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发布时间: 2025-03-18 17:34
单位名称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立足“三农”,发展农机化,构建和谐新农村。农机化项目申报、实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机安全监管及农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等。
住所 三原县人行街7号
法定代表人 董峰
开办资金 2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35万元 73.32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公益 从业人数  7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执行章程情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政策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积极开展单位的各项工作;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学习强国”等载体,认真学习党史及各级文件,写心得谈体会,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党史答题竞赛、民意调查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二)聚亮点工作1、合理区域布局,打造省市重点。按照“一县三区”(塬区、大灌区、小灌区)统筹规划布局,围绕三原县裕原路、关中环线、三独路、西韩线等交通要道,优化农机装备配置资源,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2024年全县重点遴选打造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个(三原县李绵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个(陕西秦正盛景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县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6个(三原鑫锐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三原盛驰农机专业合作社、三原兴胜农机专业合作社、三原县泽泰园农机专业合作社、龙耕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三原振阳宏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县域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机手入社率达到60%以上。“农机手培训+实操+规范作业”三个平台建设。依托位于大程镇的陕西秦正盛景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建设农机手培训+实操+规范作业示范基地设。成功举办全市农机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大赛活动。11月25日,全市农机安全生产操作技能大赛在我县举办。省农机推广站副站长杨海龙、市农机中心副主任王彦明、副县长雷彬献出席了活动。大会分为实操技能比赛和农机安全法委法规、农机安全隐患排查等理论知识竞答。此次技能大赛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驾驶员和操作手的安全生产意识,为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农机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内部管理:根据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做好各自负责的工作。一是做好农机购置补贴登记及资料收集;二是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三是农机安全监理及宣传。四是做好工资发放和医保统筹缴纳工作等;(四)、财务管理: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审法》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努力开源节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五)、党风廉政管理:一年来,我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振精神、转作风、提效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表率作用,确保了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面落实。(六)、安全生产管理:以“创建‘平安农机’,提升发展质量”为主导,做好农机安全管理。严格依法依规办理农机登记、检验和驾驶员培训考试等工作。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安全监管责任更加清晰,便民化水平不断提升。(七)、全年无事故。(八)、全年单位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农机生产工作:2024年春玉米播种面积1.03万亩,耕整地8.5万亩。“三夏”“三秋”各投入作业机械3000余台,“三夏”完成小麦机收面积32.98万亩、玉米播种25.04万亩。“三秋”完成玉米机收面积24.04万亩,小麦机播机积33.12万亩。建立小麦机收减损检测点7个、玉米机收减损检测点6个。2、秸秆综合利用2024年全年种植小麦33.6万亩,玉米25.04万亩。全年累计完成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57.94万亩。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台帐,做好数据采集,共入户调查120户和6家合作社。新增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具277台,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达到98.4%。3、农机购置贴2024年中、省财政共下达我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77万元,共补贴机具数1561台(套),补贴受益1372户,兑付率99%。4、全年检验农业机械1077台,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1360份。办理农机驾驶证75人,到期换证20人,增驾21人;通过率达到95%。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已完成报废农机11台,涉及补贴资金14.31万元。三、存在问题一是项目建设用地存在困难,有待于从县级层面调剂增加农业设施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指标;二是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中农机补贴、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推广培训、技术服务等工作,财政投入少,农机化工作经费不足;三是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较难开展,农机手安全意识淡薄,农机安全监理装备老化,国家及相关部门没有出台农业机械强制报废标椎,制约农机三率的提高。改进措施(一)巩固提升“1311”模式,农机化生产服务链进一步提升(二)组织好农机化生产调研工作(三)夯实工作责任,抓好“五到位”确保“三夏”“三秋”工作圆满完成(四)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并督导“三夏”工作(五)提高服务意识,“送检、送考”方便群众(六)强化农机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加大隐患排除力度(七)加强宣传报道营造农机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五、2025年工作打算一是按照“一县三区”(塬区、大灌区、小灌区)统筹规划布局,围绕三原县裕原路、关中环线、三独路、西韩线等交通要道,优化农机装备配置资源,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2025年全县重点遴选打造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个,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个,县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3个,县域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机手入社率达到60%以上;二是依托县域内农机合作社建设500吨烘干塔一座,加快补齐粮食生产烘干环节的短板。三是在鲁桥镇、陂西镇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力打造高标椎农田示范样板工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