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邑县> 旬邑县底庙镇初级中学

旬邑县底庙镇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18 17:27
单位名称 旬邑县底庙镇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旬邑县底庙街
法定代表人 袁广维
开办资金 356.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邑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6.9万元 356.9万元
网上名称 旬邑县底庙镇初级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4年4月对法人进行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完善管理机制,形成班子包抓制度。学校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旬邑县底庙镇初级中学教职工综合考核制度》、《作业管理制度》,商讨制定了《旬邑县底庙镇初级中学“双减”制度》、《五项管理制度》、《延时服务学生考勤制度》等,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旬邑县底庙镇初级中学制度汇编》。(二)推进课堂革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着力搭建“三个课堂”:一是通过各类听评课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高效课堂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做到课堂任务堂堂清、天天清,进一步规范“第一课堂”建设;二是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丰富“第二课堂”;三是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做实“第三课堂”。(三)开展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服务工作中,我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目标。立足学校硬件设施齐全优势,结合学生、家长意愿,按照室内室外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结合的原则,采取“5+2+3”模式,即服务时间为学校5天工作日下班后,每天2小时,分延时一、延时二、延时三,3节课进行。不断探索,存优去劣,最大化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逐步形成7个篇章、11个社团小组。(四)落实五项管理,建立作业统筹制度。我校严格落实“五项管理”,一是学校统筹作业管理,严控作业布置流程,落实作业公示制度,形成作业批改、纠错、反馈、评价机制;作业采取分段、分层布置,严格作业内容、严把作业难度、严控作业总量。严禁老师在班级群用微信布置家庭作业;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二是减轻课业负担,落实睡眠管理。学校规定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保证学生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五)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召开教研组长专题会议,制定教研组计划。召开“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会;二是开展新进教师汇报课、推门听课活动、骨干教师示范引领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各科教研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上好示范课、研究课,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开展“同上一节课”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三是开展新课标培训活动。我校采取线下分组学习和线上名师培训相结合方式,通过撰写培训笔记和心得体会,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帮扶关爱五类学生。开学初,学校研究制定了《旬邑县底庙镇初级中学关于开展“再讲立德树人故事、深化五育并举实践”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并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部署。主题教育活动中,校长率先垂范,其他班子成员积极配合,进行了全员自查剖析。剖析中,领导班子逐人点评了教师的发言,指出了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有力地保证了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圆满完成。(七)强化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认真落实县局“13530”安全教育模式,切实执行我校“5210”安全教育模式。同时严格做到“两清”、“两点”、“三讲”、“三记”、“一写”。学校的重视,教师的配合,我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本学年,我校开展了各类演练8次,防溺水签名承诺4次,传染病防控讲座4次、安全排查15余次。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2024年学校培养县级教学能手3名,赛教成绩突出;二是课题研究有行动,围绕当前重点工作选题,申报立项市级课题8个,县级课题6个,结题校级课题10个;三是校本研修有策略,教师培训有力度,连片教研有深度。学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班级活动,渗透到课外实践中,以“五爱”为内容,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践行守则优学风”、“开笔礼”等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德育银行“储蓄美德、收获成长”为载体的“校园之星”“班级之星”全面全程综合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先后涌现出旬邑县“新时代好少年”20名。三、存在的问题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学管理缺乏动力,缺乏紧迫感、危机感,与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所差距。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力,部分家长对学校管理不够支持。3、学生的行为习惯还需加强培养,学生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细化,学生居家手机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整改措施1、坚持“课堂革命”,打造精品课堂,使“三个课堂”效益最大化。学校着力搭建“三个课堂”:一是通过各类听评课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高效课堂模式,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规范“第一课堂”建设;二是通过开展社团、大课间、科技节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三是通过月饼制作、国旗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做实“第三课堂”。2、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目标。采取“5+2+3”模式,根据学生、家长需求实施夯基提质和素质拓展两大板块服务。3、优化重点工作管理途径,提升管理质量。我校将课后服务体系建设与“双减”工作、“五项管理”、校园治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等工作相结合,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守好学校教育主阵地。解决实际问题,让“双减”工作成为使学生张扬生命活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改善教育生态的良好契机。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切实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真正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学校将围绕教学这个中心,抓住质量核心,稳住毕业班重心,突出队伍建设、素质教育、教学管理三个重点,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秩序、教师教学热情三个稳定。一是推进课堂教学深入探究。深化“课内比教学”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深化“自主、平等、合作、高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优化教学、学习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创建不同科目、不同课型具有特色的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是推进学科课题研究实施。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管理、考核,力争让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对已立项研究的课题,加强指导,督促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各项课题研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借助课题研究,探寻适合学情的分层教学模式。三是推动毕业班教学质量提升。采取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练考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提高课堂实效;采取“兵教兵,将带将”的方式,在班级内成立学科兴趣小组,利用尖子生的小组合作带动学困生进步;采取“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方式,让优等生给学困生当小老师,带动学困生人人有发展,人人有进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