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气象局

三原县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5-03-18 17:36
单位名称 三原县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气象法规规划;气象行业规划;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业务管理;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
住所 三原县招商大道气象局
法定代表人 李飞
开办资金 21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1.03万元 287.7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气象局.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4年以来三原县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三原县委县政府及咸阳市气象局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为抓手,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将2024年工作汇报如下。二、全年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气象法规规划情况全面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赋予社会管理职能,制定印发了2024年随机抽查方案和2024年防雷专项执法检查方案。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平台随机开展检查事项3项,检查对象9家;责令整改防雷安全隐患2家,整改完成率达到100%。“互联网+监管”事项4项,完成率达到100%。落实防雷安全行动专项集中整治工作要求,深入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共开展重点企业雷电灾害防御检查43家并签订防雷安全责任告知书,召集27家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举办三原县防雷安全监管推进会。依法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了气象行业安全生产零事故。2.气象行业规划情况今年以来,三原县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气象局和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部署,聚焦三原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及2024年重点工作,业务用房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业务运行环境搭建和辅助用房改造项目已经省气象批复立项,拟在2025年投资建设。今年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直收站落地三原,成为了除西安灞桥以外全省唯一的风云四号接收站,展现了三原气象事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实现三原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3.气象防灾减灾情况一是开展常态化业务学习、考核,严格按照观测规范要求,定期维护维修观测设备,开展应急演练,巩固提高业务人员业务技能。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汛期气象服务责任落实。成立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汛前自查和督导检查。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将防汛抗灾气象服务责任落实到各层级、各环节。三是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全力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强化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会商研判,准确预报汛期三原重要降水天气,认真落实“9119”工作机制。四是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图片、资料和现场讲解,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4.气象业务管理情况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主要领导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纲要》落地落实举措。开展春运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做好寒潮大风、雨雪冰冻、道路结冰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加强同县交警大队的联防联动和沟通会商,切实提高春运期间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开展能源保供气象服务,制作《秋冬季能源保供气象服务专报》15期,提供未来十天气温趋势及主要天气过程预报信息、供暖节能提示信息,为生产安全和生产发展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开展春耕春播气象保障服务,开展分区域、分作物的农业生产全过程精细化农业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农作物苗情监测评估。新建六要素智能气象站两套,提高气象观测站网覆盖率,消除气象监测盲区,进一步提升三原县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强化“三夏”气象服务保障,召开“三夏”专题气象服务工作会议,部署“三夏”监测预报和气象服务各项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及时掌握全县麦收时间和进度等信息,制作发布《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30期。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开展“三秋”专题农业气象服务。与多部门开展实时会商,并围绕秋收秋播提供未来15天天气信息及农业生产建议,组织气象服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情调查,每日滚动制作发布《“三秋”专题预报》。5.气象科技攻关与成果推广情况修订完成《三原县气象局递进式气象服务工作方案》,落实“3161”递进式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机制,强化临灾预警,及时发布预警和防御提示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到人,防范措施提前到位。修订《三原县气象局强降水天气递进式“叫应”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了以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叫应启动条件和叫应时限、叫应实施步骤、叫应内容和方式,并对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汛期工作纪律提出了严明要求。修订《三原县气象局暴雨预警信号标准(试行)》,新标准遵循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了预警信号发布内容的规范性和针对性,能更好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对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更新频次,根据市台指导产品和本地灾害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更加精细的短临灾害监测预警,不断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预报准确率。三、取得的主要效益1.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得到规范,加强同建设规划、土地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对可能造成影响和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项目严格按申报、初审、审核、审批四个环节进行气象行政审批,有效保护了气象探测环境。2.为三原成功举办重大活动做好气象服务保障。3.将气象普查成果本地化应用。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工作中依然存在着气象工作方式有待创新2、气象成员思想政治引领活动形式还需丰富等问题。五、改进措施1.今后要通过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强天气监测,尽量做到提前预警,为领导防灾减灾决策抢得先机;2.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管理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3.加强气象服务创新。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做好气象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履行气象防灾减灾职责,做好灾害性、转折性天气监测、预报和服务,做好防汛抗旱、秋收秋种等重要时段气象服务。扩大与其它部门的联系,强化自身建设,推进镇村气象工作阵地建设,加强气象干部队伍培养,不断提升气象工作水平。(二)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及党纪学习教育、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全面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和执行力度,确保气象数据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三)加强气象文化和科普宣传建设。通过举办气象科普讲座、气象台开放日等活动,增进公众对气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气象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