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原分校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原分校

发布时间: 2025-03-18 17:27
单位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原分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承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
住所 三原县城关镇农业科技中心院内
法定代表人 吴金营
开办资金 29.8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6万元 5.07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原分校.公益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校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对开办资金进行了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按照市校培育要求,采取分组包镇方式深入全县各镇办开展高素质农民发展调查,全县1707名高素质职业农民完成了全省高素质农民在线问卷调查,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奠定基础。全年开展初级高素质农民复审及继续教育共计848人,中级职业农民资格复审191人。开展2024年高素质农民粮食专业培训班4个,培训人数200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认定高素质农民2228人。推荐职业农民张飞等9人参加梁家河、福建兰村2024年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推荐来锐等10人参加2024年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青年带头人培训。推荐赵湖北等10人参加2024年度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训班。推荐焦婷等10人参加2024年度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培训,持续推动乡村人才培养,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迈进。2、做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计划及相关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普及性实用技术培训33场次,受训群众1278人次,涉及花椒、樱桃、蔬菜、粮食、畜禽养殖等专业。同时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月活动,上街下乡发放宣传资料,全年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完成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80人。3、加强田间学校管理。为加快培养农村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优势,我校不断加强田间学校管理,指导田间学校开展技术指导等工作,示范带动全县产业发展。三原鲁桥清麓蔬菜专业合社农民田间学校和三原李绵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被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市级第二批农民田间学校。截止目前共建成9所农民田间学校和14个实训基地,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快田间学校建设,力争做到每个镇都有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和“三强”型人才队伍,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4、强化网络平台。为加强远程网络学习,扩大培训覆盖面,我校及时更新三原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目前远程网络学习平台共建有一级栏目15个,二级栏目34个,三级栏目70余个,及时更新了《农民教育培训对象需求摸底调查表》等栏目内容,方便农民报名参加学习,及时了解学员动态,科学设置学习内容。截止2024年底上传教学视频140个,更新了2024名高素质农民学员信息。利用云上智农组织学员观看专题远程视频,专人负责管理,定时汇总反馈问题,为农民提供简便、高效、快捷的学习环境,新技术推广应用得到大幅提升,为全县产业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2024年4月,我校凭借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荣获2023年度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同年8月,我校再次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农广校体系农民教育培训典型校称号。这两项荣誉是对我校长期以来致力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校办学质量和成效的认可。(2)由我校与县委组织部携手合作拍摄的党员教育电视片——《田间学校》,凭借其深刻的主题内涵、精良的制作水准,在全市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市党员教育电视片评选活动三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我校与县委组织部通力协作成果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双方在党员教育宣传领域的突出贡献。(3)2024年,我校培养的高素质农民在各级各类评选中屡获佳绩。其中,任金玉荣获咸阳市果蔬种植能手称号,樊兆祥荣获咸阳市优秀高素质农民称号,郝卫栓、来锐等9名高素质农民荣获三原县十佳高素质农民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获奖农民个人的肯定,也充分展示了我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卓越成效。(4)发挥农广校职能优势,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乡村产业振兴培养人才。与产业帮扶村西张村建立帮扶关系,选派技术人员驻村指导,积极协调为西张村争取到项目衔接资金69.1万元。同时,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摸排工作,上报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3篇,切实为群众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存在的问题我县农民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培训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优化;二是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三是部分学员实践操作能力较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引进难度大、培训方式单一等原因造成的。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确保培训顺利开展。一是积极对上争资争项,大力争取省市农广校的项目资金支持。二是积极与科技、人社等相关部门对接协调,争取部门合力,全力做好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作。2、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一是加强与院校、农业企业、镇办等单位合作,精心开发设计培训课程。二是进一步优选培训教师,重点发挥好科技特派员、乡村田秀才、土专家等人才的优势作用。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办学渠道,持续构建农民能够学、愿意学、持续学的政策体系。同时做好县级农广校的评选推荐工作,省市农民田间学校的遴选推荐工作,发掘致富带头人和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县培养更多乡村科技人才,全面助力乡村振兴。3、做好培训跟踪服务工作。坚持“一次培训终身服务”,持续做好受训学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力求将培训链条延伸至农民继续教育全过程。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今后,我校将继续按照市农广校和县农业农村局安排部署继续抓好党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平安法治建设、和创文巩卫等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51303”培育模式,聚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培育一批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乡村人才队伍,努力开创农民培养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