱使,抢修违章建筑、抢占国有林地资源现象屡禁不止。需要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国有林地违章建筑拆除)和执法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打击毁林占地行为,加快处理违法使用林地的违法行为,确保国有林地资源安全。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坚持营林工作的核心地位,深化林场的营林工作,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林场主营业务,提升林场的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二)优化苗圃产业结构,引入创新品种,激发苗圃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引进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增强苗圃的竞争力,同时注重生态效益,推动林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三)采取多元化措施加强管护工作。加强与林区地方政府、村委、村民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巩固场群关系,形成有效的资源管护协同效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林地管护的效率和效果。(四)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坚决遏制对森林资源的任何破坏行为,加大对违法图斑等关键问题的整治力度。通过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森林资源的完整与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