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政务服务中心

三原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8 17:03
单位名称 三原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公众提供便民、规范、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承担各便民服务机构、进驻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协调重大项目的联合审批及政务服务的其它相关工作。
住所 三原县政府街4号北段
法定代表人 刘运青
开办资金 11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54万元 31.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刘运青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一)、推动网上政务标准化,确保群众便捷办事一是大力推广应用“秦务员”APP。利用大屏幕滚动播放,张贴二维码;为各分中心及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定制下发秦务员易拉宝及宣传彩页1000余份;组织前台咨询人员手把手指导办事群众下载、注册、使用,利用微信小程序等形式,多措并举,加“秦务员”APP推广和全面应用,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主动下载使用。二是扎实建设“好差评”系统。争取资金为10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面配齐评价设备,目前全县“好差评”评价器103台(其中,县政务服务中心37台、县行政审批大厅12台、10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54台)。同时,专人负责全面摸排、动态监管,确保企业群众“一事一评”。截止11月底,办件量达到86573件,办结率100%(含承诺件),达到了“零投诉”。三是梳理完善办事指南。中心围绕提升办事指南精准度、要素的完整度和准确度,不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从网上可办向好办转变。中心电子监察室牵头,每季度组织一次县属事项巡检。巡检采用随机核查的方式,先通过与外县同级事项对比查找差异,再由事项所属部门核查,对政务服务事项基本信息、办理流程、网办深度、跑动次数、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结果要素不清晰、不完善等问题,全面查找梳理,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共计130余处。四是持续开展信息事项填报工作。安排专人对各部门进行业务指导,扎实开展行政许可事项信息填报及国家级、市级巡检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今年累计完成国家级、市级巡检反馈问题整改941项,整改结果全部通过二次核查,累计完成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梳理307个,完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清单668项,填报信息全部审核通过。五是高频事项平台梳理。全面梳理惠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高频办理事项,对承诺办结时限、办件类型、是否网办、网上办理深度、办理形式、到办事现场次数等梳理提升,截至目前入驻中心事项已梳理30项高频事项,涵盖便民缴费、医疗保障、不动产交易、婚姻登记及公安出入境等领域。审批局将以梳理出的高频事项为依托,大力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工作,进一步释放“互联网+政务服务”红利,让政务服务更加智慧、群众办事更加便利,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六是健全完善政务公开职责。建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服务中心公开专区专班工作制度,负责协调解决专区建设工作;同时选配专职工作人员,提供办事咨询答复、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人员推行帮办代办等服务,充分满足群众查询政府信息、申请信息公开等需求。(二)、加强办事大厅标准化,确保规范安全运行一是换位体验领导带头坐窗口。积极组织常态化开展县级部门主要领导“坐窗口、走流程”活动,6月12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方伟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以群众角度走流程,“沉浸式”体验办事过程,发现存在问题,去冗去繁,优化办事流程,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二是加大协调全力加快进驻。严格落实“应进全进”,积极协调县教育局、卫健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及税务局等9个部门事项入驻,截至11月底,该九个部门窗口正式进驻我中心,新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举办学生活动竞赛活动审批、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等209项政务服务事项。三是专区专办优化延伸服务。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指导和安排下,我中心已开通3个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分别受理:婚育一件事、公民身后一件事及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和“周末不打烊”专区,把与企业群众相关的“一堆事”变成“一件事”打包办理,制定周末不打烊清单,实行便民事项“自助办”、网办事项“线上办”、紧急事项“预约办”,满足群众多元化办事需求,截至11月底提供“周末不打烊”服务50余次,开展“一件事一次办”事项859件。同时中心积极探索综合窗口的分类和设立,设置一个全面综合窗口及17个部门分类综合窗口,改变实体大厅传统的部门入驻模式,解决业务分散、受审不分等问题,切实了提高办事效率。四是深入融合提升服务效能。利用公益性岗位充实咨询队伍,深入融合咨询导办、帮办代办、志愿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手把手、面对面、一对一”贴心服务,目前,完成帮办事项60件,群众满意度100%,受到办事群众一致好评。五是突出便民抓服务。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通过制作政务公开二维码、设置母婴关爱室、暖心驿站、查询机交流板块、定期组织社会评议、为群众提供免费打印服务等有效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政务服务与政务公开的深度融合,方便了群众咨询查询服务。六是积极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5月份,向税务、公安、不动产交易中心等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宣讲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同时与各进驻单位签订不拒收现金承诺书、制作现金收费指示牌,积极协调就近金融机构(陕西信合政府街网点),保障对公业务通道通畅,保护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弱势群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多元化支付方式,保障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权。七是开设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窗口。为及时化解优化调整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流程后出现的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风险,有效提升全县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处理效能,我中心按照三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原县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三政办函[2024]49号)文件要求,积极对接县税务局,于11月4日正式开设了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将对群众反映的争议事项进行受理登记,分类流转。(三)、强化党建引领标准化,确保畅通最后一公里在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的领导下,坚持把“党建+政务服务”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做细做实“同心共建擦亮窗口”党建服务品牌,一是全面营造红色党建氛围。先后在大厅外制定并悬挂了“牢记使命、一心向党;高效规范、一窗办理;惠企便民、一网通办;同心共建、一站服务”服务理念,在大厅内为每个窗口添置了党旗国旗,打造了全市第一家“党建+县级政务公开专区”,把党建红融入到服务的方方面面。二是健全充实中心服务力量。主动协调联系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为县政务服务中心充实招聘事业单位干部、公益性岗位各1名,全面加强服务队伍力量,同时安排专人“一包一”进行培训,确保人员到位、服务到位。三是定期对基层中心指导。聚焦规范设置、办公场地、进驻事项、网络平台、服务行为的“五个统一”要求,安排专人,先后2次深入到各镇(办)便民审批服务中心,对各镇(办)服务中心人员配备、事项承办、业务开展、信息录入、“好差评”运用等进行“一对一”指导。四是优化完善党员评选机制。优化完善并实施“窗口流动红旗、党员示范岗”评选机制,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岗带头作用,明确要求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优服务”,有效激发了窗口人员热情服务的正能量。不动产窗口作为中心标准化示范窗口,坚持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政务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便民服务方式,实施帮办服务等新举措,让办事群众在感受到“速度”的同时也感受到“温度”。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11月底,办件量达到86573件,办结率100%(含承诺件),达到了“零投诉”。三、存在问题2024年,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各项工作总体有序、运转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受场地制约,办公经费不足影响,中心日常保障有待加强;二是中心对进驻窗口及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等方面。四、改进措施充分发挥中心职能作用,加快应尽必进部门单位协调推进,腾笼换鸟,全面提升各级办事大厅办事效率。五、2025年工作打算2025年,我们将在县行政审批局的领导下,紧盯“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目标要求,认真扎实落实好《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及优化环境工作要点》,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是加强与省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对接,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二是对接县级各部门,切实提高政务服务事项入驻率,确保高频事项应进必进。三是继续强化进驻窗口日常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制度优服务、提效能。四是强化措施,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